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近衛軍步兵
作者:老八一杠      更新:2020-12-27 20:14      字數:2539
  一場貴如油的春雨落下,徹底拉開了春天的大幕!

  城西大營的近衛軍騎兵已經按照朱由校的命令,向著大同開拔了,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倒草原上掃蕩一圈兒!

  對於這樣的事情,近衛軍的將士個個都是興高采烈,大同官軍打了一場勝仗,那幫兵痞全都賺的盆滿缽滿,這讓辛苦操練了三個多月的近衛軍,眼紅的都要滴血!

  所以這幫家夥雖然嘴裏不說,可心裏都憋著一股勁兒,一定要在草原上狠狠掃蕩一番,不但要把近衛軍的名頭打出去,更要賺回大把的銀子!

  在近衛軍騎兵離開之後不久,朱由校苦等的近衛軍步兵的骨架子終於到了!

  戚家軍和白杆兵,可以說是目前大明最厲害的步兵了。

  戚家軍經受過半現代化的訓練,是大明軍中紀律最嚴,使用火器最規範的部隊!

  白杆兵雖然是土人為主,可他們卻能吃苦耐勞,打起仗來也是悍不畏死!

  在後世發生的渾河大戰中,就是戚家軍配合白杆兵,將努爾哈赤的後金軍打的沒了脾氣!

  如果不是努爾哈赤深知後金不能失了銳氣,死壓著八旗兵拚死衝鋒,再加上沈陽守軍投降,用城頭大炮轟擊成外的戚家軍和白杆兵,那一場大戰誰輸誰贏還真不一定!

  當然這種事在朱由校的手裏是不會讓它發生的,所以朱由校直接將戚家軍和白杆兵調入京城,再加上招募的四萬多清白貧苦人家的子弟,組成大明第一支進現代化步兵!

  當戚金和秦良玉在北京城北麵二十裏的近衛軍步兵大營中見到朱由校時,他們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個小皇帝太年輕了,會不會隻是心血來潮,讓他們跑來北京練兵,等心氣兒過了,這件事就會不了了之了!

  不過當朱由校把一本《近衛軍步(炮)兵操典》交給他們時,這兩位久經戰陣的將軍,直接就獻出了自己的膝蓋!

  不過戚金作為曾經隨同戚繼光練過兵,打過仗的人,卻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陛下,老臣自幼從軍,追隨叔父曆經大小戰陣數十場,也深知戚家軍練兵的精髓,可戚家軍在鼎盛之時也不曾如此嚴苛,若是強行如此操練的話,老臣怕將士們受不了啊!”

  戚金今年已經六十多了,滿頭滿臉的須發盡乎雪白,本來戚金已經告病還鄉,這次朱由校可以說是特旨召他入京,因此朱由校對這位老將軍也極為尊重!

  聽了戚金的話之後,朱由校倒背著手道:“朕聽聞戚少保選兵,必定是要身體康健,家境貧寒之人,所以這次朕招募的近衛軍步兵,也都是按照這個標準,另外朕還給他們開出每個月五兩銀子的餉銀,並且保證他們一日三餐都能吃飽,每兩天還要有肉食,不知道如此他們能否堅持下來?”

  戚金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雖然朱由校征調他們入京的時候,安家費和餉銀給的毫不手軟,可戚金卻沒想到朱由校給這支軍隊開出這麽優厚的條件!

  秦良玉聽了更是目瞪口呆,她的白杆兵隻能算是鄉勇,說白了就是朝廷打仗可以征召你,但卻隻給賞賜,卻不負責糧餉,這次征調白杆兵,朝廷能夠給開拔銀子和安家費,秦良玉就已經感激不盡了,沒想到竟然還有優厚的餉銀!

  雖然秦良玉是戚金的副手,又是在皇帝麵前奏對,可秦良玉還是忍不住地問道:“陛下所說的餉銀,我們白杆兵也有嗎?”

