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個爛攤子
作者:老八一杠      更新:2020-12-27 20:14      字數:3086
  於是君臣之間拉拉扯扯,一個跪的虛情假意,一個哭的撕心裂肺,活脫脫上演了一幕君臣相得的好戲,隻不過最後朱由校沒有跪下去,楊漣卻把自己賣了個幹淨!

  對於朱由校的這番表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麽回事兒,甚至有些在場的大臣雖然酸的如同喝了一百斤老陳醋,但心裏還有些不屑一顧,認為朱由校的手段實在太嫩了,可他們卻忘了一件事,不管多稚嫩的手段,卻要看是誰去耍。

  朱由校作為即將登基的大明天子,對楊漣說出一個“謝”字,已經足夠讓楊漣感激涕零了,甚至今天的事情傳出去,讚頌朱由校禮賢下士,誇讚楊漣忠義剛烈之人,將遍布天下,楊漣的名聲自然也會達到一個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不過隻要是戲總要有收場的時候,朱由校和楊漣拉扯推拒了半晌,旁邊看熱鬧的大臣這才將二人勸著扶起來,此時的楊漣看朱由校的眼神,就如同洞房花燭夜,看新娘子的新郎官兒!

  朱由校更是眼含熱淚,衝著在場的大臣拱手道:“孤自幼喪母,學識淺薄,品性未固,今後這大明江山,就靠諸公盡心扶持了!”

  眾大臣也跟著作揖還禮道:“臣等願為殿下、為大明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時搶奪朱由校的另一位始作俑者左光鬥,總算找到了機會,搶前一步躬身說道:“還請殿下速到文華殿,將登基之事早日定下!”

  左光鬥這麽一說,眾臣也都紛紛附和,留下伺候朱由校的太監也扶正了輦轎,過來伺候朱由校上轎。

  朱由校看了看不遠處的文華殿說道:“文華殿就在眼前,坐這轎子也無甚用處,再者說被人抬的轎子,別人一碰該翻還是要翻,總沒有自己這兩條腿走的穩當啊!”

  朱由校這番話一說,那些大臣們心裏立時就打了一個突兒,不少人心裏都在琢磨朱由校這番話的意思。

  讓人抬著終究沒有自己走的穩當!

  琢磨出些味道的大臣,看朱由校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樣了,能說出這番話來,誰要是再把朱由校當成一個久居大內,備受欺淩,懵懂無知的皇子,那誰就是個棒槌,而是還是個大棒槌!

  朱由校不管這些大臣怎麽想,拉著楊漣徑自往文華殿走去,一眾大臣也隻能在後麵陪著。等到了文華殿,吏部尚書周嘉謨、禮部尚書劉一燝正領著一幫朝臣在外迎候,可是這些人裏卻偏偏缺了首輔方從哲,以及另外一位重要的輔臣韓爌!

  這兩位重量級的人物沒來,他們的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這讓在場的很多人都有種莫名的興奮,方從哲自打萬曆四十一年以來,幾乎就是一人獨相,在朝中雖然毀譽參半,可地位卻是難以動搖。

  在那些興奮的人眼中,這次李選侍扣留朱由校,方從哲的態度就很曖昧,此次眾人合力搶出了朱由校,方從哲勢必要為自己作為付出代價,而這次救駕有功的人又大多是東林黨的人,那麽東林黨的未來似乎就更可以期待了!

  至於那位同樣不在場的東林黨元老韓爌,眾人心中雖然不敢鄙視,但這位和方從哲一樣,在李選侍扣押朱由校這件事情上,沒有太積極的動作,那麽也就是說,這位東林黨的元老,也應該挪挪位置,給新人讓路了。

  懷著各自的心思,眾大臣見禮之後,朱由校揉著額頭說道:“眾位大人,孤今日受了驚嚇,實在有些疲憊,容孤休息片刻,有什麽事情諸位大人先行商議出一個條目,著人稟報孤一聲就行了!”

  既然朱由校這麽說了,眾位大臣就算有事,也隻能先讓太監扶著朱由校去文華殿中的暖閣休息,等朱由校離開之後,周嘉謨和劉一燝的臉色頓時一沉!

  尤其是劉一燝更是指著楊漣怒道:“楊漣你如此魯莽行事,壞了朝中大事,你算砍了你的腦袋也不冤枉!”

  楊爍知道劉一燝雖然主張李選侍移出乾清宮,但他卻認為應該先讓李選侍移宮,而後再讓新皇登基,而楊漣卻把儲君騙了出來,強行帶到文華殿,雖然讓儲君擺脫了李選侍的控製,但卻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難以解決!

