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移魂合一
作者:康康你      更新:2021-01-14 03:13      字數:4675
  本體意識當即回了一個禮,說道:“讓大師見笑了,無心之舉還望大師海涵。”

  遺淨大師向來隻是律己,對於他人並沒有太多的約束,所以對於心魔的無禮並沒有放在心上,說道:“老衲此次前來是因為感覺到江施主需要幫助,所以老衲特意前來幫忙。”

  心魔不屑地說道:“老禿驢,你知道我們遇到了什麽困難嗎?還敢在這裏大言不慚?”

  本體意識立刻出來打個圓場,說道:“大師,我們遇到的問題實在是過於棘手,所以即便是大師都未必能夠解決,我等雖然不才,但是也不敢用自己的麻煩勞煩大師。”

  遺淨大師笑著說道:“江施主嚴重了,老衲此時之所以無禮地闖入您的夢魘之境就是想要幫助你解決麻煩。”

  心魔冷笑兩聲,說道:“就憑你?”

  本體意識恭敬地說道:“敢問大師有何辦法能夠解決我們一體雙魂。”

  遺淨大師笑道:“所謂一體雙魂隻不過是一個人不同的心理活動,其實說白了還隻是一個人而已。”

  本體意識不解道:“可是我們現在的情況並不像隻有一個靈魂。”

  遺淨大師講解道:“一個人共有天地命三魂,天魂由天清陽和之氣組成,地魂由地陰之氣組成,而命魂也是一個的根本,因為命魂寄存在人的體內而且命魂屬於五行。然而心魔卻並不屬於魂魄,心魔隻不過是一個人的心中所想,正所謂一個人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所以心魔也是你自己。”

  心魔最受不了遺淨大師這麽磨磨唧唧,大怒道:“老禿驢,有話就隻說,不用扯這些沒用的東西。”

  本體意識立即賠禮道:“大師勿怪,不過如果大師真的能夠幫助我們,在下感激不盡。”

  遺淨大師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江施主,這並不是幫助你們,而是幫助你,因為你們本來就是同一人。”

  本體意識恭敬地說道:“還望大師指點一二。”

  遺淨大師說道:“江施主,可曾聽說過《涅盤經》”

  “《涅盤經》?”本體意識驚訝道:“大師難道說的是失傳將近十萬年的《涅盤經》。”

  遺淨大師補充道:“可能江施主沉睡了幾千年還沒有完全的適應現在的生活,《涅盤經》已經失傳了十萬年。”

  心魔冷嘲熱諷道:“既然《涅盤經》都失傳了這麽多年,你又何必提及,在此引人耳目。”

  遺淨大師說道:“江施主請稍安勿躁,聽老衲細細道來。”

  本體意識攔下了心魔,尊敬地說道:“還請大師相告。”

  遺淨大師說道:“在十萬年前因為一場災難導致地球上大多數生命滅絕,當時的一位高僧隱慈大師深感地球的荒涼,所以便用《涅盤經》將一些物種複蘇。然而這個世界一切都是公平的,隱慈大師複活了大部分物種,但是他也付出了生命中的代價,渾身的生命全部被抽幹,隱慈大師的**也因此煙消雲散。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修習過《涅盤經》,而《涅盤經》也因此而逐漸失傳。”

  本體意識問道:“大師難道也會《涅盤經》?”

  遺淨大師回道:“《涅盤經》是遠古時期佛教經典的重要部類之一,有大乘與小乘之分。遠古時期有一個朝代名為西晉,西晉後出現了幾種不同的大乘《涅盤經》的譯本,其中影響大的主要有三個:一、東晉義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僧人法顯和覺賢合譯的《大般泥洹經》六卷,但該譯本不是《涅盤經》的全譯,隻是譯了原經初分的前五品;二、北涼玄始十年(公元421年)由著名的譯經師曇無讖在北涼都城涼州(今武威市)所譯的《大般涅盤經》四十卷,該譯本首次將原經的完整麵目現於中土世人麵前;三、劉宋元嘉年間(公元424—453年),慧嚴、慧觀與詩人謝靈運等根據上述兩譯本進行改編的《大般涅盤經》三十六卷,又稱作《南本涅盤經》。”

  頓了頓遺淨大師接著說道:“其中曇無讖所譯的《涅盤經》四十卷本,被稱為《北本涅盤經》。這三個譯本中,以曇無讖的譯本最為完善,對佛教發展影響也最大,故一般所說的《涅盤經》,一般就指該譯本。”

