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重禮
作者:雲間行一重      更新:2020-12-27 18:15      字數:4285
  隻是進來院子之後,跟著世子匆匆趕去花園時還覺得奇怪,但當看著世子撐著傘快步走去園子裏,給那兩株白牡丹遮雨的時候,他才覺得詫異。

  他從未見過,一向冷淡自持,從不因外物而有所悲喜的世子,那時候才仿佛是尋常少年人該有的意氣和神態。

  那年暴雨中的白牡丹開的十分耀眼,便是被暴雨衝刷許久也不掩其勃勃生機,林軼覺得那大概是他見過的開得最燦爛奪目最蔥蔚洇潤的白牡丹。

  經雨的花色白得耀眼,同那個始終白衣溫雅的少年一樣,總是讓人忍不住去仰望崇敬,他當年覺得,這世界上能配得上這花的,大概隻有世子那樣的人了。

  直到後來,那個在世子口中最是疼惜的妹妹,那個活在許多人傳說中而少有人能一見的王府郡主,漸漸地長成如今的模樣,直到他一步步帶著從前對世子的推崇和景仰走到她身邊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當年世子護著的那兩株白牡丹,或許還有另一重深意。

  當年的白牡丹,雖避世間之喧鬧獨處深巷,雖外少有人知,但其端嚴靈雋,清華其中,這世上大約也隻有這麽一二人可比擬的了。

  安然避世的白牡丹,在這樣寧靜的環境中生長地自在,花枝招展著的是一種豁達的氣度和明媚的生機,而後來,所有的期望不再,它便仿佛向死而生般,拔除了所有的生機,將那些生機所積蓄的所有的力量,去開一朵更加妖豔絢目的花。

  所以當年的白牡丹死了,永遠死在了春風了裏。

  林軼不知不覺看了雍黎一眼,心中竟然有些不合時宜的哀婉。

  清華靈雋的白牡丹早已消失,那開在別處的,盛世明麗的花,又是一種怎樣的顏色?

  “看著我做什麽,進去看看。”雍黎道。

  林軼忙去推那處小門,發現門上自外麵上了道鎖,鎖看起來半舊不新,卻並沒有生太多鏽,想來不久之前這處門鎖還有人開過。

  林軼摸索著那門鎖上下查看了一番,然後從腰間的荷包裏掏出個小銅片去開那個門鎖,一邊試著,一邊朝雍黎道,“您怎麽突然便想要到這裏來的?還偏偏選了這麽個尋常人都注意不到的偏門?”

  “前幾日將這宅子借給一個朋友住的,今日正好路過,過來看看。正門對著旁邊的坊市,過去還得多繞兩條街,從這裏進去方便。”雍黎隨意道,又催促,“你動作快一點,開個門鎖也這麽磨嘰。”

  “莫急莫急,馬上就好了,這撬門溜鎖的事情,我自然是比不得您熟練的。”林軼撇撇嘴懟了回來,毫不在意自己的話是不是以下犯上。

  雍黎也不在意,抱臂靠著牆等著,直到“啪嗒”一聲門鎖開了,她才站直了身子走過去。

  門推開的時候是一條長長的小道,小道靠門這邊種植了幾株芭蕉,沿著小道進去,便是後進的一溜下房。

  雍黎帶著林軼憑借了以前的那麽點記憶找到了正房所在的院子,到了正院也沒有停留,而是往西邊一繞,去了西側院。

  西側院有幾處軒館並一個不小的園子,而謝岑這些日子正是暫時住在西側院最大的的晴雪堂。

  晴雪堂連接東側一處喚作寫風閣的書房,包括書房在內的前後裏外共八間屋子,寫風閣西邊正對著的花園子,正是當年種植白牡丹的地方。

  走進去花園裏的時候,可見著亭台下有一處形狀天然的石幾石凳,當年的那兩株白牡丹正倚靠著這裏的石幾生長,如今石幾仍在,牡丹卻早沒了影子。

  林軼環顧四周一圈,隻見得一片漆黑,連盞燈也沒有,“大晚上燈火皆無,黑漆漆的一片,您當真是有朋友住這的?”

  這處別院幾年沒人住過,但一向留了十來個人看守著的,所以這裏宅子裏除了冷清了些,沒什麽人氣兒,卻並不顯破敗。所以雖然有好些年雍黎沒來過,也沒什麽人正兒八經的坐過,但總還是比客棧好了太多的,所以雍黎才會開口請謝岑暫住此處的。

  整個晴雪堂包括寫風閣,確實是看不到一點有人的模樣,這會兒縱是晚了,卻沒有點燈的痕跡,也不像是都熄燈入睡的模樣。

  雍黎暗暗歎了一聲,“果然,又離開了……”

  她說這句話的聲音低而輕,林軼並沒有聽清楚,“您說什麽?”