  那就是朱由校登基之後,按照規製是要住在乾清宮的,可是如果把新帝送回乾清宮,那無異於羊入虎口,可如果新帝不居乾清宮,而讓李選侍住著,那又亂了規製,這可以說是一件極為難解決的事情!

  這件事如果解決不了,導致朱由校無法正常登基,或者登基之後無法按照規製住進乾清宮,那楊漣等人今日的行為,無異於給朱由校和朝廷造成了極為被動的局麵!

  本來被劉一燝如此嗬斥,楊漣心裏也是一緊,但朱由校今天處置那些太監,以及讓王安迅速掌握內廷,並且給李選侍帶話的舉動,楊漣心裏又沒由來的安穩下來!

  楊漣向周嘉謨、劉一燝抱拳道:“二位大人請放心,今日下官觀殿下言談舉止,雖然偏於仁厚,但也算的上做事果決,想那李選侍今日不離開乾清宮,明日也會走的!”

  周嘉謨、劉一燝疑惑地相互看了一眼,周嘉謨更是好奇地問道:“文儒何出此言?”

  楊漣將今天的事情詳細一說,周嘉謨、劉一燝全都驚訝地看向對方,他們作為朝中重臣,也是經常能見到朱由校的,在他們的印象中朱由校雖然貴為皇子,但卻隻是一個畏縮怯懦的少年。

  可現在聽楊漣訴說今日經過,他們才感覺以往對朱由校的看法似乎出現了偏差,這位大明儲君非但不是懦弱之人,看其行事做派更可以說非常的老辣,所說所做很難讓人相信是一個十六歲少年的所作所為。

  就在眾位大臣為朱由校登基的事情操心的時候,朱由校已經由小太監侍奉著到了文華殿暖閣之中,進入暖閣朱由校便打發了侍奉的小太監,麵色凝重地端坐在軟榻上,閉著眼睛思索自己所麵臨的局麵!

  可以說朱由校這個皇帝是當定了,這一點完全沒什麽懸念,除非老天再來一個雷把現在的朱由校劈死,否則誰也拿不走這個皇位,但讓朱由校真正頭痛的是,現如今的大明王朝已經走到盡頭。

  外有東虜虎視眈眈,內有黨爭沸沸揚揚,老天爺也不忘跟著湊熱鬧,鬧起了小冰河期,很快隨著氣候的不斷惡劣,大明王朝這個純粹的農業國度,就會遭到一場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要說大明朝遇到的這些事情要想解決,辦法也不是沒有,無非就是強兵事、理內政、修河工、均田地,可這些事情看似簡單,做起來卻是極難,畢竟大明朝自太祖朱元璋立國到現在已經二百多年了,很多事情都已經僵化,甚至明知是錯也沒人願意改!

  就在朱由校心虛煩亂的時候,天色漸漸暗下來,有小太監來暖閣中點起蠟燭,這才將朱由校從沉思中驚醒過來,朱由校看了看天色問道:“王安回來了嗎?”

  侍奉的小太監回道:“回少主的話,王侍讀還沒回來!”

  因為王安這個司禮監秉筆太監做了還不到一個月,所以很多宦官都還沒改過口來,而且王安也覺的自己侍讀這個稱謂即顯的與光宗皇帝親近,又顯的有些文氣,所以也沒讓那些太監、宮女改口,所以小太監這麽稱呼王安倒也不算錯!

  朱由校不經意地皺了皺眉,這麽長時間王安都沒回來複命,那說明接收東廠和禦馬監的事情辦的並不順利,但朱由校轉念一想又覺的不大可能,畢竟這大內的事情,他這個少主現在可以說是一言九鼎的,那些大太監應該不會難為王安!

  就在朱由校想這件事的時候,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接著就聽王安在門外說道:“少主,奴婢回來晚了,讓少主擔心,實在是死罪!”

  朱由校一聽王安語氣輕快,就知道他的差事辦完了,便沉聲道:“你辛苦了,進來說話吧!”

  王安這才進的門來,給朱由校施禮之後說道:“少主,東廠和禦馬監的事情都已經辦妥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又問道:“李選侍怎麽說?”

  王安回道:“李選侍沒說什麽,隻是抱著八公主一個勁兒的哭!”

  朱由校聽了搖搖頭笑道:“鄭太妃和李選侍都是想法大於本事的人,也不用為難她們,尤其是八皇妹,用度絕對不能短少,這件事你要親自過問!”

  “奴婢遵命!”王安應了一聲,又問道:“少主,內廷之中的一些老人兒,該怎麽處置,還請少主示下!”

  端午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6月25日到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