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婚姻大事
作者:楚卿君      更新:2020-12-28 00:28      字數:3267
  太子東宮內

  李非白吩咐人點上李飛揚最愛的熏香,兩個人對席而坐。

  “大哥這裏的雪茶真是好喝。”

  李飛揚作為王爺,很多日用當然和太子不一樣,這雪茶就是太子專用。

  李非白給他續杯:“喜歡你就拿回去,待會讓欒樨去庫房取就是了。”

  欒樨就是李飛揚的貼身侍衛。

  李非白話鋒一轉:“暗影司查得怎麽樣了?”

  最近暗影司的動作太大了,殺了橫山知州耿慶元,偏偏這耿慶元還是淑妃的親弟弟,淑妃膝下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在皇帝心中還是頗有分量的,耿家鬧到朝廷上,這差事自然就落在李非白身上。

  “暗影司的老巢就在京城郊外不遠的青峰山,且這暗影司背後的人更是讓人出乎意料。”

  李飛揚作為皇子商人,最值得拿出手的就是人脈,李非白讓他去查得時候,他立馬下令各地送上暗影司的消息,不到兩天消息就出來了。想不到這暗影司如此膽大,就在京城腳下紮根。

  李非白疑惑:“說來聽聽。”

  李飛揚的手指輕輕敲晌著桌麵:“暗影司的司主曾經是耿慶元的心腹,此人叫月景明,早年喪妻,有個兒子叫月舒,和大哥你一般大。”

  李飛揚的人查到,月景明還在耿慶元身邊當差的時候,是成了家的,月景明是武傳世家,家道中落才去做富貴人家的侍衛。月景明妻子生的貌美,無意間被耿慶元看見,耿慶元一眼就看上了身懷六甲的月夫人,在支走月景明之後試圖強搶月夫人,月夫人不從,掙紮中導致八個月大的孩子早產。

  “哼,想不到咱們的耿知州還是這般心腸歹毒的小人,飛揚,這事兒就這樣吧,回頭我回去和父皇稟明就是了。”

  李非白最是討厭耿慶元這樣的人,簡直是死有餘辜,淑妃還敢在父皇麵前哭鬧要一個公道。

  等李飛揚走後,李非白轉頭就去找皇上稟明了這件事情。

  皇帝正批閱奏章呢,李非白一五一十將李飛揚調查到的事情稟告上去,皇帝聽後氣的直接砸了一盞黒釉茶杯。

  皇帝怒道:“哼,這個耿慶元為人父母官竟然做出這樣的事情!”

  “父皇,如今耿慶元被仇殺致死,那這件事情...”李非白站在下麵恭敬道。

  “你去查一查他還做了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回來稟報朕。”

  李非白得了令,立馬派人去查耿慶元,剛出宮門,李飛揚就送來耿慶元其他作惡的證據。

  這耿慶元不僅殘害心腹家屬,還貪汙了不少銀子,更是橫州卞江的堤壩材料竟然以次充好,整整貪汙了一百萬兩白銀。

  皇帝看著呈上來的證據,氣的直接下令查抄耿家家產,念在耿淑妃伺君多年,貶去國公身份,收回國公府,耿家男女五年內不得官考不得進宮。

  身在後宮的淑妃聽見這個消息,愣是暈了過去,嚇得一幹嬤嬤丫鬟手忙腳亂的去請太醫。

  太醫給診了脈,開了點安神的藥就走了,羅嬤嬤伺候著緩緩醒來的淑妃,為她按摩捶腿。

  “娘娘,好在皇上念著您,咱耿家僅僅是貶為庶民。如今娘娘身在後宮,當是以魏王及兩位公主為重。”羅嬤嬤安慰著她。

  淑妃物理的點點頭,更好在的是皇上聖明,沒有波及她以及她的兒子女兒,淑妃覺得真是萬幸了,不然她真的不會原諒自己的親弟弟。

  淑妃假寐著:“可慶元是我的親弟弟,他死了我這個做姐姐的始終難過。”

  羅嬤嬤替她捏著肩膀,心裏不以為然。她深知淑妃可不是什麽重親情的人,如果沒有這件事情,她的親弟弟耿慶元就要晉升為正四品橫州知府。且差點殃及她的地位,現在說這些話怕是說給別人聽的,不然宮裏的人怎麽說她都不一定呢。

  雖然現在已立儲君,但是淑妃還是想為她的兒子魏王李隋爭上一爭,皇帝沒走之前那個位置就還不是太子的。

  “算了,你派人去安撫一下家裏人,多拿點東西回去,好好替我弟弟辦一場風光的葬禮;另外送一封信給隋兒讓他早點回來。”

  淑妃等不及了,雖然皇帝健在,但是她的隋兒一直被上麵的太子端王壓著,表現平平,這樣子怎麽爭得過太子。

  羅嬤嬤細想:“可是娘娘,魏王殿下在江南待得好好的,無傳召就突然回來,恐要惹人非議。”

  淑妃一心著急卻忘了這件事,虧得羅嬤嬤提醒。朝廷近年人才稀缺,她的兒子魏王奉命去江南建造江南糧倉,負責江南織造及糧倉管轄。

  “那怎麽辦,若是等來年新任江南織造去接任,屆時我的隋兒回來,前朝哪裏還有他的位置。”

