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水無常勢
作者:康康你      更新:2021-01-14 03:13      字數:4667
  禁衛軍回道:“回少主,此人是少有的練氣強者,如果沒有清除心魔,屬下自信可以將他擊敗,但是他一旦清除心魔,他就會打破生命的界限,到時候勝負就不一樣了。”

  楊玄點點頭,如果遺淨大師成功了,就算江月楓的實力增強,他也不會繼續殺戮,就算遺淨大師沒有成功,有禁衛軍出手,也不用擔心後患,可以說現在的楊玄已經處於不敗之地。

  (江月楓的夢魘之境)

  此時江月楓的本體意識和心魔已經合二為一,而遺淨大師的《涅盤經》之金剛身品也已經達到了最後一個篇章。

  “迦葉。言護法者。謂具正見能廣宣說大乘經典。終不捉持王者寶蓋油瓶穀米種種果蓏。不為利養親近國王大臣長者。於諸檀越心無諂曲具足威儀摧伏破戒諸惡人等。是名持戒護法之師。能為眾生真善知識。其心弘廣譬如大海。迦葉。若有比丘以利養故為他說法。是人所有徒眾眷屬。亦效是師貪求利養。是人如是便自壞眾。迦葉。眾有三種。一者犯戒雜僧。二者愚癡僧。三者清淨僧……”

  從第三視角來看,遺淨大師身上閃爍著金光正在緩緩地向江月楓身上過渡。

  “世尊。如是如是。誠如聖教。佛法無量不可思議。如來亦爾不可思議。故知如來常住不壞無有變異。我今善學。亦當為人廣宣是義。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如來身者。即是金剛不可壞身。菩薩應當如是善學正見正知。若能如是了了知見。即是見佛金剛之身不可壞身。如於鏡中見諸色像。”

  隨著遺淨大師最後一個字念完,江月楓從體內爆射出一道金光,在江月楓身上布滿著金色的梵文,江月楓的一舉一動都仿佛動搖著整個天地。

  遺淨大師賀喜道:“恭喜江施主練就神功。”

  江月楓回道:“神功是大師助我完成的,在下不才,想要將這個神功命名為‘如來金剛身’,您看如何?”

  “阿彌陀佛”遺淨大師回道:“這是江施主的私事,老衲無從幹涉。”

  江月楓望向天空,說道:“我們該出去了,剛才那兩個小朋友應該嚇壞了。”

  遺淨大師笑著回道:“其實那兩個孩子並沒有那麽弱,他們從其它方麵來看都是十分不錯的。”

  江月楓肯定地回道:“沒錯,他們確實各有優點,那個叫楊玄的人確實是少年天才,更擅長陣法,而且還對兵法十分的了解,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不過他在的身邊另有高人指點,他的成就絕對會超過我。”

  遺淨大師笑道:“這個自然,楊玄自然是人中俊傑,但是苗條俊也並非凡人。”

  江月楓說道:“當然,他骨骼驚奇,體內蘊含著超人的能量,這種能力是獨一無二的,絕對沒有他人可以擁有。”

  遺淨大師笑道:“我們都老了,現在是年輕人的世界。”

  江月楓說道:“幾千年前我沒有克服心魔,所以並不算完整的突破生命界限,現在心魔已經和我合二為一,我這應該算突破生命界限了吧。”

  遺淨大師點點頭說道:“現在最大的危險就是一旦出去就會麵臨著天地異象,對於你來說這些並不算什麽,不過外麵兩個小家夥能不能承受就不知道了。”

  江月楓兩眼冒著精光,說道:“楊玄身邊有高人保護,小小異象並不算什麽,而那個小胖子有一個奇特的盾牌,可以擋下超越自己的能量。”

  遺淨大師歎道:“他們兩個人都是世間少有的奇才,如果善加教導,他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江月楓恭敬的說道:“大師的境界確實高深,看來我距離上善若水的境界還是有一段的距離。”

  遺淨大師講解道:“其實上善若水也分境界。”

  江月楓說道:“願聽指教。”

  遺淨大師講解道:“上善若水的第一境界就是隨波逐流,這個時候人隻能跟隨著天道規則而動,毫無自主權,這個時候他能夠做的事情就是順應天地的規則,即便看著身邊所有人的一個個的離去,即便得到天地規則的製裁,也隻能無動於衷。”

