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郭老來了
作者:湘君      更新:2020-12-28 03:23      字數:2168
  王濟回到城裏,立即將先前三名暗探叫了來,再次細問,又生了懷疑,決定派人回京城,在入京城的陸路和水路暗中觀察,一但有樣,必先下手,絕不容許他們將特產送到皇上手中。

  送走了特產,其他種植的農作物也開始陸續可以收成了。

  卻在這個時候,陵城縣衙門前的告示欄貼出最新的告示,另添新稅山林稅,今年夏稅,糧價略有浮動,但上頭的人同意以銀錢抵稅糧,按市價折算。

  便是這山林稅,每畝新增一百文,稅賦之重,著實苛刻,一時間傳遍陵城,在告示前聽書生念出來後就有不少人急暈了過去。

  衙門前哭聲一片,坐在衙門裏的陸知縣卻是心頭難受至極,可惜官高一階壓死人,他明知道這稅目不合理,卻又不得不執行。

  白錦一家得知消息,便發覺得自個家中無緣無故多二十幾輛銀子的山林稅,眼下紅薯和土豆在市場還沒有價格,按著送去王家食鋪的來算,這所有的稅目一交,她落到手上也沒有多少了。

  這稅賦不僅不合理,也太重了,稅目為何可以隨時增加的呢,還有沒有王法。

  與白錦一家想法的人不少,可是他們莊戶出身,隻能任由上頭宰割,有讀書人氣不過,做了幾首詩來諷刺,就被抓入牢裏頭,奪了功名。

  終於大家夥的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那些在白錦這兒買種子種地的十裏八鄉的莊戶們,終於都來找白錦,問她收糧的價格,他們擔心連稅錢都不足。

  而在此時的陵城裏,不知怎麽回事兒,市場上的糧食有了變動,糧食價格沒有上漲,卻反而降低了些。

  聽人傳是去年的糧價漲了,今年便有走商趕來做生意,於是不知不覺送來的糧食太多,以至於糧價又降了下來。

  要說陵城的百姓相信這樣的話並不奇怪,但白錦他們卻是不相信是外地走商過來做生意的人太多而左右的市場的價格。

  在白錦看來,又有人故意在暗中操縱。

  今年繳稅按著銀錢繳,若是降價了糧價,那百姓種出的農作物,再賣到這些收糧的商人手中就少了不少銀錢,可是稅銀卻是不變的。

  這不就變向的害得百姓多繳了稅銀,隻要市場的價格沒有人控製,就總有這麽一些人會去操縱著。

  原本今年還漲了稅目,現在又這麽來鬧騰一番,恐怕鼎州的百姓都不好過了吧。

  來找白錦的莊戶越來越多,他們盼著王家食鋪能多出個好價錢,也希望白錦還能按著先前承諾的價格收走。

  白錦想到他們的難處,她並沒有按著市場價格降階,但她手頭也沒有這麽多的銀錢墊進去,正愁眉不展之際,去年巴蜀來的商人郭老,今年又來了。

  郭老這人一直在各地走商,對市場上的物價那是相當的了解,知道今年的陵城並不缺糧,價格還走低後,他就空著船過來了。

  不走陸路改走水路,是因為白錦種的東西有了銷路,那便是往閩中去的商人,那連靠海岸之地,有遠航的大船來到燕國地界做生意。

  他去年就是將這些東西賣給這些人的,賺了一筆大錢,於是今年便又來了。

  郭老一來陵城,並沒有在陵城露麵,他並不想在陵城出風頭,也不想與陵城富紳結交,他甚至更不想人知道他在偷偷賣這些稀罕的糧食,是去運往閩中去的。

  往閩中去的這條行商之道,萬不能讓人發覺,他喜歡悶聲發財。

  於是郭老將船隊停在碼頭後,獨自來了稻香村找白錦。

  那會兒天都黑了,村裏人回家吃飯,看到他的人少,但也一眼認了出來,是去年來買紅薯的那位商人,莫非今年又來收貨了。

  白錦一家正在吃飯,郭老趕過來,看到白錦,感歎道:“你那些地裏產的,還沒有賣吧。”

  可別讓他跑了一趟空的。

  白錦和李三福看到他,卻是歡喜不已,這不生意就來了。

  “自是沒有賣的,郭老來的真是及時。”

  邀他坐下吃飯,看著桌上一大碗紅薯粉條,他咽了咽口水,說道:“我去年就沒有留下一點兒自己吃,可饞死我了。”

  白錦一家聽著笑了。

  飽飽吃了一頓,郭老發現這吃食比去年吃到的還要地道好吃,問白錦怎麽弄的,白錦說家裏泡了酸菜壇子,做的酸辣粉裏頭放了一些。

  當然還有不少調料醬油生抽,這些自是不好同他解釋。

  郭老一聽,又問起這酸菜可賣,他這是什麽都想買,郭老做生意,眼光厲害,很會看貨,既然不曾賣過,他也有法子尋到銷路。

  白錦點頭,“有呢,現在家家戶戶種了蔬菜,就我們自家地裏種的便有不少,我做了不少,你若是收,都是可以的。”

  全部銀錢結算,他倒是手頭有筆大銀錢,正等著白錦開口。

  於是當天晚上也沒法睡了,稻香村的村民來了白錦的院裏,就是問郭老收不收貨的,他們也不想李三福一家承擔太多,知道他們幫著村裏人不容易。

  郭老一聽陵城又漲了山林稅,便是冷笑一聲,說道:“我走南闖北的這麽多年,去過很多地方,就沒有見哪個地方的官員如此不要臉,這些雜稅,就不曾聽說過。”

  大家都知道上頭人不好,可是沒有辦法,尤其糧價降了,百姓繳的稅銀賣的糧食更多了,心頭更加不舒服了。

  郭老的商船本已經很大,但聽到白錦一家又買下四百畝地,還十裏八鄉的莊戶都在種,份量足,於是決定在陵城再買下一艘大船運貨,隻要能買走的糧食,運到閩中必賺錢。

  而且今年白錦已經收了各村的紅薯和土豆,做成了粉條,已經直接是成品了,他要帶走的就更方便,到了閩中也不必再請人晾曬出來,自是方便了不少。

  仍舊像去年一樣,他隻想快法裝滿兩船趕緊離開陵城,不想聲張。

  頭批出來的紅薯土豆產量不少,王家食鋪正用不了這麽多,於是白錦將作坊裏剩餘的全部交給了郭老,又收了一批作物,再次製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