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慧覺三刀
作者:康康你      更新:2021-02-24 02:22      字數:4662
  道心亦無情無欲,無形無象,隻要除凡心,存道心,自然七情摒除,六欲不生。凡心即貪欲妄念之心,但人為萬物之靈,道心是生來就在地,所以凡心與道心是同時存在的,就看修行人如何用智慧除貪、嗔、癡等貪欲的心魔,《晚課經》中大啟請曰:‘種種無名是苦根,苦根除盡善根存,但憑慧劍威神力,跳出輪回五苦門。’這就是告誡我們慧劍常佩,除去心魔。這樣才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深更遠,故曰:人心不死,道心不活。

  太上《清靜經》曰:‘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人心本靜,然時常被外物幹擾牽纏,心轅意馬。心像頑劣的猿猴一樣,一下飛出十萬八千裏,無邊無際;意又像脫韁的野馬,奔騰馳騁不受控製。凡心紊亂,幹擾人的元神,使得元神、元氣、元精相遊離,人如行屍走肉,六根、六賊、六塵、六識更害於六神,心神不寧而常墮於輪回輾轉之中。若人元神合於元氣,元氣存於元精,自然與道合真,與德合其行。

  《功課經》中有懺悔文說:‘遂至報對升沉,輪回輾轉,受諸苦惱,無有休停,皆由一念之差,障迷自性,妄認六塵之幻,沉溺愛河。’這就是說明萬罪根源,由人心所為,一念善惡也在人心所定。祖師慈悲垂憫後輩我等,早時醒悟,早覺人生,早活道心,免遭三塗五苦之罪,跳出輪回五苦之門。修行到一定層次,要再提升境界,要持之以恒,行常人不能行之事,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在心地上下非常之大功夫,放下心中執念,舍棄假我,煉就真我,使真我不生不滅,不去不來。如此要借假修真,萬不可認假為真,而把真我丟失。

  真我即是人的真性。真性是自然清靜無為的,是每個人的心靈之中本來就有的。心靈是在心地之中。心得猶如倉庫,可以積德,可以藏汙納穢。不良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以及後天各種執障等會汙染心地,蒙蔽心靈。

  在人心靈被蒙蔽之時,真性就會找不見的。正如一麵鏡子做比如人生:人初生光靈靈無相,混沌沌無識,隨著後天進展,開始在鏡中添加了花草魚蟲、各色人等、諸多技巧詭術……隻有消除心靈的這些蒙蔽物,讓人洗滌心地,煥發心靈,回歸光明,才能憑著心地之中本來就有的道心靈光照見真性。

  雖然修行方式、環境等各有不同,但總要依照本分,清心寡欲,覺悟人生,尊道貴德,以齋戒為津梁,以善德為舟車。端正地收斂心地,才會挽回心靈,引發自性的‘清淨光明,虛白朗曜,杳杳冥冥,內外無事,昏昏默默,正達無為……’。

  在《元始天尊說生天得道真經》中記載:吾今為汝,略啓身心,明宣道要。十方得道神仙,皆從此經修行。而通微奧,善男子、善女人。依憑齋戒,作是津梁。一切有爲,顯諸真路。體此法相,乃可受持。能屏衆緣,永除染著。外想不入,內想不出。於正念中,乃得五髒清涼。六腑調泰,三百六十。骨節之間,有諸滯礙。十惡之業,百八十煩惱之業。眾苦罪源,悉皆除蕩。

  由此可見,修煉之重莫過於修心,如果一個人連道心都修不好,那麽這個人的修為就會限製在一定的範圍內,不知道這些年萬掌門的修為可有進步。”

  試探他派掌門的實力這是兩個門派外交之間常有的事情,同時對於這種情況,回答要麽是謙虛低調,要麽就是故意誇大。不過結合慧覺長老剛才說的話,這一聲問候就很有深意。

  對此,單明長老說道:“我們掌門天資聰慧,雖然有眾多門派要務需要處理,但是他的修為仍然沒有放下,就算比不上貴派的天地玄黃四名無上長老,恐怕也算是無人能擋。”

  單明長老在說話的同時還在偷瞄瑞明長老,而這個小動作被緊緊關注他的武當派掌門盡收眼底,瑞明長老的實力武當派掌門是十分清楚的,練氣修為早就達到了六十年功力,隻不過他一直不能將體內的練氣進行提純,所以才不能突破兩甲子功力。就算萬法君能夠在這兩年將練氣修為提升至六十年功力,也不是瑞明長老的對手。