  本體意識也是第一次聽說這些事情,畢竟之前他隻專攻於武學,對於佛法並不了解。聽完之後,本體意識行了一個禮,說道:“原來《涅盤經》並非隻有一部,在下受教了。”

  遺淨大師接著說道:“‘大般涅盤’是本經特別彰顯的名相,它含具法身、般若、解脫的佛之三德,代表著大乘佛教的真實理想。從經文中看,大般涅盤是淵深如海的大寂禪定,如同夏日般光明璀璨,絕對永恒無有變易,憐愛眾生猶如父母,濟度癡迷出離生死,不生不滅無窮無盡,是超出世俗的寧靜、光明、永恒、慈慧、超越的解脫的境界。”

  心魔撇撇嘴,說道:“老禿驢,你說的這些對於我們現在的處境有什麽幫助嗎?”

  遺淨大師微笑著回應道:“江施主,你們現在的情況就是因為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從而無法自拔。而《涅盤經》有令人解脫的效果,想必一部《涅盤經》之後,你也就不用陷入夢魘之境,遭受侵蝕之苦。”

  本體意識和心魔互相看向對方,最終本體意識問道:“如何,敢不敢?”

  心魔冷笑道:“有何不敢?比你的移魂合一心法靠譜多了。”

  本體意識對著遺淨大師深深地行了一個禮,恭敬地說道:“拜托大師了。”

  (江月楓的夢魘之境)

  《大般涅盤經》,或稱《大本涅盤經》,或《大涅盤經》,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譯本,其中最大的有北本和南本。

  北涼玄始十年(421),天竺三藏曇無讖因沮渠蒙遜之請,在姑臧出譯此經為《大般涅盤經》,三十六卷(後作四十卷),分作十三品。

  此經四十卷本於元嘉七年(430)由北涼地傳至江南建業,時宋京名僧慧嚴、慧觀等因它文言質樸而品數疏簡,遂共謝靈運加以修治,並依法顯譯六卷《泥洹經》增加品目:《壽命品》共出為《序》、《純陀》、《哀歎》、《長壽》四品,又由原本《如來名品》分出為《四相》、《四依》、《邪正》、《四諦》、《四倒》、《如來性》、《文字》、《鳥喻》、《月喻》、《菩薩》十品,其餘依舊不變,改為二十五品,三十六卷。世稱此為《南本涅盤經》,而以曇無讖原譯本稱為《北本涅盤經》。

  北本《大般涅盤經》全經分壽命、金剛身、名字功德、如來性、一切大眾所問、現病、聖行、梵行、嬰兒行、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獅子吼菩薩、迦葉菩薩、憍陳如等13品,主要闡述佛身常住不滅,涅盤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和聲聞、辟支佛均得成佛等大乘佛教思想。其理論與部派佛教中的大眾部義理頗有契合之處,與《般若經》、《妙法蓮華經》的重要思想也有一致的地方。此經還常常引用《華嚴經》的某些義理,兩者思想相通。經中還引用佛陀所說:“我般涅盤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沮壞我之正法”,這反映了笈多王朝複興婆羅門教、排斥佛教的曆史背景。

  在十萬年前隱慈大師就是用壽命一品才將各個物種恢複壽命。不過為他人恢複生命的事情再次幾乎沒有人做過,所以當隱慈大師因為體內沒有壽元而變成粉末被風吹走之後,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修習使用《涅盤經》的後果,所以從此以後後人隻會學習《涅盤經》,絕不會修習《涅盤經》。

  遺淨大師在出家之前也是一名高手,出家之後專心攻讀佛法所以他對佛法有著極深的造詣。而《涅盤經》既然是佛法經典,遺淨大師自然要加以研究,學習修習也是理所應當。

  雖然明知道遺淨大師是來幫助自己的,但是心魔仍然覺得不舒服,因為畢竟剛才因為遺淨大師自己出盡了醜,不僅沒有將其擊敗,反而連雪寒刀都被洗除血煞之氣。所以心魔見到遺淨大師就渾身不舒服,在他看來現在沒有將遺淨大師暴打一頓就已經很懂禮貌了。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既然江月楓有意進化心魔,從夢魘之境解脫,遺淨大師自然要盡心盡力的幫助。

  “江施主請盤膝而坐,然後運轉體內真氣。剩下的事情就交給老衲吧。”遺淨大師微笑著說道。

  本體意識和心魔都按照遺淨大師的指令坐了下來,然後遺淨大師在他們的背後也坐了下來,接著將雙手放在本體意識和心魔的後背,誦經曰:“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如是等身我悉不見。唯見無常破壞微塵雜食等身。何以故。如來當入於涅盤故……”

