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作者:碧雲天      更新:2020-12-28 01:22      字數:4255
  第四章

  封塵的記憶透過泛黃的紙張漸漸浮現在腦中,王正澤馬上就想起來,這是他剛成親那會兒寫給林瑤的,那時候兩個人還很恩愛,林瑤也不似現在這般……,王正澤瞧了眼林瑤,她發色枯黃,加上沒有上妝遮掩,顯得臉上的黃斑更為明顯。

  哪裏還有曾經清麗可人

  王正澤的心又變得冷硬了起來,道,“沒有家中長輩的允許,就算是我親手寫的,也不過是一張廢紙罷了。”又狠狠的說道,“莫要在白費心思了,就算是告到官衙,那順天府尹是我的同窗,又怎麽會告的贏?”

  這算是把林瑤的路給堵死了,王正澤是告訴林瑤,無論是家中,還是官衙都是他的天下,林瑤是沒有任何翻身的餘地的。

  但是顯然,他又小看了林瑤。

  林瑤不慌不忙的收起那信,道,“大伯母一直想要老家那棟老宅,我給她了。”

  “你?”

  “我想得了那老宅,大伯母終於可以讓幾個堂弟住的舒服些,自然就會同意和離的事情,畢竟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那是我父親留下來的產業!”王正澤簡直怒不可遏。

  林瑤卻冷笑,道,“當初我剛嫁過來的時候,你欠了多少外債?那債主要你把祖宅抵了,是我拿了銀子贖回來的,當時你還說以後這宅子就是我的,怎麽?如今處置自己的家產也要問過你不成?” 又道,“至於官衙,順天府尹是你的同窗,難道整個朝廷裏的大人都是你的同窗不成?你在官場這許久,自然也有得罪人的的時候,總有人不見得你好不是?你要是不讓我過的舒坦,我也不活了,順天府不成,就去大理寺,大理寺不成就告禦狀,即使死了也要拖著你下水。”

  王正澤氣的渾身發抖,臉色鐵青,他沒想過林瑤心思居然這般縝密,半個月來已經是悄悄的安排了一切。

  林瑤又道,“你現在認了這和離書,咱們以後各不相幹,按照大人的才貌權勢,騰出正妻的位置來,在娶個名門閨秀,找個可以互相幫扶的好嶽丈,豈不是美哉?何必要逼得我魚死網破?要知道我不過爛命一條,大人卻是前程遠大。”

  林瑤穿著半舊的素麵襖子,坐在石凳上,顯得有些寒酸,遠不如在尚書府中那般貴氣逼人,但是她目光明亮,神態沉穩,舉止更是落落大方,有種運籌帷幄一切皆在掌握中的氣勢。

  王正澤心裏堵著一口氣無處發泄,想要說點什麽,卻是無話可說,能想的,想做的,林瑤都已經說完了,而且她還該死的這般冷靜!

  他還能如何?

  “林瑤,你會後悔的!”王正澤最後也隻能咬牙切齒的說出這句話來。

  ***

  王正澤上了馬車,發了瘋一般砸東西,他平時最喜歡的茶具,古書,都給砸的稀爛,滿地的茶水和茶葉末。

  趙沫一行仆婦戰戰兢兢的,一句話都不敢說。

  一路上行了許久,終於回到了尚書府,王正澤下馬車的時候顯然是已經冷靜了下來,去後宅的路上鋪著一排青石板路,十分的平坦,王正澤慢慢的步行,月光照在他身上,有種說出不來的寥寂。

  趙沫一直處於震驚當中,他們不是來接夫人的,怎麽最後會居然這樣?

  王正澤到了門口,錢姨娘迎了上來,“大人,夫人呢?”不止是王正澤,錢姨娘最近也覺得很不順,好像無論做什麽都不得王正澤的歡心,這會兒是真的希望林瑤能回來,起碼要跟著她學一學如何伺候王正澤。

  “她自己不育,覺得愧對於我,自請下堂去了。”

  自請下堂?

  錢姨娘隻覺得天旋地轉的,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林瑤走了?當初進門前就是仗著林瑤是一個鄉下女子,年歲又大,容顏不在,甚至不能生育,以後這府中還不是她說了算?

  但林瑤不在了,王正澤再娶一房正妻,那可就不知道是是什麽身份了,旁的不說,必然會和她一般年輕美貌吧?