  江月楓說道:“這個境界的人一定會非常的無奈,一個人變強的原因就是為了保護弱者,就算不是他人,也要保護自己的親人、自己在乎的人,但是他卻隻能在一邊看著,沒有辦法。”

  遺淨大師說道:“其實我們常說的境界隻不過是心境的變化,練氣者隻有突破生命界限的區別。所以達到隨波逐流境界的人通常不會對其它人有過多的感情,在他們的心中沒有什麽比天道規則更重要。”

  江月楓恭敬地說道:“在下受教了。”

  遺淨大師接著說道:“第二個境界就是滄海桑田,在這個境界中的人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天道的變化,更加可以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個境界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無情,對一切事物都是無情,更沒有任何的事情能夠令其動容。我們平時之所以有情緒波動,那就是事情存在變化性,不管有沒有在自己的預料之中,都會或多或少有一些情緒的變化。但是達到這個境界的人會覺得沒有什麽事情比天道的變化更加變化多端。”

  江月楓問道:“大師,為什麽境界越高深,反而變得更加的無情。”

  遺淨大師說道:“有些時候牽掛即是一個人的動力,也是一個人的阻力,隻有達到了無牽無掛的地步,這個人就隻剩下一個目的那就是變強。”

  江月楓繼續問道:“可是一個人若是隻剩下變強,那他是多麽的孤獨。”

  遺淨大師反問道:“江施主,你可知道天才和瘋子的差距。”

  江月楓回道:“這個自然,天才,是指人擁有一定的天賦,在某一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而瘋子通俗被稱為精神病,主要是一組以表現在行為、心理活動上的紊亂為主的神經係統疾病。”

  遺淨大師說道:“江施主博學,老衲佩服,不過依老衲看來,天才和瘋子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一個眾星捧月,另一個也是無人理解。”

  江月楓仔細思考遺淨大師的話,然後說道:“大師高見,在下受教了。”

  遺淨大師繼續說道:“而那些達到滄海桑田境界的人,往往就是被所有人孤立的瘋子,沒有人可以理解他們為什麽要這麽做,更沒有人可以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麽。”

  江月楓搖搖頭,說道:“既然我們將來都會變成這種無情無義的人,那我們變強還有什麽意義嗎?”

  遺淨大師歎息道:“其實變強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意義,六十多年前老衲就是看透了這個問題,所以才會放棄武學選擇出家。”

  江月楓敬佩道:“大師境界非常人所及。”然後江月楓接著問道:“那下一個境界是什麽?”

  遺淨大師抬頭看看天空,喃喃道:“心若止水。”

  (江月楓的夢魘之境)

  心若止水,雖然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但是從前兩個境界來看應該更是無情。江月楓當初習武就是為了保護弱者,保護親人,為了對付魔教中人。但是如果有一天讓江月楓變成那種冷血、無情無義之人,這比殺了江月楓還要難受。

  遺淨大師說道:“心若止水應先了解三心二意。《金剛經》中記載:三心者,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對治於度日如年的煩惱。二意者,對於:快樂,理想,美好的回憶,打發無聊的時光!”

  看著認真聆聽的江月楓,遺淨大師繼續說道:“《金剛經》雲: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指的就是生清淨心,用心若止水來形容。”

  江月楓若有所思,然後說道:“大師,你的意思是到達這個境界的人隻是專注於某一件事情,可是如果我所專注的事情是幫助弱者,那我一樣可以到達心若止水的境界。”

  遺淨大師點點頭,笑道:“江施主果然聰慧過人,其實這些境界隻不過是一種製約,並不是一定要按部就班,如果一個人真的隻是專注於某一件事,除此之外無牽無掛,那麽這個人就已經達到了心若止水的境界。不管是隨波逐流亦或是滄海桑田還是心若止水都是上善若水。”

  江月楓若有所思,心中的鬱結仿佛已經不複存在。遺淨大師賀喜道:“恭喜江施主,進一步達到了上善若水的境界。”

  江月楓驚奇地問道:“大師,當初我一心想要到達上善若水的境界,但是我一直沒有達到,可是今天隻聽了大師寥寥數語,好像在一瞬間茅塞頓開。”

