第223章 閩中的茶
作者:湘君      更新:2020-12-28 03:23      字數:2219
  趙昴看著挺著大肚子的白錦,感歎道:“三福媳婦身子重了,本不能勞累,但這一次關係著整個常德府春季農作物的種植,不得不讓三福媳婦去一趟呢。”

  原來是為了這事兒來的。

  白錦都差一點兒忘記了,皇上下了旨意,常德府成了試驗地,從今年開始,全城的莊戶農田都得種上紅薯和土豆。

  自打那次養了一個月,後頭又比較注意,還有王氏在吃食上的悉心照顧,白錦現在並沒有感覺到不適,每次大夫把脈,也極好,於是她決定去一趟城裏。

  許久沒見陸知縣了,也是他們家的榮幸。

  一起出門這日,除了王氏在家裏外,兩弟弟也一同前去。

  白錦給家裏人量身訂做的新衣裳,全是市場上不曾上市過的新款。

  一家人穿得齊整出來,趙昴見了,隻歎他們一家好長相,村裏人見了,也紛紛感慨,以前怎麽沒發現李三福長得如此俊郎呢,隻記得他油皮時的樣子。

  而養在白錦家,長得又高又壯的兩弟弟,轉眼也成了村裏頭最俊的兩位青年。

  似乎李明亮兄弟二人長大是一夜之間的事,畢竟在村裏人尤其在長輩眼中,他們原本還隻是以前的小小少年郎。

  李家兩老的聽到動靜,得知大房一家成了知縣府上的座上賓,臉上也不知不覺露出笑容來。

  不得不說,他家大兒子還是挺有能耐的,還能得到知縣大人的欣賞,比讀書的趙昴還要厲害,如今帶著兩弟弟一起入城也好,去見見世麵。

  李勇和魯氏悄悄地打開一條門縫朝外頭看,看到馬車上坐著挺著大肚的兒媳婦,魯氏嚕了嚕嘴,說道:“跟著我大兒子享福呢,把我大兒子都拐走了。”

  李勇皺眉,朝著老婆子開口:“你就少說兩句吧,指不定生下孫子,咱們李家四世同堂,這兒媳婦再不滿意,也是有功勞的。”

  魯氏的眼神便停在了白錦的小腹上,心頭歡喜,倒也不說這嫌棄的話了。

  牛車上,白錦看向麵前穿著長衫筆直坐著的趙昴,感覺他變化還挺大的。

  第一眼看到他是他從縣學裏回來的時候,那個時候人很消瘦,有讀書郎的傲氣卻帶著一絲寒磣。

  到現如今,他人長得壯實些了,人也變得沉著穩重些了,遇事兒也沒有了以前的毛燥,果然官場曆練人。

  一家四口坐著牛車入了城,第一次成為陵城知縣大人的座上賓,白錦一家沒有半點拘束,是如此的淡定。

  他們一家並沒有穿綢子衣裳,雖是棉布衣裳,卻穿得比綢子衣還要體麵有氣勢。

  到了知縣府的院門外,沒有因為是牛車而顯得寒磣,卻因為他們一家人的顏值引人側目。

  相較於孫府,知縣府是最小的,在陵城,隨便一處富紳宅子都比知縣府要大。

  府中管事出來相迎,將他們迎入前堂。

  幾人一同坐下,趙昴在一旁做陪。

  府上的管事很快叫下人端來點心茶水。

  白錦端著杯子喝了一口茶,停頓了一下,她朝李三福看去一眼,三福接收到媳婦的眼神,不動聲色的側過身來。

  “三福,這茶,像極了閩中的茶。”

  白錦小聲開口。

  李三福點頭,他也感受到了,這還得說起在趙祥他們幾人的院裏喝過,也在孫先生的府上喝過。

  當時夫妻二人不曾在意,但是到了趙祥的院裏,卻是聽趙祥說過的,這茶正是楊喜給孫先生私下裏送的。

  做為商會會長,底下的商戶做的什麽生意,大多都會送些入孫府,楊喜為了討好孫琰,沒少送來好茶,多到喝不完,趙祥幾人都可以隨意拿來喝了。

  而這閩中的茶,當初也差一點兒要了宋海幾人的性命,這是走私茶。

  隻是這茶葉怎麽到了知縣府上來了,不過是喝了一口茶,白錦和李三福便留了一個心眼。

  陸知縣來了,幾人起身相迎。

  陸知縣今天沒有穿官服,是一身簡便的家常服,但看款式和綢子布,是新做的沒有錯了,萬家成衣鋪出來的。

  前不久白錦才送去的一批新款,價格不便宜,與那月華裙一樣,正是萬家成衣鋪在陵城的主打流行款式。

  陸知縣穿上了,吃的還是閩中的好茶,雖說這堂前簡樸,下人也樸素,沒有地方富紳的銅錢氣,但白錦還是覺得不太對勁。

  陸知縣屏退了下人,這才開始說話,他先是看向李家兩兄弟,點了點頭說道:“李家公子個個都有能耐,這兩位也已經這麽大了,三福可想過他們將來做什麽?”

  李三福沒想到知縣大人如此關心他家兩弟弟,他如實答道:“以後就跟著我種田了。”

  這話說的,陸玄林都要啞口了,誰不是說有錢就讀書,讀書考取功名,再做官,沒錢就行商,賺下銀錢再培養下一代讀書。

  到了這家人眼中,怎麽反而很安於現狀,隻想種田做莊戶。

  陸玄林尷尬的笑了笑,建議道:“可以送兩人識些字,以後必能前程無量。”

  李三福點頭,“我家兩弟弟已經能識字能算術的了,得了村裏老童生的指點,字也慢慢地練了出來,平素記個帳目,寫份文書什麽的不成問題。”

  這一下陸玄林有些意外,合著他們已經教兩人識字了,那還留在村裏種田?

  李明亮和李明興兩人規矩的坐在一旁。

  跟著老童生學識字並沒有多長時間,但兩人聽嫂子的話,特別的勤快,對現在的生活也挺感激,所以比別人學得更快。

  再說他們不必考功名,毫無壓力,隻有平素用上的,不懂的也很快能記住了。

  陸玄林所看到的莊戶,都是字都不識,更不要說算術了,現在聽李三福這麽一說,他有意想試試兩人的深淺。

  人家說隻會識字寫書信,那深奧的也不必了,他隻要測測兩人的算術,就知道這兩人是否聰明靈活。

  畢竟許多十年寒窗苦讀的讀書郎,在算術上也不是很好,而陸玄林卻是很注重算術的,自己對算術也有很深的理解。

  於是陸玄林出了一道題給李家兩兄弟算,大意還是算市場的菜價,先提供一些菜價,再要求兩人說出指導價多少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