  而且妾侍不能扶正,她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王正澤沒注意到錢姨娘的反應,而且在他看來,女人都是來服伺男人的,男人自然沒必要去在乎女子的情緒。

  他道,“既然是她所願,我就成全她了,隻是以後還是會一樣供養,不會因為和離就不去管她,畢竟夫妻一場,我也不是那薄情寡義之人。”王正澤雖然心裏恨不得林瑤過來求他,但是表麵上卻還是假惺惺的說道。

  錢姨娘回過神來,她不能讓這件事發生!

  “大人,不可呀!”錢姨娘一下子就跪了下來,聲淚俱下的道,“妾身剛剛進門,夫人就自請下堂,不知道的人還當是妾身氣走了夫人,以後叫妾身如何抬頭做人”

  王正澤在林瑤處碰了釘子,正是煩躁,好容易壓下去的,見錢姨娘這般,一下子就爆發了,甚至不願意掩飾自己了,罵道,“你這個賤婦,就是個掃把星,你進門前都好好的,一進門夫人就出走了,非要和離,至於家中更是沒有一件事辦得好,要了你何用?”說著一個耳光打了過去。

  錢姨娘被打了耳光,隻覺得腦子嗡嗡的,好半天才發現自己被打了,一下子哇一聲哭出來。

  這還是王正澤第一次打人,一開始也有些不適應,但是看到錢姨娘恐懼的目光,居然有種說不出來的痛快感,好像終於到了發泄的方式,就又靠過去打了一個耳光。

  屋外隻聽到錢姨娘抽泣的哭聲和求饒的聲音。

  ***

  看著王正澤離去,林瑤終於舒了一口氣,前麵那許多話其實更多的是逞強,說到底她不過一介女流,既沒有背景深厚的娘家,也沒有足夠的立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王正澤能做到糟糠之妻不下堂就已經是很仁厚了,不然前世也不會被王正澤關在庵堂裏,關到死,旁人也沒覺得有何不妥。

  林瑤看著重新簽上名字的和離書,比起之前的,這才是真正的文書,吹了吹上麵的墨跡,確定幹了這才重新放到了匣子裏。

  “去給我準備筆墨。” 自從王正澤走後,茂春甚至不敢說話,怕是觸動了林瑤,她自然不知道林瑤做過夢,不知道已經預知了前世,作為一個女子,雖說王正澤薄情寡義,但是失了丈夫,卻是如同水中的浮萍一般沒有根了。

  茂春應了一聲,麻溜的就去拿了筆墨來,鋪好紙張,又開始研磨。

  有人點亮了屋簷下的燈籠,一時映照四周都亮了起來,林瑤提起筆,沉吟了一會兒就開始寫了起來。

  等著寫完就對著茂春說道,“找人貼到告示欄裏去。”

  茂春看到上麵的字一愣,道“這……”

  “去吧,我心有數。”

  林瑤決定把事情做的漂亮圓滿一點,讓大家都有台階可下,畢竟兩個人地位懸殊,要真是逼急了王正澤,又或者王正澤後悔了,吃虧的總是她。

  第二天早上,告示欄旁邊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人,有個頭戴鬥笠的農夫像模像樣的看了半天,旁邊有人問道,“兄弟,這寫的啥?”

  農夫沉吟了半響道,“俺不識字。”

  “我去,那你擋住前麵半天,邊去,讓我小舅子來讀,他認字!”

  那農夫灰溜溜的讓開,有個像是書生模樣的男子被人推到了前麵,他自傲挺了挺胸膛,念道,“自請下堂書?誌德二年妾身嫁入王家,夫君品性高潔如蘭,德才兼備,婚後夫妻琴瑟和鳴,相敬如賓……,天降不幸……,妾身貌漸醜,自慚形穢,無顏麵對夫君,又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妾身不育,無法為王家開枝散葉,是為罪婦,夫君多有安慰勸阻,妾身卻日日難以入眠……,謹立此下堂書,以後各不相幹,願夫君前程似錦,步步高升……”

  讀完在場的不少女子忍不住落淚,有個道,“這夫人嫁了個好夫君,運道卻不算好,怎麽就傷了身子無法生育了?”

