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朝堂上的第一次交鋒(上)
作者:老八一杠      更新:2020-12-27 20:14      字數:2595
  “殿下,南鎮撫司主理京畿治安一事,本有舊例倒是容易的很,不過要讓錦衣衛取代衙役卻不是那麽容易的,不過臣這就著手去辦,想來徐徐圖之也不是問題,隻是往東虜和蒙古派出探子一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年時間很難讓底下人打入奴酋身邊,還請殿下寬限些時日!”雖然讚成但駱思恭也提出了自己困難和要求。

  “駱大人這話說的死性了,你要是派人滲透近東虜的底層,然後逐漸往上爬,那十年也未必能接觸到奴酋,不過你可以通過商業往來,跟東虜和蒙古的高層取得聯係,在這期間自然能收到各種消息,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建立安全、通暢的情報傳遞係統,保證東虜的動向以最快的速度傳回來,當然這件事的確需要時間完善,你們錦衣衛就辛苦些吧!”朱由校很專業地點撥了駱思恭一下,同時在時限上也放鬆了一些。

  “殿下如此說,臣就明白怎麽做了!”駱思恭聽朱由校這麽說心裏算是有了數,雖然驚訝於朱由校對這種事的了解,但還是躬身應諾。

  “既然如此,具體的事情就交給你去做了,不過孤可也給你提供一點兒提示,你若是想盡快把人塞進東虜那邊兒,可以從山西下手,另外順帶著把晉商的事情全部給孤摸清,你隻要記住一件事,差事辦的好孤不吝封賞,辦不好孤也不會過於苛責,但若是有人背叛朝廷,哪怕是天涯海角,孤也要滅他九族!”朱由校給駱思恭吃了顆定心丸,又給他脖子上架了一柄鋼刀。

  “臣請殿下放心,錦衣衛自臣以下,必定忠於殿下,忠於朝廷,但凡有悖逆之人,哪怕是臣的親兒子,臣也親手把他的腦袋擰下來,呈到殿下麵前!”駱思恭聞言心中不禁一顫,當即跪地鏗鏘有力地說道!

  “不管是東廠還是錦衣衛,都關係到朝廷的命脈,所有人事都要建立密檔存於大內,若有人泄露直接滅其九族,但朝廷和皇家也絕對不會對不住大家,孤在此指天發誓,凡是為國捐軀者,朝廷和皇家負責供養其家人,功成身退者,要錢給錢,要官給官,總之不會虧待功臣的!”朱由校打出一巴掌,隨後又給了個甜棗,這讓王安和駱思恭樂不得的磕頭謝恩!

  說完正事朱由校也沒多留駱思恭,直接讓王安把他送出宮去,畢竟調整南北鎮撫司人事調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駱思恭恐怕要狠狠地忙碌一段時間了。

  朱由校看了看天色,已經接近中午十分,這讓朱由校忍不住苦笑道:“這皇帝的活兒,果然不是那麽好幹的啊!”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朱由校雖然一直住在文華殿,但卻沒有再刻意的召見哪位大臣,方從哲等人奏事之後,也都是被例行公事地請進來送出去,其間朱由校的那位奶媽客氏也曾來過,不過被朱由校安慰了幾句,便直接送出了宮,去農莊上養老去了!

  朱由校對於朝臣的冷淡,倒是絲毫沒有動搖方從哲的工作熱情,老頭子反倒比以往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之中,而方從哲現在的重點工作隻有兩項,第一就是籌備朱由校的登基大典,第二就是運作北地水利工程和南糧北調的事情!

  反倒是原本鬧騰的熱火朝天的東林黨忽然間便偃旗息鼓了,不過不管朝局如何,朱由校的登基大典還是在萬曆四十八年九月初六舉行了,因為連續駕崩了兩位皇帝,因此朱由校的登基大典並不盛大。

  隻是按照規製朱由校先是在文華殿被冊封為太子,然後在朝臣三請,朱由校三辭,朝臣再請之下,移駕乾清宮,接受百官參拜,便正式成為大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並且定年號為天啟,以萬曆四十八年九月到年底為泰昌元年,次年則改元天啟年!

  接下來就是泰昌帝朱常駱入葬慶陵,等一切都完成之後,大明朝才算真正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當然所有繁雜的禮儀都不需要朱由校這個皇帝去策劃、決定,他隻需要如同木偶一般按照劇本去做就好了。

  可是很快朱由校就發現,不管是禮儀繁雜的登基大典,還是肅穆悲慟的先皇入葬,其實都不算什麽辛苦的事情,真正辛苦的是一個皇帝的日常工作,尤其是在大明朝這樣落後的時代更是如此!

  對於朱由校來說批閱奏章和早朝簡直就是要命的差事,不知道是哪位變態的皇帝規定的,所有的事情都要官員寫成奏章呈報給皇帝,然後皇帝批閱之後再下發回去,每天上百本奏章送上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沒用的廢話,這簡直就是拿皇帝當廢紙簍一樣啊!

  如果說批閱奏章還是皇帝為了集權需要,而不得不做的事情,那早朝對於朱由校來說絕對是一件自虐的無用之事,哪怕朱由校每日都辛苦練功,可天天四點不到就起床,然後摸著黑去太和殿上朝,也是件難以忍受的事情!

  於是在泰昌元年九月十五的大朝會上,朱由校對這項萬惡的製度發起了進攻,當日早朝百官參拜之後,王安照例喊了一聲:“諸位大人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還沒等百官出班奏事,朱由校便說道:“朕想問問諸位臣工退朝之後都做些什麽啊?”

  滿朝百官不知道這位小皇帝問這個幹什麽,一個個麵麵相覷卻不知道該怎麽回答,沉寂一陣之後,首輔方從哲出班奏道:“啟稟萬歲,臣等各有職司,退朝之後自然是各忙各的!”

  朱由校一撇嘴問道:“難道諸位全都舍身為公,沒有半點兒私事?比如說補個覺,喝個酒,跟同僚吹牛打屁,跟嬌妻美妾消磨時光?”

  方從哲聞言一愣,不知道小皇帝在朝堂上說這些幹什麽,但也隻能尷尬地說道:“百官也是凡人,總要勞逸結合,才能為國效力啊!”

  朱由校點點頭說道:“方閣老說的對,勞逸結合才能做好事情,因此朕宣布早朝從卯時三刻改為巳時三刻,另外四品以下官員除大朝外不必早朝,不知諸位意下如何啊?”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朱由校話音未落,劉一燝便衝出朝班,大呼道:“卯時三刻早朝已經流傳千年,此乃自古以來的明君與賢臣,一心為國不辭辛勞之象征,若是陛下改此千年之規,則必然滋長朝中憊懶享樂之風,因此臣覺的此議斷斷不可行!”

  其實朱由校提出改變早朝時間,絕大多數大臣心裏是同意的,畢竟這個早朝實在太折磨人,用後世的時間來說,早朝就是早上五點上朝,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一般都要三四點鍾左右起床準備。

  皇帝還好說,畢竟住在皇宮,多少還能占些便宜,可那些大臣卻沒有那麽好命了,大明朝既沒有汽車也沒有地鐵,出來進去的全靠轎子,很多住的遠的官員,為了上早朝甚至需要淩晨兩三點鍾就爬起來出門了!

  這要是夏天倒還好說,起的早些權當晨練了,可到了晝短夜長的冬天,淩晨兩三點鍾出門,然後在宮門外等著,那滋味兒那是上朝啊!

  簡直跟上刑沒什麽區別,這還是天好的時候,如果遇到刮風下雨其中苦楚更是不足道也!

  端午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6月25日到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