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前夕(一)
作者:草綠大白      更新:2021-03-05 23:31      字數:4385
  “先皇之亂讓齊越陷入水深火熱,聖上賢君是不會走這條老路的。”嶽千燭是真心實意的讚佩初仁皇帝,他稱得上是齊越的一代賢君。

  自初仁皇帝登基以來,對外強硬,軍事牢固,對內柔和,休養生息,換來齊越安穩的二十餘年。他犯過錯誤,有過偏頗,但都懸崖勒馬,及時止損,修複了齊越先皇時期的破敗的根基。這一點,沒有一個人賢明之人能夠說一個不字。

  就是因為如此,嶽千燭更相信聖上會吸取先皇末期的錯誤,減少父子矛盾,避免手足相殘,阻止外戚幹政。綜合來算,唯有現在的二皇子夏恪勤最符合他的要求。

  夏恪勤母族式微不足為懼,為人清正廉明謙虛謹慎。他的身邊有服眾的太傅鄒進,有不禍患朝政的納蘭家妻子,有堅苦出身的嚴易,還有一眾天下學子。

  初仁皇帝隻要鏟除那些隱藏的禍患,繼續扶植三地藩王守護河山,那麽夏恪勤的帝王之路必定是穩的,不求他創造什麽盛世,至少以他的能力可保下兩代江山。這就是初仁皇帝最後的夙願。

  初仁皇帝沉默了一會,片刻後大笑起來。嶽千燭一時半會兒分辨不出聖上的笑為何意。可能是她說道了聖上的心裏,也可能是她完全說錯被聖上笑話了吧。

  大笑之後,大殿再次恢複冷靜。

  嶽千燭的力氣已經緩解很多,她撐著手臂搖晃的站起身來,走下玉階,像是剛來的時候一般麵對聖上,直立站好。

  “臣女已經說完了。要殺要剮,聖上都可以下令了。”嶽千燭早就做好了隨時被聖上懲處的準備。如果不然,她也不敢大不敬的與聖上說這麽多,句句都是挑釁,句句都是自以為是。

  初仁皇帝冷冷的看著她,他確實對嶽千燭有了殺心。他是帝王,是絕對不允許與人能夠窺探他的心境。

  可是——嶽千燭可以死,他的濋兒卻不能再次對他這個父親失望了。帝王皆絕情,初仁皇帝亦是如此,但他已經將所有的父愛都給到一人身上了。

  “朕現在不會要你的命。”初仁皇帝很是冷淡,語氣中藏著狠厲:“明日年宴,朕還留你有用!”

  ······

  賀寒生的手搭在身後長劍的劍柄上獨守大殿,外麵寒風淩厲可還是不足以對抗殿中散發的陰冷。聖上避開所有人隻要來見嶽千燭,嶽千燭又沒有人更多人的知道她來此處。他不知道嶽千燭被叫去會與聖上說什麽,可是要變的天告訴他,裏麵絕對不太平。

  嘎吱一聲,大殿的門從裏麵打開。這次賀寒生可是沒有遵守臣子不該聽不聽的原則,轉身過去。借著月色,他能夠清楚的看到嶽千燭的臉色蒼白,顯然是被什麽嚇到了。

  “沐王妃?”賀寒生走上前去,從大門正在逐漸關閉的縫隙看到聖上尚且安好。

  嶽千燭看到迎自己的是熟人,稍稍能夠心安:“我沒事。”

  她瞧見賀寒生看向自己身後大門的眼神,她不確定聖上是否有事,對賀寒生說:“請長公主殿下過來吧。”

  這個時候,唯有夏藝青最能夠理清局勢。

  賀寒生還是看出嶽千燭的不適,對她說:“你在這裏等一下,我去長公主。”

  “嗯。”

  年宴之前,皇宮內外守衛森嚴是絕對不會有刺客。嶽千燭還沒有恢複精神力,這個時候還這真是不如賀寒生的速度快。

  “有勞賀將軍了。”

  賀寒生扶著嶽千燭坐到台階上,將她安頓好後,起身趕往慶華殿。

  偌大的寒冷的大殿,嶽千燭寒風刺骨。今晚的月亮實在是太亮了,將所有人的心事照的通亮。剛才初仁皇帝對她說,明天的年宴是殊死一搏,她要做好準備。可是聖上也對她說,要保密不可外露。最後聖上對她說,明天他會給她最後的交待,希望她今生能夠好好的照顧沐濋。