  那讀書人道,“這女子雖是個鄉下婦人,卻是個深明大義之人呀。”

  唯獨那個農夫,呸了一聲,道,“不就是升了官,嫌棄娘子不會生,要休了不是?逼的這夫人寫了這下堂書,也是為了自保,無奈了。”

  一時這告示欄下麵熱鬧非凡,就是朝廷貼了文書也沒這般場景,遠處有個一男子領著兩名隨從路過,走到了告示欄旁,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老爺,要不要小的去看看貼了什麽告示?”

  “朕……,我自己去瞧瞧吧。”男子說道。

  那兩名隨從如臨大敵,卻也不敢不從,朝著身後看了一眼,眼見十幾名穿著尋常裝束的隨從得到了指令,朝著這邊圍攏過來,不過一會兒就不動聲色的把那些看熱鬧的百姓擠出去,騰出一個地方來。

  男子穿著一件的尋常鴉青色瀾邊的圓領長袍,腰上係著絲絛,上麵墜著一塊通體碧綠的翡翠平安扣,行走之間卻透著一股說不出來的威嚴。

  等著讀完忍不住道,“好字,這婦人臨摹的是衛夫人的簪花小楷,已經頗見功底了,隻是想來後麵疏於練習的原因,稍顯不足,還沒有大成。”隨後對著一旁的侍從問道,“這是誰家的夫人?”

  那人恭敬的答道,“是王正澤王大人府上的。”

  “是他?”男子一邊往外走,一邊對著那隨從道,“這女子倒是有些急智。”

  “老爺,何曾這麽說?”

  出了集市,外麵拴著馬車,男子上了馬車,那隨從也跟了進來,恭敬的坐在下首,給他到了茶水,雙手捧著遞了上去。

  男子抿了一口茶水,隨即放下茶杯,後仰靠在馬車內的緞麵迎枕上,說道,“那王正澤年少,卻位高權重,又難得的好相貌,看此下堂書,他夫人貌醜,不育,原本貧賤之時難有選擇,還能勉強一起度日,這一旦發達,如何還能任由她?”

  隨從道,“不過養在後院裏,要真是不喜,在納幾個美貌的妾侍就是了。”

  “你也是在後宮裏待過的,那些齷蹉事情不用朕說了吧?”

  “陛下說的是。”

  原來此人正是當今的皇帝,一年前皇後懷了龍胎,卻難產一屍兩命,原本皇帝子嗣就十分艱難,膝下隻有一個公主,本來滿懷希望,正是受了打擊,心灰意冷的不行,等著辦完了喪事,時常會出去散心,最喜歡的去地方正是袖佛山上的別院。

  那裏有一處天然的瀑布,景色極為秀麗,是皇帝生母,孝貞太後在世時候最喜歡的地方。

  “與其在後宅裏,不聲不響的被那些出身比她好,比她美貌年輕的妾侍鬥死,不如豁出來,自請下堂,既保全了王正澤的臉麵,自己也有了賢婦的美譽,以後但凡不沒有眼色的人要欺辱她,想一想她前夫王正澤,也不敢下手了。”

  “陛下,睿智,您這麽一說,奴婢一下子就明白了。”

  “李莧,你這馬屁可真是……”

  李莧嘿嘿一笑,道,“奴婢是真心這麽想的。”

  “得,走吧,朕歇會兒。”皇帝說著閉上眼睛,隨即低估了一句,“可惜了,這魄力,很是殺伐果決,此婦要是個男子,倒是想放在身邊用一用了。”

  到了晚上,馬車終於到了袖佛山,皇帝不喜歡弄得人盡皆知,喜歡一個人靜悄悄的,這從他出門也是微服私訪就能看出來,這裏的別院還是掛在他表哥,寧國公世子的名下。

  此時天色已經黑了,皇帝下了馬車,看到對麵別院裏掛著紅色的燈籠,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柔和,偶爾還能聽到女子的笑聲。

  那提前到別院裏布置的宮女尚真上前來接駕,見皇帝往那邊瞧去,道,“陛下,那是王尚書府上的家眷。”

  “王正澤?”

  “是那位王尚書。”尚真規規矩矩的答道。

  一旁的李莧道,“陛下,難道這婦人就是?可真是不湊巧。”

  ※※※※※※※※※※※※※※※※※※※※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