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老方被逼急了
作者:老八一杠      更新:2020-12-27 20:14      字數:2412
  朱由校很沒形象地翻了翻白眼兒,然後冷冷道:“這麽說邊關的將士打了勝仗,朝廷是拿不出銀子獎賞了?”

  方從哲壓根沒被朱由校的語氣鎮住,深施一禮道:“啟奏陛下,去年的歲入陛下是知道的,而且這筆銀子早在年前就已經分派完畢了,這次邊關忽然得此大勝,實在是始料未及之事,因此朝廷實在拿不出多餘的銀子了!”

  朱由校也知道現在從方老狐狸手裏是榨不出油水的,便冷哼了一聲道:“都說武戰於外,文治於內,現在武將倒是有了些建樹,可文官這邊依然是治國無方,想我大明坐擁萬裏江山,億兆黎民,可每年歲入卻隻有區區不到五百萬兩,當年南宋偏安一隅,歲入也遠超我朝,諸位大人不好好想想到底是為了什麽嗎?”

  眾文官被朱由校說的臉上發燒,但又不能把話說明白了,難不成告訴小皇帝,其實大明朝有的是銀子,隻是都被俺們弄家去了!

  方從哲這時慢條斯理地說道:“陛下,老臣也是為了銀子的事情寢食難安,為了解決朝廷困局,老臣經常翻翻古籍,想看看能不能從聖人之言中找出辦法來!”

  朱由校知道這老狐狸是打算玩兒狠的了,便很配合地問道:“那方閣老可有所得?”

  “沒有!”方從哲兩手一攤道:“聖人沒教怎麽賺銀子,不過老臣翻閱曆朝曆代的典籍,倒是找到了我朝如此困頓的原因!”

  朱由校點點頭道:“能找到原因自然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那就請方閣老給朕與諸位愛卿講講,到底是什麽原因讓我朝如此困頓!”

  方從哲歎了口氣道:“陛下,老臣觀漢唐宋元四朝之所以富庶,其主要的原因是商業盛行,漢唐之時兵鋒直達西域,我中華之物產通過絲綢古道,源源不斷的輸往西域各國,同時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也源源不斷的輸入中土,兩相交流互通有無,漢唐兩朝也可以從這種商業行為中獲得巨利,以至於漢唐時國力興盛,還能減免地租徭役!”

  老方頓了頓又說道:“可到了宋時,由於西進之路被契丹、西夏截斷,導致中華與西域往來被切斷,可宋朝卻另辟奇徑,從海上連接了西域,將海量的瓷器、絲綢、茶葉經海路運往西域,所得之暴利,甚至比漢唐時走陸路還要多上數倍,由此可見宋朝之富是來自於海上!”

  說到這裏,方從哲豁然轉身,麵向文武百官,朗聲道:“蒙元竊居中土之時,陸地和海上的貿易通道全部暢通無阻,以至於蒙元之富遠超漢唐,甚至有西洋之人馬可波羅,比喻蒙元為黃金之國,隻是蒙元貴人不習我中華文化,又隻知一味索取,最終才作繭自縛,被我太祖高皇帝趕出了中土!”

  “可我大明呢?”方從哲話音轉為低沉,臉上的神情也盡顯哀痛:“我大明自太祖高皇帝立國以來,陸上與西域至交通被殘元切斷,海上與西域之交通又被我們自己禁絕,以至於我大明雖然物華天寶,可卻難以換取天下之財,如此才致使我堂堂大明坐擁萬裏江山,億兆黎民,卻隻能從土地和小民的嘴裏扣出些許銀兩,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陛下!”方從哲猛然轉身,衝著朱由校抱拳高聲道:“要解決我大明財政之困局,老臣懇請陛下開海禁,增商稅、施行官紳一體納糧,否則我大明勢必會被自己活活困死!”

  朱由校沒想到老方竟然這麽激烈,直截了當地開始嚷嚷開海禁、增商稅、官紳一體納糧,這三件事件件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現在一起拿出來說,簡直就是開天辟地了!

  “陛下,此議萬萬不可!”方從哲話音剛落,立即有人站出來反對,朱由校一看,是吏部尚書周嘉謨!

  這個老頭兒,在移宮案事表現的很積極,不過朱由校登基之後,他倒是沒出來邀功請賞,而是安安穩穩地做自己的吏部尚書!

  朱由校也知道這老頭兒為人正直,而且不參與黨爭,所以把吏部這個關鍵的部門交給他也很放心,可是朱由校沒想到今天周嘉謨卻一反常態,大張旗鼓地與方從哲唱反調了!

  方從哲顯然也沒想到,這時候周嘉謨會衝出來,立即反問道:“周大人,你既然反對老夫之言,那請出個主意,解決一下朝廷的困境吧!”

  老方本來就是老狐狸,跟朱由校在一起待的時間長了,也學會了不少詭辯的本事。所以根本不和周嘉謨爭辯自己這三個辦法的好壞,而是直接把問題拋給了周嘉謨!

  既然你周嘉謨反對老子的意見,那就出個好主意,把大明朝的困難解決了吧!

  “這……”周嘉謨一下子就被問蒙了,他反對開海、增稅、官紳一體納糧,完全是出於文官的本能,壓根兒沒想過該怎麽解決朝廷的困難,結果被老方反將一軍,眼睛都長長了!

  “哼!”方從哲一甩袍袖,衝著朱由校抱拳道:“陛下,老臣日思夜想,要想解決我朝困局,隻有這三個辦法,施行一條我朝便可擺脫現在的困境,施行兩條我朝便可國富民強,若是施行三條,老臣敢用身家性命擔保,我朝超越漢唐指日可待!”

  朱由校一看老方這是要瘋了,不但拋出這三口大刀跟天下文人死磕,還弄得如此慷慨激昂,把身家性命都填進去了,簡直有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感覺啊!

  可是此時的滿朝文官雖然臉上都不好看,但是卻沒人出來反對了,因為方從哲那個問題實在太刁鑽了,任誰也沒辦法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想出比方從哲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大明朝的財政困難!

  朱由校看了看那幫臉色陰沉的文官,不禁有些氣惱,這幫文官一個個自詡為才高八鬥,可是卻沒有一個能打的,連想看場好戲都看不成,沒辦法朱由校隻能自己出來給老方打圓場!

  “咳!”朱由校輕咳了一聲道:“方閣老果然憂國憂民,隻不過此三議事關重大,還要徐徐圖之,今日還是解決一下大同鎮官兵的封賞之事吧!”

  方從哲見朱由校給把這件事圓過去了,心裏算是鬆了口氣,但臉上還是死板板地說道:“邊鎮打了勝仗,自然要封賞,封官賞爵陛下一言而決即可,但要賞銀……老臣還是那句話,朝廷實在拿不出銀子!”

  張維賢聽了這話立即就不幹了,嚷道:“方閣老,你的意思是,邊鎮的弟兄們腦袋別再褲腰帶上,拚死拚活打了個大勝仗,朝廷連半點兒獎賞都沒有?這話要說還請方閣老親自去跟將士們說,老夫是沒臉說的!”

  方從哲猛然將頭上烏沙摘下,往張維賢麵前一遞道:“老國公,朝廷實在是沒銀子了,您看本官這烏紗帽能值幾個銀子,先拿去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