  朱由校點了點頭道:“秦將軍放心,不管是漢人還是土人,在朕的眼裏都是大明的百姓,朕自然會一視同仁,漢兵該有的,土兵不會差了分毫,但你也要告訴土兵,漢兵的軍紀也同樣適用他們,如果有土兵敢仗著土人的身份不遵守軍紀,朕絕對不會饒過他們的!”

  朱由校之所以如此提醒,是因為在土州之中,地方官因為害怕土人鬧事,所以對於土人都是睜一眼閉一眼,讓土人有了一種優越感,所以經常有土人侵擾漢人!

  京城乃是繁華之地,這些土人士兵到了這裏,如果被迷了眼,做出違反軍紀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朱由校先給秦良玉一個小小的警告!

  秦良玉心中一凜,忙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約束手下的土兵,如果他們有人敢違反軍紀,臣定當嚴懲!”

  朱由校擺擺手道:“軍紀的事情你和戚帥都不用管,朕會派憲兵過來,一來幫你們訓練士兵,二來是為了整肅軍規,你和戚帥隻要研究好,在新裝備下,步兵、炮兵、騎兵的協同作戰就好,對了,近衛軍騎兵被朕撒到草原上去了,等你們步兵完成訓練,朕也會派你們出去練練手!”

  戚金和秦良玉相互看了一眼,才齊聲道:“請陛下放心,臣定當竭力為陛下效命!”

  朱由校點頭道:“朕相信你們的能力,戚帥深得戚少保的真傳,秦將軍也是久經戰陣,所以朕很期待二位能為朕操練出一支無敵之師!”

  戚金和秦良玉自然再三保證,朱由校將一名叫楊瀟的憲兵官以及一千憲兵留下之後,便離開了步兵大營!

  朱由校帶著自己的侍衛,信馬由韁一路往京城而去,此時正是春光燦爛,官道沿途的農田之中也有了農戶耕種。

  朱由校一時興起,帶著侍衛下了官道,往農田之中行去,到了一片田地的地頭,朱由校調下戰馬,蹲下身去抓了一把泥土,攥了攥又扔回田裏!

  看著散落開來,顏色灰黃的泥土,朱由校不由得歎了口氣道:“這地的肥力不足,種下去糧食隻怕收成也不會太好,不知道南京那邊什麽時候能把新糧種送來,如果誤了農時可又要耽誤一年了!”

  喬旺金在朱由校身邊護衛,聽了朱由校的話,立即取出一個皮本子,翻了翻道:“報告,根據東廠五天前的奏報,南京那邊已經派人護送新糧種和懂得種植的農戶出發了,隻是現在還不知道到了什麽地方!”

  朱由校隻是點了點頭,並沒有說什麽!

  這時田間耕地的農戶到了地頭,這是一家四口,一個滿臉褶皺,須發花白的老漢,帶著三個十八九到二十多歲不等的兒子!

  這戶人家應該是頗為貧苦,所以根本沒有耕牛,三個兒子在前麵拉犁,老漢在後麵扶犁,一趟耕下來,四個人都是汗流浹背!

  不過看見地頭上來了不少穿著光鮮,騎馬挎刀之人,老漢的三個兒子都有些畏懼,竟然不敢上前,倒是那老漢更有見識些,將犁鏵放倒在地裏,快步走上了地頭!

  “諸位官爺,不知來小老兒這地裏有何貴幹?”老漢一邊恭恭敬敬的跪地叩頭,一邊露出一臉討好的笑容問道!

  朱由校倒是不嫌棄老漢一身汗臭,伸手將老漢扶起來,笑問道:“老人家,你怎麽知道我們是當官兒的?”

  朱由校今天穿的是一身青色描金的拽撒,也就是相當於明朝的運動服,他的護衛也是同樣的款式,隻不過顏色都是統一的黑色,而且衣服上沒有任何繡紋!

  所以朱由校倒是很好奇,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戶,是怎麽斷定他是當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