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賣絹花
作者:湘君      更新:2020-12-28 03:22      字數:2221
  白錦說鏡子是在外頭買回來的,是件寶貝,難以買到,所以要放在內室,隻有姑娘過來定做衣裳的時候,才會給她們看看成衣的效果。

  但顯然的,有了這個,不知道多少姑娘會喜愛呢,便是王氏都在鏡子裏頭看了好久。

  一輩子第一次看清楚自己的長相吧,還有這身形,那跟別人的評價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白錦將梳妝鏡搬到了縫紉機房中。

  這一次白錦接了大單子,還將文書都拿來了,這個時代的字,她都認得,與前一世的完全不同,許是這前身的記憶尚在,就像這手上的繡活一樣。

  隻是白錦沒有想到的是,奶奶王氏竟然也認得幾個字,雖認不全,卻也能知道大概意思的。

  這的確是張大單子,王氏心頭歡喜,按著那萬家成衣鋪提供的尺寸,祖孫二人就馬不停蹄的開始做了起來。

  王氏裁布又快又準,畢竟是做了一輩子的衣裳,從小又是繡娘。

  白錦在一旁看到王氏生怕自己粗糙的手將布料劃出絲來,還將碎布墊了墊。

  這一刻,白錦多想給奶奶一副手套,要是有了手套,她就不必這麽難受,動起手來也方便的多。

  說做便做,做一副手套都不必多少功夫,她從碎布堆裏翻了翻,尋了幾塊大些的布料,她便在縫紉機前坐下了。

  王氏一邊裁剪,一邊跟白錦說著村裏頭的一些事兒。

  村裏頭不少人用了白錦的種子,地裏的苗不僅長勢好,聽說就要結花苞了,村裏人都高興壞了。

  王氏問白錦那些都是什麽蔬菜,好不好吃。

  白錦想了想,描述了一下,卻將王氏都說得流口水了。

  同時王氏最近在地裏照看,那些紅薯苗長條了,就得翻動,不然每根薯藤在地裏紮了根,營養分散,地下的紅薯就不長了。

  這一次他們扡插的地太多,以至於種的多,要翻動紅薯藤也是一件累人的活。

  王氏真盼著大孫子趕緊回來,有三福在的話,外頭的活計做得快,就不耽擱了在家裏做衣裳。

  白錦聽到這話,想到自己一件衣裳能賺下的數目,於是向王氏提議道:“奶奶,咱們請人吧,忙活一天也不過十幾文錢,不知咱兩騰出手來做衣裳還賺得多些。”

  這點子是不錯,王氏想了想說道:“村裏頭有幾家家裏地少,想來請他們幫忙應該不成問題,就是得教他們怎麽做,而且這翻紅薯藤的細活,來來回回有好幾次。”

  “咱們請人幫忙,也得說清楚,不管幾個工的數目,直接承包給他們多少錢得了。”

  這點子好,白錦同意了。

  於是王氏手速飛快的裁剪了兩套衣裳的布料出來,就放下手中的活計出門去,想著最近指不定要下雨,乘著下雨前翻動翻動,不然都生根發芽了。

  天黑那會兒,王氏一臉歡喜的回來,就見白錦將做好的一雙手套交給她,讓王氏試帶。

  還別說,十個指頭都給包裹在內,卻不大不小剛好合適,王氏立即明白了孫媳婦的意思,直誇白錦心細。

  祖孫兩人在廚房裏做飯時,王氏便說起這一次的活計就承包給了隔壁的吳大強家,原本是去村裏找人的,被畢氏聽到了。

  雖然王氏不太喜歡這人,先前收留他們一家時也有些磨合,但怎麽說也是鄰居,以後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給誰做都是一樣的做。

  就由畢氏母女兩人將山頭的紅薯藤翻上一遍。

  不過說起吳大強家,王氏又說起吳秋梅做了一身新衣去相親的事,這事兒沒成,對方是看上了吳秋梅,都說她長得好看,王氏認為是衣裳將人打扮的好看了。

  吳秋梅嫌棄對方太矮,王氏聽了一耳,回來跟白錦說道:“這十裏八鄉的,也隻有我家大孫子個子高,其他的男子,有幾個高的。”

  “嫌棄人家矮了,她也沒有多高呀,這婚事呀,這麽挑三揀四的,轉眼年紀就大了呢。”

  吳秋梅也才十七歲吧,白錦覺得這年齡還太小,可是在這個時代,十五歲及笄就會尋親事了,十七八歲的姑娘都已經是他人婦了。

  王氏做了一鍋麵條湯,又手法熟稔的做了一碗涼拌黃瓜絲,油炸茄子和豆角。

  將吃食端到八仙桌,祖孫二人正吃得歡,門口來了一人,正是吳秋梅。

  她今個兒穿的是灰色的粗布,上頭還有泥巴,想必剛從地裏回來。

  吳秋梅走過來,鼻中聞到這油香味兒,肚子有些不爭氣了,她不敢靠太近,不想露出窘迫的樣子。

  她上前問道:“嫂子,聽我娘說,嫂子開始賣絹花了,不知道要多少錢?”

  白錦才拿回來的布,還沒有來得及賣呢,不想王氏剛才竄了門,想必告訴了畢氏,於是她點了點頭。

  從屋裏拿出一朵她今個兒試著做的絹花,顏色淡紅,花朵小巧又成簇,著實好看極了。

  果然吳秋梅看到後,雙眸放光。

  白錦將絹花給她,說道:“我還沒有定價錢,這第一次做,就給十文錢吧,莫往外頭說。”

  吳秋梅聽說要十文錢,心頭很糾結,她從懷裏拿出手巾子,裏頭包著幾個子,數了數,才六文錢。

  白錦見了,於是說道:“算了,若是不夠,也沒關係,你有多少給多少吧,隻是別說出去。”

  吳秋梅點頭,她將巾子裏包著的六文錢給了她,接過絹花,愛不釋手。

  吳秋梅走了,王氏卻是皺眉,“不都已經相過親了,這會兒買絹花,她也沒有時機帶,莫不是家裏又安排上了?”

  白錦卻是不以為意,其實第一朵絹花,白錦做的布料足,十文錢都是少的,之後再做,就不會用這麽多的絹紗了。

  “奶奶,你說我這絹花拿去城裏賣,不知好賣否?”

  王氏立即點頭,“多好看啊,姑娘家還是要打扮的,想想城裏一支簪子怎麽著也得一兩銀子,絹花多好,各種款式模樣,還便宜,帶在頭上,又不失雅致。”

  白錦笑了,她也是這麽想的。

  入夜,祖孫二人睡得香甜。

  而李家院裏,李嬌卻是一夜無眠,她就要跟著父母入城裏親戚家了,可她還沒有尋到好看的衣裳,她翻來覆去的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