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心境的變化
作者:三三五十一      更新:2021-01-12 16:02      字數:2275
  高林揉了揉太陽穴,身體感到有點疲憊。

  劉小玲還在幫忙處理著其他幾張照片,不過隻看了那一張,眾人心裏就有了定數了。

  明正統波斯文瓷板畫,官窯器,南方邊境的地方官員貢獻給劉瑾的貨船。

  為了掩人耳目避免麻煩,他們特意安排了一艘水軍專用船,高林估計五百年前這夥人肯定是氣壞了。

  扣扣搜搜的搜刮來了一船的金銀財寶,本來還指望著靠它來鹹魚翻身呢,誰知天有不測風雲,這艘船最終沉沒在了大海。

  “罷了,就讓我幫劉公公你驗驗貨吧……”高林看了一眼天花板,有點好笑的說著。

  劉瑾最後也沒落個善終,正統皇帝死後,正德皇帝即為,他上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辦了劉瑾。

  劉瑾最後被判了個淩遲之刑,技術高超的劊子手整整切了三千多刀,深受查毒的百姓們自掏腰包,一文錢買一塊劉瑾的肉,生吞之。

  “馬老,消息怎麽樣了?確定了沒?”看著打完電話進來的馬維督,高林回過神來問道。

  馬維督臉色平靜,他點了點頭:“後天八點,祁陽公盤。”

  高林眉頭一皺,他沒想最後的沉船競標會被定在了這個地方。

  祁陽公盤是一場國際性的翡翠拍賣聚會,每一年半定期舉辦一次,這裏每年都會爆出一些大冷門。

  賣家基本都是老緬為主,也有少部分的華夏人,祁陽公盤和泗陽公盤是全球最大的高端翡翠集散地。

  “標王和黑馬。”是在公盤裏常常被人們津津樂道的。

  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獄。

  是一刀開襠褲,還是一刀會所美女……

  賭石,是鹹魚翻身的最快捷徑。

  前年的時候,一名華夏境內商人從老緬手裏買下了一塊四百公斤的南奇原石,據說當時買來的價格是四千萬。

  這塊巨大的南奇原石被高手將外表所有的色帶都擦了出來,如果隻從外觀看的話,這塊石頭簡直處處都是綠。

  買家擦完了石頭以後就想加價轉手,他並不想自己承擔風險來解石。

  隨後,這塊南奇大色料被送到了祁陽公盤,當時賣家的底線價是五千五百萬。

  誰知過了一段時間,沒有一個人敢賭這塊石頭,就是怕它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萬一裏麵沒色怎麽辦?

  要知道,皮殼外麵表現越好的石頭往往切開後變數越大。

  最後,直至公盤結束,這塊號稱小標王的南奇原石都沒人敢出價,這一下可把貨主氣壞了。

  “瑪的,死就死了!”帶有賭氣性質的原主人一氣之下自己解了石頭!

  沒人料到的是……

  這塊南奇石頭成為了整個緬南公盤三十年來第二高價的原石!

  四百多公斤,全部爆色!

  切開後,人們震驚的發現,原石內部幾乎是滿綠的狀態!

  在原石的中心地帶,甚至有一團臉盆大小的帝王綠色帶!

  貨主都特麽快樂瘋了,連著在自家放了半個月的炮仗,還給當地所有的寺廟道觀捐了數百萬的香火錢!

  後來有人預估過,這塊南奇石頭要是用來切手鐲的話,最起碼能出七十多條滿色手鐲!

  現在一條正陽綠的滿色鐲子,最便宜的也得大幾百萬起跳,稍微帶點水頭的都能輕易過千萬,可想而知,這一刀那人究竟賺了多少。

  高林想到這些心裏就有些發癢,畢竟沒人願意跟錢過不去,商人們逐利是必然的。

  “馬老,您有沒有切挎過石頭?”高林忽然起了好奇心,他笑著問向身旁的馬維督。

  這邊還沒等馬維督說話,片白倒先搶答了。

  “高兄弟,你不理解馬老,馬老基本不玩新石頭,他博物館裏可是有一件晚晴宮裏的翡翠大貨!顯眼著呢!”

  片白擠眉弄眼,說氣話來有股酸味,看起來他是見過這東西。

  “哦?宮裏的?還翡翠大件?”

  “難道是孫殿英盜走的翡翠白菜?”高林樂著問話道。

  馬維督小眼睛一眯:“小高,你聽片白給你酸呢,我那不過就是件翡翠山子而已,算不得是麽寶貝。”

  “小高,等仰光這事定了,我帶你逛逛我的庫房,話說回來,上次在養雞場筆試完之後,你那件曜變天目怎麽樣了?”

  “賣了?還是?”

  “要不要把它放我博物館裏?放心,我肯定會給你署名的。”馬維督打著小算盤,臉上笑容滿麵。

  “這……..”

  “想白嫖是吧你?”高林心中吐槽了他一句。

  當下,高林直接笑嗬嗬的回道:“那件曜變雖然是我拿出來的,但裏麵也有幾位老師傅的功勞,這事我可做不了主,不過還是謝謝馬老邀約了。”

  此時的高林,也隻能拱手推辭道。

  不是高林小氣,原因是那件曜變天目高林以後確實有用,現在它還鎖在芳草居內室的保險櫃裏。

  玩收藏玩到了高林,馬老的這個級別,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跟錢掛鉤的。

  自從參觀了溫靈父親的那間小密室後,高林心中就有了一個開博物館的念頭。

  後來,伴隨著見到的東西越來越多,高林的這個念頭愈發的在心頭裏揮之不去。

  古董商就算玩得再大你也隻是個古董商,但要是在多一層身份就會大不一樣!

  若高林實現了自己的這個目標,那麽他就能跳出來這個階級圈子,並且能摸到這一行當的天花板。

  高林並不想像馬維督那樣到處做演講,做學問,上電視媒體,他是心裏還保存著一份對古董的熱愛。

  當年,自己在老張古董店當學徒那會,撿漏倒手,步步為營,這才有了自己的今天。

  才能和馬維督,片白這樣的圈中大佬平起平坐。

  隻不過他的心態已經發生了改變,高林更看重了傳承,老一輩古玩商的那種傳承。

  戴泉攜戴大齊通寶投江自盡。

  李叔訓重編《古泉五十名珍》。

  張老先生散盡家財一生清苦的買下了李白的《上陽台帖》,晚年時期無償捐贈給故宮。

  《富春山居圖》跨海合二為一。

  這些人,這些事,一不為名,二不逐利,他們所謂為合?

  無他,唯有傳承而已。

  留給後人。

  傳之下一代。

  “或許,多年以後,自己也能給後輩們留下點什麽……”高林心中微歎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