  但是單明的此言對昆侖派掌門的實力十分自信,而且在說話之時,還時不時看向瑞明長老,這更加加深了武當派掌門對瑞明長老的懷疑。

  可是武當派掌門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單明回去之後很有可能是兩派開戰的開始,除去兩派的無上長老之外,瑞明長老可是武當派的頂尖戰力,武當派掌門不可能因為這些懷疑就對付瑞明長老,不過也不可能不防。

  慧覺長老說道:“作為一派掌門,在處理門派諸事的情況下還能夠不耽誤修為,實在是門派之幸。”

  單明長老回道:“慧覺師弟所言極是。”

  慧覺長老接著說道:“第三把絕世寶刀便是醒己,聖人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不過我倒是認為醒己的關鍵就是認清自己的實力,如果對自己的實力沒有一定的了解,就會選擇錯誤的道路,道路如果選錯了,就離失敗不遠了。

  但是我們對自己的評價常常高於自己的實際情況,甚至在得到一些機遇之後,就覺得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但是他們卻不能正確的了解自己的實力。

  兵家曾言: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麵臨強敵之時,我們往往可以冷靜下來,仔細分析對方的能力,優點以及缺點,知彼我們可以輕易的做到。

  但是知己卻並沒有那麽容易,可以不管在麵臨怎樣的情況下,我們對自己能力的估算都會脫離實際,不是因為畏懼敵人將自己的能力弱化,就是因為看不起對手過於誇大自己的實力。

  連對自己實力都不了解的人,又怎麽可能會了解自己的麾下眾人,如果有這種的人擔任統帥,若是弱化自己的實力,在戰爭中就很有可能會出於謹慎錯失良機,如若誇大自己的實力,正所謂驕兵必敗,很容易被敵人抓到弱點,一擊致命。

  所以這一把醒己刀可以點醒一個人,不要做出傻事。”

  慧覺長老最後一刀不僅僅是在提醒單明長老以及整個昆侖派,同時也在提醒武當派不要過於激進。可是慧覺長老屢屢違抗武當派掌門的意見,武當派掌門極眾長老早就對他十分的不滿,若不是慧覺長老平時行事嚴謹,恐怕已經被革除職務。

  單明長老聽完之後,說道:“慧覺師弟此言甚有道理,不管做什麽事情都應該三思而後行,不知道慧覺師弟以為如何?”

  慧覺長老答道:“單明師兄所言極是,既不能看輕敵人,也不能或許自信。”

  單明長老冷笑道:“不知道慧覺師弟對於自己的實力又了解多少?”

  慧覺長老反駁道:“那就要看敵人是誰了。”

  天下任何一個勢力能夠長久的傳承下來一定有他們自己的道理,特別是少林、昆侖和武當三派,如果傳承者空有武力,沒有智力,這些門派要麽滅亡、要麽衰落。所以沒有一位站在高峰上的人是傻子,隻不過他們習慣於低頭看世界,把其它人都看的有些低而已。

  單明長老是昆侖派最為出色的一名外交家,從他擔任外交長老開始,昆侖派的外交事宜全部由他一人決定,幾十年來沒有絲毫的差錯,就算最後萬法君接任昆侖派掌門,單明晉升為太上長老之後,萬法君仍然讓他掌管外交,這是一種對他能力的認可。

  而外交最重要的就是利益,如果隻不過是小門派之間的外交,最多也就四五個門派團結在一起,之間若是有利益碰撞,各派的掌門人出麵調節即可。

  但是像昆侖派這種江湖三大勢力之一的門派,不僅要向同等級的門派建交,同時也要向小門派拋出橄欖枝。江湖上大小門派幾百個,之間的利益糾纏也是錯綜複雜,而單明能夠在平衡其它門派的同時,還能夠為昆侖派謀取利益,就足以表明他的能力非同一般。

  對於慧覺長老的敵視單明長老絲毫不感到意外,他這次前來主要就是激怒武當派,最好武當派能夠喪失理智,這樣昆侖派就能夠在江湖上有充分的理由攻打武當派。

  而慧覺長老可以說是武當派中唯一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單明長老的目的那麽明顯他當然能夠看到,隻不過現在整個武當派高層因為飲血刀而自信心爆棚,根本不會過於思考單明長老的來意,他們的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絕對不能讓單明長老將飲血刀待會昆侖派。