  嶽千燭不想多想,可是聖上的語氣仿佛就是在交待他的遺願。聖上病重,是她絕對沒有想到的,他是沐濋的父親,是齊越的福祉,嶽千燭不敢想象聖上若是離開,會是多大的打擊。而她卻要背負這個沉重的秘密,當作什麽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年宴果然不簡單。聖上有準備,薛清平調兵,沐濋與夏恪信合兵,夏恪勤與夏恪群的競爭,似乎都是直指明日的年宴。

  嶽千燭回頭看著眼前的宮殿,想了想,撐著扶手站起身來。既然年宴這麽重要,那她可不能讓他們留下遺憾才是。

  ······

  年節當日,休沐。

  一早上,宮內開始裝飾準備,紅燈籠,紅綢緞,金色的燈籠,各宮各殿都被裝飾的喜氣洋洋。後宮兩大殿也被重新整理的帶著濃厚的年味兒。

  沐映竹在銅鏡前由代嬤嬤戴著鳳釵。這是她被禁足數月後第一次出殿,作為共分鳳位的賢妃娘娘,沐映竹在裝扮上勢必十分講究。單是頭頂的那個鳳釵就夠雍容華貴,那本應該是戴在皇後娘娘頭上的,但是聖上卻不假思索的送給沐映竹,可見沐映竹深受聖上疼愛。

  選擇在今天戴上此釵出席年宴,在兩妃爭奇鬥豔種,其目的就不可言喻。

  嶽千燭是等到日上三竿才趕過來,正好碰到沐映竹整理完裝扮,看上去除了沐映竹往日的清淡之美外,這一次可還帶著驕傲的妖嬈。

  “沐王妃來的有些晚了。”沐映竹照著銅鏡看自己耳朵上的耳墜是否合適。

  沐映竹深吸一口氣壓下跑來時候的氣喘,回答:“臣女一直在忙著年宴場地的事,故而來遲。”

  “場地不是早就準備好了嗎?還忙什麽?”

  “昨晚,臣女與長公主商量換了一個場地。”

  “換了?”沐映竹放下手看向嶽千燭:“年宴場地說換就換?不過一天的時間會準備妥當?”

  嶽千燭說:“還在準備中,會在年宴前準備妥當。”

  “可與禮部商量了?護衛調動好了?突然換場地最容易措手不及。”到底是多年準備年宴的沐映竹,驚訝非常豐富。

  嶽千燭回答:“聖上親肯,禮部策劃,長公主殿下與臣女一同準備,一切都井然有序。”

  “哦?”沐映竹還是很驚奇聖上同意更換場地,要知道聖上是很少管這些事的。

  她問:“換去哪了?”

  “西南角偏殿,聖上今早賜名流芳殿。”嶽千燭回答。

  流芳殿,流芳百世。初仁皇帝希望自己的政績寫在史書上的時候可以供後人誇讚,同樣也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夠流芳長久,希望他與沐映芝的感情可與後人說。

  隻是流芳殿其實就是為皇後娘娘的準備的事實,並沒有多少人知道。旁人自然不會往這邊想。

  “聖上喜歡便好。”沐映竹重新回頭看著銅鏡,對嶽千燭擺手道:“你既然忙就趕緊去吧,可別誤了聖上的差事。”

  “是,娘娘。”嶽千燭福禮退出鏡月殿。

  代嬤嬤看到嶽千燭走了,才開口說:“娘娘,今日沐王妃看起來有些低迷。”

  代嬤嬤可是宮裏的老人,最善於察言觀色,誰高興誰不高興一眼就能看出來。今天的沐王妃不僅是不高興,而且情緒非常低沉,耐人琢磨。

  “可能是今日壓力很大吧。”沐映竹沒有想太多,隻想好好打扮自己與薛素美好好爭奪一番,順便看看熱鬧的大戲:“她是第一次承接年宴這種大事,今天又臨時換了場地,若是換作本宮,也會擔心不已。”

  代嬤嬤點頭,或許是因為這樣,畢竟沐王妃年紀不大,承接聖上欽點的年宴壓力肯定很大。

  ······

  嶽千燭確實壓力大,但並非是因為年宴。不過是臨時換個場地而已,不算什麽難事,在她與夏藝青的章程中一直都有應對更換場地的辦法,所以做起來還算順暢,隻需要打掃幹淨簡單裝飾就可以。

  她最大的壓力其實就是今晚的年宴現場,人來人往,暗潮湧動。

  嶽千燭正走想流芳殿的方向走去,遇到同樣垂頭喪氣的夏藝青。兩人相視一眼,不約而同的發出歎息。旁人隻覺得是兩位主子因為臨時的更換場地而煩惱,但是隻有她們知道她在發愁什麽。

