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通天龍窯
作者:三三五十一      更新:2020-12-29 19:55      字數:2267
  孫建新笑了笑,知道高林是想從他們這套話,不過他也沒必要藏著掖著的。

  “高先生,不知道這次場地柴窯的修建者是哪位?”孫建新問道。

  “也是平南的燒盞的匠人,聽說他在當地建柴窯還挺有名氣的,所以前天我們就把它請來了。”

  “叫記忠貴,孫老可認識此人?”

  “哈哈,”孫建新爽朗的笑了一聲:“老記嗎,當然認識,我們也算是老朋友了。”

  “既然是老記來修窯的話應該不用擔心什麽,”孫建新像是很了解這人。

  “各位若是有時間的話我們不妨一切去看看,現在窯廠那邊還在連夜趕工。”高林看了下點,隨即向眾人提出了邀請。

  “也好,我也有段時間沒見到老記了,去看看也好。”

  於是眾人分坐在兩輛車中,向比試的場地開去。

  這個場地位於京北六環外的一家空地,原來是一家大型的養雞場,後來養雞場倒閉,而這地方又十分偏僻沒有人願意接手。

  所以就這麽一直荒廢了下來,院子四周都有圍牆,有大門,原先的院子裏長滿了雜草。

  比試場地定在這裏以後,墨老又找了工程隊進行了簡單的翻新,最起碼看起來幹淨了許多,院子中也重新鋪上了水泥。

  “老記,忙壞了吧?”一夥人剛進到大院裏,孫建新就看到了一個滿頭大汗的光頭男人。

  “呦嗬,這不是孫大師嘛?我還以為你們不會來了呢!”聽到有人招呼自己,老記連忙小跑了兩步。

  “嗬嗬,這不是高先生一味的好言相求嗎?”孫建新笑著和老記握了握手,兩人看起來關係不錯。

  “柴窯建的怎麽樣了?按哪種規格建的?帶我去看看,”

  “行,各位跟著我把,這路燈還沒來得及裝,各位小心腳下啊,有的地方水泥還沒幹。”老記在前麵帶著路說道。

  一邊走著他繼續一邊解釋道:“這次的比試我基本了解了,你們放心,這次建的這條窯完全是按照古法建造的通天龍窯,從密封度和保溫方麵來看完全能達到一流水平的。”

  建盞燒造的方式現在主要有這麽幾種,“電窯,氣窯,鬆柴窯,滿頭窯,隔倉窯,到焰窯以及這最後的通天龍窯。”

  通天龍窯隻是一種叫法,這種窯是完全按照古法建造的純柴窯,最適合燒仿古瓷器以及還原作品。

  但是因為連恒溫箱和溫度計都沒有,所以通天龍窯的出貨成品率一直不高,久而久之的,現在平南市基本大都放棄了使用這種窯。

  判別是不是通天龍窯的方法很簡單,一是看長度,通天窯的長度普遍都超過了三十米,而且全部都是自下而上的長條形。

  二是看窯門,通天窯是沒有窯門的,每次燒窯之前都會把裝貨口全部用磚頭和水泥封死,直至燒夠時間後在拆除窯門磚。

  三是看設備,通天窯不像其他那樣,他周身連一個溫度計都沒有,更別說控溫箱了。

  窯內的窯溫多高,全憑借著燒盞人的一雙“火眼金睛”來判斷。

  火苗高三分,減柴。

  火苗弱一分,添柴。

  用這種窯來燒造,一方麵是看燒窯人的技術把控,另一方麵也是看運氣的。

  運氣好的話,這一窯能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品率,要是運氣不好的話,可能連百分之十都沒有。

  “唉?記師傅,那邊的空地上是山中商會的人嗎?”高林突然發現了在離這邊不遠處也正在修建一條古窯。

  “嗯,沒錯,他們昨天晚上就到了。”

  老記掃了一眼那邊,隨即他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的說道:“他們建的窯我反正沒見過,不是長方形的龍窯,也不是圓形的饅頭窯!”

  “至於最後到底什麽什麽樣子的,恐怕隻能到最後一步才能確定。”

  “哦?”高林有些意外,沒想到山中商會連建造的古窯都和他們不一樣。

  要知道,老記的古窯可是完全按照古建陽窯遺址的步驟來縮建的,這點他們山中商會不可能不知道。

  那隻有一種可能了:“他們認為古通天龍窯不如現在建造的這種窯好用!”

  孫建新也大致的看了眼那邊的情況,然後他回頭來對高林說道:“高先生不必在意,我們三燒了一輩子的古窯了,這點把握還是有的。”

  “隻要等我們試驗出了最初的曜變釉水配方的話……...”

  在這頓了頓,孫建新擺了擺手,“隻要配方對,其他的什麽溫度,拉胚。煉泥,控溫的都不是問題。”

  “嗯,”高林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況且,眼下的事情都已經走到這一步了,還有什麽好怕的。

  “兵來將擋,水來土埋,有什麽花招你隨便用就是!”

  “滴,滴……”工廠門口傳來一聲喇叭聲。

  正在這時,一輛平南牌照的黑色轎車緩緩的駛進了院裏。

  從車上下來一個女人,她右手提著一麻袋東西,說來也怪,這女人大晚上的還帶著個墨鏡。

  “溫靈!”高林隔老遠就認出她來了。

  沒錯,這個女人就是前幾天在米國給高林送錢的那個女人。

  停了車,溫靈提著麻袋幾步就走到了老記的跟前。

  “東西帶來了,你看看對不對,”說完話,溫靈就將這蛇皮麻袋丟到了地上。

  老記趕忙蹲身打開,用手撥拉了一下:“沒錯,這確實是建安窯最好的紅泥,含鐵量應該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八!”

  說著話,老記隨身從自己口袋裏摸出來了一塊小磁鐵,然後他把這塊小磁鐵丟進了麻袋裏。

  果不其然,等他在拿出來磁鐵的時候,上麵已經吸附了一層紅色的泥土。

  “好泥!好泥啊!麻煩溫姑娘跑一趟了:”老記有些激動的說著話。

  眼下,最好的泥有了,最好的古龍窯也正在建,最好的三位燒盞大師也有了。

  一切基本準備就緒,就隻差最後一件東西了。

  而這個東西卻是整個環節裏麵最重要的一環。

  也就這時間,高林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高林順手拿起來一看來電顯示,是陳林打來的。

  “喂,老板,我已經跑了三家水產市場了!”

  “也問了很多專賣貝殼類海鮮的商販。”

  “人家壓根就不知道有那種東西!”

  “聽都沒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