  淑妃急的不行,羅嬤嬤腦子靈光一現:“娘娘莫急,魏王殿下不是還沒成親嘛,這選妃可得親自選比較好。”

  “可是太子也還沒有選妃,端王更是,單獨為隋兒選妃怕是更惹人非議。”

  淑妃想著,既然如此,那就必須去走一趟坤寧宮和翊坤宮了,這次選妃一定要讓隋兒選一個能幫助他的人。

  淑妃讓羅嬤嬤選了幾樣好茶,抬腳就去坤寧宮,半路就看見文貴妃和皇後在禦花園涼亭,兩個人不知道聊什麽,有說有笑的。

  淑妃半跪著:“臣妾參見皇後娘娘,貴妃娘娘。”

  皇後一身的正紅衣裳,金色的鳳冠襯托著她白皙的肌膚,坐在那裏仿佛就是翱翔九天的鳳,文貴妃著藕粉色的宮裝,手裏正泡著茶。

  皇後輕抬玉手:“起來吧,淑妃這是要往哪兒去,還拿著這麽多茶。”

  淑妃乖乖的站著:“真是巧了,皇上前些日子賞了些上好的茶葉,妹妹就選了些,正準備拿去給娘娘和貴妃一同品賞。”

  羅嬤嬤將茶葉奉上,宮人隨手打開一盒展在皇後跟前。

  皇後看了一眼:“嗯,是不錯的,虧得你有心了。坐吧,剛好文貴妃親手做了些點心,你也嚐一嚐,”

  宮人搬來凳子,淑妃坐在文貴妃的身邊:“貴妃姐姐手真巧,臣妾有口福了。聽說端王有中意的女子,可有說是誰家的姑娘?”

  文貴妃對端王一直是散養式的,啟蒙開始端王李飛揚就是泡在翰林院,年節回宮文貴妃母子兩能交心陪伴的時間也少,後來封了王搬出去住更甚。所以淑妃這一問自己端王喜歡姑娘的事情她還真不知道。

  文貴妃道:“本宮還真不知道,飛揚這孩子一向自有主張的,本宮落得清靜,要是真有心儀的姑娘,隻要是良家姑娘,本宮倒也是不反對。”

  說到自己兒子心儀的姑娘,文貴妃其實還真不打算幹預兒子的感情婚姻之事,她的兒子跟她說過,自己對王位沒有興趣,所以文貴妃覺得她兒子娶誰家的女兒都可以,反正將來過日子的是他們。等將來皇上腳一蹬,她也就在宮裏養老了,兒子以後能帶著兒媳多來看看她就行了。

  皇後就羨慕文貴妃這種心態了,可是她的兒子是太子,未來的儲君,作為皇後的她是不可能這麽養著李非白的。

  “是啊,皇上幾個的孩子,就數端王最讓人省心。”說完皇後歎了了一口氣,想起自家兒子喜歡誰不好,偏生喜歡安和郡主的女兒。

  淑妃瞧著皇後的模樣,自然也明白她的心思,酆家那個大小先不說年齡,身份上就有點不太合適了,偏生皇上竟然還不反對,任由太子胡鬧,要是換做是她..淑妃突然想到,對啊,酆家,最能幫助隋兒的不就是酆家嗎。

  “皇後娘娘,既然太子已有心儀姑娘,且又是知根知底的,皇後愁什麽呢。不像隋兒,別說心儀的姑娘,也從沒見他提起過誰家的姑娘。”淑妃佯裝憂心的跟著歎了口氣。

  皇後被淑妃這麽一提,思緒飄遠,是啊,安和郡主的姑娘雖然是知根知底的,但是身份上就不太合適了,酆嶽山手裏數十萬將士,假如非白真的跟酆家小姐有什麽,豈不是會被非議,非議他試圖篡位。

  皇後想著就開了口:“酆家小姐我是見過的,自然是不差的,年齡上就不太合適了。”

  淑妃終於等到皇後這句話了,年齡不合適那就找別的,這酆家小姐就讓給她的隋兒不就好了。但是其實酆家小姐也不必太子小多少,酆家小姐十三,太子也就十七。

  這種話淑妃也隻是在心裏腹誹了,麵上還是微笑著:“確實也是,這酆家小姐剛剛是豆蔻年華,皇後娘娘,臣妾想替隋兒請個恩典。”

  淑妃一把跪在地上:“隋兒也到了該議婚的年紀了,臣妾人微,還請皇後娘娘幫忙操持一二。”

  按理說魏王已經封王,婚事上除了皇上和淑妃,即使她貴為皇後也是沒有話語權的。但是轉頭一想,既然酆家小姐不合適索性就再為太子重新選一個。

  “那好吧,你都開口了,本宮就替魏王好好看看。正逢好季節,藩國進貢了好些時令果子,本宮命人拿出來,屆時大家一起嚐嚐。”

  這就敲定了一場宴會了,皇後回去之後命人寫了帖子送往各家夫人小姐手裏,這場宴會僅僅邀請了未婚及笄或快及笄的小姐,這意圖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