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一定要買下良田
作者:湘君      更新:2020-12-28 03:22      字數:2213
  高夫人身邊還有她的小女兒,母女二人一身綢衣,與這山村野地格格不入。

  但是高夫人下了馬車,眼神卻貪婪的朝這百畝農田看來,以後這裏就是她的了,那繡娘白氏再有能耐,再傲氣,將來也隻能給她低頭。

  母女二人沒有在田埂上停留,而是直接往半山腰的劉家宅院去了。

  白錦有些好奇,莫非劉家人回到了這半山腰宅院了不成?

  白錦沒有打算立即就走,反而拉著李三福在石板上坐下,她看著這些良田,感歎道:“三福,要是咱們能買下這些良田就好了。”

  李三福握緊媳婦的手,他轉眼想到了趙祥說的那一趟閩中的鏢,於是開口說道:“你若真的想買下這片良田,我這一次也跟著去一趟閩中,我會多賺些錢回來的。”

  白錦沒想到李三福將事情想歪了,她立即看向李三福,嗔了他一眼,軟著聲氣說道:“你要是再敢出遠門,我就不跟你了。”

  “你敢。”

  李三福立即一臉凶相,心情很不好,即使這事情沒發生,那也是他的心病,每次他出門,最是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個小媳婦。

  白錦看著如此認真的李三福,知道他不經逗,於是開口補充道:“你不出遠門,我們一起好好過日子。”

  李三福握緊著她的小手,點頭應了一聲好,瞧著樣子,白錦這話在他心頭還是揮之不去。

  “這良田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三福,我會想到辦法的,是人總歸有弱點,咱們沒有銀子,沒有人脈,沒關係,我一定會想個好辦法接近劉家人。”

  白錦正說著,就見那高家母女上了半山腰,劉家宅院裏就出來一行人,這兒還真的有人住呢。

  雖然有些遠了,但是白錦的眼神特別好使,她一眼看到從劉宅裏出來的是一位妙齡女子,瞧著十六七歲的樣子,她不會是劉家小女吧。

  瞧著這高家小女與劉家小女頗為交好,一上來就各自看上了對方的衣裳,估計是好一頓誇讚的。

  將母女二人迎進去,劉家宅門關上了。

  白錦卻是麵上一喜,拉著李三福起身,說道:“我有法子了,咱們先下山。”

  兩人下了山,經過山道邊上的竹子林,白錦叫李三福砍根竹子回去,她要用竹子做一個精致的小盒子出來。

  白錦將自己的要求說出來,盒子不必太大,能裝一塊香皂就成了。

  沒錯,劉家小女是她接近的最佳捷徑,畢竟當初她出名的畫像還是她刺繡的,她幫了對方一回,怎麽著也有一份見麵情。

  回到院裏,王氏已經從地裏回來了,卻是一臉愁色,看到白錦便說道:“孫媳婦,我今個兒去山頭看紅薯地,發現紅薯地裏有幾個小角落似乎有人挖動過。”

  “我記得當初咱們兩人開坑扡插的時候,即使是小角落也不曾荒廢的,雖然最近夜裏會下小雨,掩沒了挖過的痕跡,但是明顯的數目少了些。”

  還有這樣的事,白錦看到王氏摸不準沒有把握的樣子,她決定下午再跟三福去一趟地裏,若真有這樣的事,想必是誰挖的也不難猜。

  當天白錦去了一趟山中,的確如王氏所說的,每塊地的角落都少了一點兒,對方很聰明,也不明著來,而且這麽連續挖了怕是好幾處了。

  不仔細看還真以為當初種的時候沒能顧到角落裏,大多粗心的人都不會往這方麵想。

  李三福見了,他決定以後時常上山留意一下,他走路快,又眼神兒好,對方未必看得到他,一但被抓到,自是要交給村長處置的。

  夫妻兩人回到院裏,也叫王氏先別聲張,讓三福想法子抓人,這人必定還要想辦法去挖的。

  入夜,李三福幫白錦做竹盒,倒也簡單,很快就弄了出來。

  第二天天沒亮,白錦和李三福就爬上了山頭看著對麵的半山腰劉宅,見宅裏開門出來的人當中沒有了高家母女,想必昨個兒已經回城裏去了。

  白錦觀察了好一會兒,確定這對母女已經走了,她才和李三福下了山,隨後她回屋裏,用了兩顆星的種植經驗換了一塊香皂,又用粉紅的棉布將之包裹起來,裝入竹盒中。

  吃過早飯,白錦就出了門,也沒有讓李三福跟著。

  從村道上往東邊良田走,到了東邊良田的交接處,就是寬敞的石子路,穿過種滿大豆的農田,到了山腳下。

  看著這寬闊的小官道,這兒完全不必經過村頭。

  若是以後買下了這兒,他們家的牛車也能走這條路了,這樣一來,入城都不會再顛簸。

  沿著石階往半山腰走,沿路都是綠植和野花,不得不說劉家人挺會享受的。

  在這麽一片山清水秀的地方自成一方,過著富足的生活,白錦看著也很渴望。

  終於走到了半山腰的宅門前,就見門前兩隻大獅子,雖沒有守門的護衛,但是這氣派的樣子,卻還是讓人起敬畏之心,不敢隨意靠近。

  白錦來到宅門前敲門,裏頭有人開門了,是個管事模樣。

  對方將白錦上下打量一眼,一臉的疑惑,要說她是莊戶,可她身上幹幹淨淨,衣裳也是如此整潔鮮豔,長相更是斯文秀氣。

  “不知姑娘可是從城裏來?”

  管事相問,生怕是城裏的哪家閨秀,指不定是家中小姐的手帕交,一個不小心得罪了,也就得罪了小姐。

  白錦搖頭,解釋道:“我是稻香村的村民,今個兒是來拜訪劉姑娘的。”

  那管事原本還很恭敬的,雖然看到她身後也沒有仆從。

  這會兒管事聽到她的真實身份,臉色立即變了,有些不耐煩的說道:“我家小姐說了,若是村裏有人過來借糧的話,隻可借一鬥大豆。”

  一鬥大豆也算是大手筆了,但對於白錦,這話就有些諷刺了,而且這管事的眼神可沒有這一鬥大豆來得溫和。

  “你誤會了,我不是來借糧的,這樣吧,還請管事給劉姑娘傳個話,就說繡樓裏的繡娘登門拜見,當初我還給劉姑娘繡過畫像的。”

  那管事一聽,再次將白錦上下打量一眼,將信將疑,直到看到白錦袖口露出來的百合花,那管事的信了,這繡功沒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