  昨晚嶽千燭剛離開,夏藝青就在賀寒生的保護下急匆匆的趕到現在的流芳殿。她才知道皇兄已經吐過血吃過藥,也知道皇兄已經向嶽千燭告知他的情況。

  夏藝青不同意皇兄如此,一國君主病重當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可是皇兄告訴她,嶽千燭是嶽家人,嶽家的沒落是他帝王一生最大的汙點,他既然已經為嶽家翻案,他就要給嶽千燭一個幹幹淨淨的結局。

  同樣,嶽千燭現在是夏沐濋的妻子,夏沐濋一生沒有母愛,即便是父愛也是零星。他希望他的小兒子至少能夠得到完完整整的家庭喜悅,而這一點隻有嶽千燭能做到。聖上私心,希望嶽千燭可以好好照顧夏沐濋,補償他一生的遺憾。

  話說至此,夏藝青說不上讚同或是不讚同,這個時候她隻想一切都順著皇兄。隻要是皇兄的想法,她都無條件的支持。

  所以無條件支持的夏藝青在後半夜回到偏殿後就去找嶽千燭,意外看到嶽千燭並沒有睡覺也是心事重重。於是兩人打開心扉的聊了很久,最後達成共識的共同隱瞞聖上的病情,配合他在年宴上的計劃。同時也將年宴場地更換到這個原計劃給沐映芝做寢殿的宮殿,完成聖上的心願。

  二人現在一同向流芳殿走去,臉上都勉強的掛上微笑,總不能被旁人看到起疑心。

  夏藝青率先開口:“賢妃準備妥當了?”

  現在距離晚上的年宴還有幾個時辰,但是準備參加年宴的大臣卻在陸續到來,這些人將被請到原來宴會的地點等候,需要兩宮娘娘的寒暄。兩人一開始商量好,決定親自分別去告訴兩宮之主年宴的地點換了地方,讓她們有個準備。

  “是。一會兒就會去大殿。”

  夏藝青歎了一口氣:“剛才本宮看到德妃娘娘花枝招展的模樣,知道的是去參加年宴,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去與花比美呢。”

  嶽千燭笑了一聲,說:“聖上如此看中今年的年宴,娘娘們想要獨領風騷不足為奇。”

  “那是她們不知道今晚可能會發生什麽。”夏藝青餘光瞥向身後,看跟著她們的宮女距離還算遠,壓低聲音說:“誰知道今晚是幾人生死?”

  聖上的計劃未曾對外人說過,就連夏藝青和嶽千燭都不曾知曉。所以對她們來說,即便是有心理準備也不見得準備的夠用。

  嶽千燭想起什麽,問道:“沐濋今日什麽時候過來?”

  夏藝青以為嶽千燭是想念自己的夫君了,笑著說:“他會晚一些,聽傳話的公公說,今日他要先去神遠軍犒勞將士,晚些過來。”

  犒勞將士是假,安排軍事是真。沐濋現在應該與安和王一起排兵布陣才是。

  兩人一路說著就來到流芳殿,此時的流芳殿已經準備的差不多。夏藝青感歎說:“不愧是聖上看中的寢殿,這簡單的收拾一下就能用,還不錯。”

  嶽千燭看過去。樸素的流芳殿雖然都是原木色,可是用的都是上好的原木,宮殿的正麵是上京城最好的木匠雕的木花,側麵是一個可以去到房頂看月亮的長梯。大殿前麵的圍欄是白玉,底下是玉階。殿前是非常大的空場,按照聖上的安排一邊可以挖一個好大的養紅色鯉魚的魚池,另一邊是可以栽種很多不同花的花田。

  這裏還有一個非常合適的練武場,放置了秋千可以給他們的女兒,放置的兵器架可以留給他他們兒子。

  嶽千燭跟著感歎,如果沒有那麽多意外,也許沐濋就會在這片土地上玩樂、習武,甚至會有妹妹和弟弟一起成長。聖上一直想給給皇後娘娘留下最好的,可惜佳人再也看不到了。

  今天早上,嶽千燭與長公主前去慶華殿向聖上申請將年宴地點更改在這。她明顯看到聖上的眼中閃過一絲動容,他當下便同意並且賜名“流芳”。

  嶽千燭猜想,或許這是聖上留給皇後娘娘最後的溫柔,也是想讓皇後娘娘看到他如何平定朝亂向她證明他做帝王的價值。咱們的初仁皇帝從來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殊不知,他最在乎的看法早就聽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