  遺淨大師說道:“其實江施主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達到了上善若水的境界,隻不過心中有幾個結苦苦糾纏,才沒有真正的達到這個境界。”

  江月楓盤膝而坐,恭敬地說道:“願聽大師指點。”

  遺淨大師緩緩道來:“第一,江施主心中執念太深,從幼時親見魔教的屠殺,在心中對魔教充滿了極深的恨意,而且對那些死去的親人有些深深的愧疚。這一點讓江施主的前半生向來以為親人複仇為主,遲遲沒有認清自己的內心。”

  江月楓點點頭,遺淨大師所言不差,這確實是他曾經的生活。遺淨大師見江月楓沒有反駁他,便歎息道:“江施主可以說的一世英傑,沒想到卻成為被恩怨支配的奴隸。”

  江月楓老臉一紅,說道:“江某不才,現在已經完全認識到曾經的錯誤。”

  遺淨大師說道:“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江施主之大錯在於三千年前,現在時過境遷,當年的受害者沒有一個人現存於世。老衲無法代替前人原諒江施主,但是也不敢代替前任懲罰江施主。”

  江月楓低著頭,說道:“大師,當初殺念實在是一時暴起,如果大師不嫌棄,江某願意學習佛法,超度亡靈。”

  遺淨大師微笑道:“聖人曰:千善難抵一惡。但也有聖人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其實這個世間本來就是矛盾結合而成,至於有沒有可以原諒江施主和江施主做不做改變並非一件事。”

  江月楓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大師的意思是原諒我是他人的事情,而我做不做改變就是自己原不原諒自己。”

  遺淨大師回道:“江施主聰明絕頂,老衲佩服。”

  江月楓站起來,對著遺淨大師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大師所言令江某內心得到解脫,整整幾千年,江某從來沒有向今天這麽輕鬆。”

  遺淨大師說道:“解鈴還須係鈴人,老衲隻能夠從旁邊引導,江施主可以打開之前自己留下的結,實乃是江施主的心智遠超常人,老衲豈敢貪功。”

  江月楓說道:“願意聆聽大師高見。”

  遺淨大師緩緩說道:“江施主第一次心智轉變應該是滁州一戰,雖然老衲不知道那一場戰鬥中發生了什麽,但是我知道從那時起江施主就不再專門針對魔教,而是天下所有欺負弱者的人。”

  談到滁州,江月楓的眼神變得惆悵起來,他依稀記得那個地方,在那個地方發生的事情他這輩子都不會忘記。他也是從那個時候才知道造成自己家人被屠殺的真正原因並不是魔教,而是因為家人過於弱小。在這個人吃人的世界中,弱小就是原罪。

  江月楓緩緩道來:“當初滁州一戰,是因為在下聽說那裏有一個很大的魔教據點,經常抓一些苦力為奴隸。所以在下便前往滁州,想要解救這些人。”

  “阿彌陀佛”遺淨大師評價道:“江施主心地善良,老衲佩服。”

  江月楓繼續說道:“因為當地的很多人都被魔教強征走,所以我很快就找到了魔教的據點。當時我的功力已經鮮有對手,所以並沒有將魔教中人放在心上。結果也是一樣,我很輕易地就將整個魔教據點拔掉,將其它人都救了出來。”

  “那然後呢?”遺淨大師好奇地問道。

  江月楓說的這些事情並不算什麽,在他的那個時代江月楓幾乎每天留在做著同樣的事情。既然這一站能夠令江月楓從此改變,定然有不一樣的地方。

  江月楓接著說道:“可是很快我就發現了我似乎並沒有做一件好事。魔教中人所征收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富裕家庭,因為在強征的過程中還可以掠奪錢財。但是這個人被我救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彌補自己的缺口,而彌補缺口的錢財便是從一些更窮的家庭剝削而來。原本一些窮人還可以勉強支撐一家的吃穿,但是被這些人剝削之後,許多人家破人亡,甚至於一些高利貸也由此猖獗。很多人家雖然都知道高利貸是一個無底洞,但是他們為了暫時的生存,還是選擇飲鴆止渴,步入深淵。”

  遺淨大師歎息道:“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又有幾人真正願意為他人著想。古人雲:天下熙攘皆為利往,廟堂蠅營皆為名來。自古以來大多數人都之時追求利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