  本體意識和心魔體內的真氣跟著遺淨大師誦經聲音自行運轉,他們覺得自己仿佛達到了一個虛無的境界。

  江月楓看到了幼年時的自己,那時的他無助躲在暗處,眼睜睜地看著魔教之人屠殺全村之人,而自己因為害怕不敢出聲,待魔教之人完全離開以後,自己才敢放聲大哭。

  江月楓緊緊地握著拳頭,他知道隻不過是一場回憶而已,但是他仍然按耐不住自己心中的憤怒,恨不得將那些人全部殺掉。

  然後率領弟子前來支援的荊門門主聽到了江月楓的哭聲,並將他收入門下,傳他武功。這習武的十年中,盡管師父對自己的要求十分的嚴格,但是江月楓能夠感受到荊門門主身上濃濃的父愛。那十年是江月楓一生中最美好的十年。

  江月楓本身天賦不好,荊門門主之所以收留他並非因為看中他的天賦,隻不過是看他可憐心生憐憫,不想讓他因為缺失家人的疼愛而走上邪路。

  噴泉的高度不會高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實力絕對不可能超過他心中的信念。雖然江月楓的天賦不行,但是他心中信念堅定,又勤奮刻苦。在短短的十年內,武功就已經超越了自己的師父。不過江月楓知道這並不是自己的極限,老師雖然能夠讓自己成長,但是在跟著老師學習的同時,老師的高度也就會限製自己的高度,所以江月楓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是想要變強,就必須要闖蕩外麵的世界。

  江月楓離開之時並沒有告訴任何人,隻是留了一封書信,然後在荊門門主的房間門後行三跪九叩之禮,然後趁著夜色離開了荊門。

  在荊門生活的十年,江月楓沒少聽說魔教之人嗜殺的事情,所以對魔教的恨意也越來越盛,同時更加同情那些慘遭無妄之災的普通人,內心保護弱者的想法十分的濃烈。

  剛剛出山的江月楓就遇到了魔教之人打劫商隊,不過等他趕到之時已經晚了,整個商隊無一人生還。商隊的全員死亡令江月楓十分震怒,同時也冷靜下來,他並不著急出手,而是跟在魔教之人的身後,最後發現了魔教的一個秘密據點,江月楓沒有任何的膽怯,直接闖入魔教據點,最後將裏麵所有的魔教之人全部殺死。

  第一次殺人的江月楓並沒有任何額的不適,再看到那些因自己而解脫的人,江月楓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以後的道路,那就是將天下所有飽受魔教摧殘的人解救出來。雖然很可笑,但是江月楓願意用一生來完成。

  江月楓的出現令整個白道都輕鬆了許多,在江月楓之前很少有人主動進攻魔教,因為魔教據點眾多,就算是大規模的清剿也是收獲甚微,反而要損失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實在是得不償失。

  而江月楓獨身一人,也沒有什麽財力和物力,更重要的是他進退自如,毫無牽掛,這一點令魔教十分頭疼,大規模的追殺江月楓實屬浪費,若是不管江月楓就隻能被動挨打,這令魔教無從應對,最後魔教教主對江月楓下達了懸賞追殺令,想要借用武林白道勢力來幹掉江月楓。

  江月楓雖然隻殺魔教中人,但是武林白道對他並不是很友好。當時武林的三大勢力少林、昆侖和武當。昆侖派直接下令麾下勢力不允許有任何一家幫助江月楓;而武當派還在隱忍之中,所以以昆侖派的命令馬首是瞻;少林雖然沒有明確的表明態度,但是一邊是江湖正義人士,另一邊是魔教,少林沒有表態就是最大的表態;江湖上大多數的勢力都歸附於三大勢力既然他們沒有下令幫助江月楓,其它人也不敢私下行動。所以江月楓在一夕之間就被整個武林白道所孤立。

  那時的江月楓已經開始將自己體內練氣緩緩的轉化為真氣,進入了超脫的境界,而且他的心境也已經達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再加上他對陣法的研究,可以說已經無敵於天下。

  對於魔教的追殺令江月楓隻不過是微微一笑,嗤之以鼻。藝高人膽大,此時的江月楓已經自命不凡,覺得自己的實力已經足以自保,在天地下沒人是他的對手,所以他並沒有把魔教的追殺令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他得知了虎閻門要進攻荊門之後,江月楓才會放棄繼續打壓魔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