  慧覺長老雖然之前得罪了武當派很多人,但是他的身份擺在那裏,向這種等級的會議他也有資格發言,盡管武當派掌門不知道慧覺長老的目的,但是為了在外人麵前裝作團結,他也不會打斷慧覺長老的言談,至於其它人看見武當派掌門都不阻止慧覺長老,自然也不會多言。

  一時間,江湖上三大勢力中的昆侖和武當兩大門派交鋒的第一戰,就由單明長老和慧覺長老打響。

  單明長老故意問道:“不知道慧覺師弟口中的對手是誰?”

  慧覺長老笑道:“單明師兄難道這麽好奇嗎?”

  “那是當然,好奇是人之本性。”

  “好奇,可以看作了解未知事物的**,師兄難道忘記師弟剛才囑咐的一句話了嗎?”

  “哦”單明長老疑問道:“剛才慧覺師弟濤濤大論,為兄愚鈍,不知道師弟所指那一言?”

  “佛語有雲:貪欲者,眾苦之本。我看師兄苦苦陷於好奇之欲之中,為之惋惜。”

  雖然現在兩人之間心照不宣,但是他們誰都不敢擅自出手,更不能給對方留下開戰的借口,所以這表麵工作一定要做好。

  單明長老感受到慧覺長老的假情假意,心中暗罵一聲老狐狸,然後說道:“師弟境界高深,師兄遠不及也,不過我覺得遍覽世間萬物並沒有什麽不好,更何況若不知苦,那能體會甘甜之美。”

  慧覺長老回道:“單明師兄高論,師弟受教了。”

  單明長老微微一笑,說道:“現在慧覺師弟可否告知那名敵人到底是誰?”

  慧覺長老回道:“既然如此,師弟便滿足師兄的好奇之心,為師兄解開好奇之苦。”

  單明長老說道:“如此,為兄就謝過慧覺師弟了。”

  “師兄客氣了”慧覺長老笑道:“人生在世,皆是為了不斷的進步,不管是修心還是練氣,就連平時的吃飯喝水都可以學習進步,但是一個人進步最快的方法莫過於對手的激勵。

  據說作為一個英雄最大的悲哀並不是被別人打敗,而是在征戰的疆場上沒有一個可以與之一較高低的對手。

  瀑布尋找深潭作為對手,它縱身飛躍的刹那,才創造出銀瓶乍破,金迸玉濺的美麗和壯觀。鑽石尋找岩石作為對手,它才能在寂寞、枯燥的工作中譜出流熱溢火的壯歌,才能在單調乏味的日子裏釋放出自己能量,閃耀出自己的輝煌。

  給自己找個對手,也是培養一種的精神。正如古人曾經所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實生活中給自己找個對手雖然還沒影響到人類生存的程度,但不可否認,人隻有在競爭的氛圍裏才能更加充實自己,錘煉自己。

  世間萬物都是有聯係,有矛盾的。給自己找個對手實際上是以承認聯係、矛盾為前提,體現了一種主動解決矛盾的精神,體現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隻有如此才能向命運展示一份堅強,一份美麗,整個人生才會更加精彩。

  我曾經翻閱過外國一本古籍,裏麵的大意便是敵人是我們確立身份的對照參考,隻有對陣才能凸顯自身價值。沒有現實敵人,就要製造敵人。”

  單明長老微笑道:“慧覺師弟的意思你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假想敵?”

  慧覺長老點點頭,說道:“沒錯,聖人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由此可見,若是沒有敵人的督促,一個人就會放慢他前進的步伐,所以要想不斷的向前行走,就必須要不斷的給自己樹立一個假想敵。這個假想敵可以是實實在在的人,也可以憑空創造,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個假想敵的能力最起碼和自己勢均力敵,這樣才可以激起自己的上進之心。”

  “好”慧覺長老剛剛說完,單明長老就稱喝道,然後他又話鋒一轉,問道:“不知道上進心在慧覺師弟眼中算不算貪欲?”

  慧覺長老回道:“佛家有三毒:貪欲、嗔恚、愚癡。三毒者,貪欲為首,所謂貪欲,便是對不屬於自己之物產生了覬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