  “既然沒人,那他大約是離開了吧。”雍黎收回神思,狀似無意,漫不經心道。

  “看您著模樣,大約是知道您那位朋友不在的?既然如此,那這大晚上的,您來這裏又是為了做什麽?”林軼翻了個白眼,不客氣地道。

  “我來這裏自然也不全是為了見他的。”雍黎看了他一眼,往晴雪堂的正廳走過去。

  正廳的門關著,裏麵果然也是黑漆漆的一片,雍黎一邊伸手去推門,一邊道,“我是想見一個他特地留給我的人,隻是他離開得突然,那人在何處卻並未來得及與我細說。”

  晴雪堂的門並未上鎖,微微用力便推開了。

  林軼見屋子裏黑,又想著雍黎黑眼睛在暗中視物的不清,忙上前去找了盞油燈點上給她照明。

  借著油燈的光,雍黎在屋子裏掃視了一圈,沒發現什麽,又直接進了裏間。裏間是個碧紗櫥,穿過碧紗櫥是主人家日常起居的裏屋。

  雍黎進去裏屋,果然見屋內一切如舊,仿佛從沒有人住過一樣,床褥也疊得整整齊齊。

  往床邊走了兩步,雍黎便看到床上有個信封,床褥整體是淺淡的灰藍色,而擱在床褥最上麵一封壓著金紅色花紋的紙箋十分顯眼。

  拿起那封信,雍黎暗暗笑了,燭光跳躍夜色清冷,而昏暗中她的笑容溫和。

  雍黎不隻一次收到謝岑的信了,單看上麵的字跡,便知道是他親筆。

  她甚至知道這封未打開的信裏麵,可能會寫著哪些內容,許是前篇說著正事,又特特留著最後一頁寫些瑣碎小事。

  遙想著近二十年的人生,似乎從沒有人這樣認真地特地給自己寫些看起來無趣的瑣事,雍黎覺得,即便這信中所寫並不是她所想象的,但她還是歡喜的。

  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是薄薄的兩張紙。

  第一張上,謝岑告訴了雍黎他去了南方,會盡快回來;最重要的是也透露了雍黎想知道的沈妤去處。

  而第二張上,卻隻簡簡單單幾句。

  他說,不知上璋南方秋季的風物如何,約莫雍黎也不曾有機會去過,這次回來定然要細細說給她聽。

  他說,聽說南方有些秋季的時令果蔬,還有些特色的糕點,等他回來,會記得帶些回來。

  雍黎看著看著,覺得有些好笑,這樣一個人明明該是高高在上清冷不可接近的神一樣的人,卻不知為何何時成了這樣的性情。

  這樣以最簡單的言辭說出最絮叨瑣碎的事情,以雍黎這種說個正事都恐不相幹的廢話太多的性格,竟然覺得很是愉悅欣喜。

  至少這人,不會再如之前一樣不辭而別,至少還知道留封信告知一下去處。

  此時的雍黎捏著那封信,她大約還未真正正視自己的內心。

  受過傷的人,經曆過太多的人,大約永遠堅韌而冰冷,而明明期待,卻又永遠克製,看起來太冷太清太淡,其實等待的不過就是一個確信。

  她以為自己對他隻是家國隔閡的欲近不能,她以為他的接近,將來帶給自己的會是不可收拾的,她與整個璟王府都難以承擔的後果。

  而她放下懷疑防備,終於默認了他的接近的時候,她仍然不知,這樣的默認,其實是她對自己的放縱,她亦不知道她也在期待著等待著一個塵埃落定的確信。

  而此時的雍黎還不知道,歲月變遷,往後的風雲變化,或許是他們二人的同行的緣分,但最終也許卻是一段泣血的悲傷。

  雍黎微微收了臉上不知不覺流露出的一絲絲笑意,將那封信重新折疊起來收好,轉頭去問林軼,“我記得南嶽策有專門收集各處地圖分布建築稿紙的文案庫,你可還記得有沒有收藏雲山別院當年的建築布局?”

  “雲山別院?”林軼指指西邊方向,“您說的是陳使團如今暫住的雲山別院?”

  雍黎看她一眼,沒有說話,表達的意思卻是十分明白——廢話,除了那個雲山別院,還有哪處有個雲山別院;即便有旁的叫雲山的別院,我有事沒事的問那些做什麽?!

  林軼很迅速理解了他家主子麵上的神情所表達的意思,摸了摸鼻子道,“南嶽策曆來收集匯整的文案圖庫,都是以萬計的,您突然問我這雲山別院,我還真說不上來。不過若是有留存的,肯定能找出來。”

  “不必找了,我要去雲山別院探探,等你明兒找出來給我也沒啥用了。”雍黎道,“油燈滅了吧,另點個燈籠出來,陪我去見個人。”

  林軼四處掃了一眼,正看到牆角架子上掛了個琉璃的明燈,順手拿過來,一邊點蠟燭,一邊問,“見誰?”

  “見了就知道了。”雍黎催她,“別磨嘰了,動作快點。”

  雲山別院離這裏直線距離並不遠,甚至可以說很近,但真正走起來卻要穿過幾條街巷,等她二人到雲山別院附近的時候已經近亥時。

  雲山別院附近並無旁的府邸,更沒有普通百姓居住,看起來人跡更少了些,清冷的沒有一點點煙火氣。

  別院後麵有一座山,便叫做雲山,雲山別院便因此得名,雲山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矮,但站在雲山頂上的木末亭上,卻是足以將整個雲山別院盡收眼底了。

  雲山上有遍野的山茱萸,這個季節正是生長得最好得時候。串串疊疊的橢圓形紅色小果實綴在枝頭,將枝幹壓得微微地微微地彎了。

  若是白日裏,登上雲山,便可見得疏疏密密的果實一片片,層雲似的。迎著光看去,那些枝頭上的小果實們,一個個剔透得玲瓏可愛。

  過了中秋,不多久便會到重陽節,定安百姓也向來有登高望遠,飲酒賞菊,斜插茱萸的習俗。

  雲山附近的百姓,每至重陽節,有不願出城登山的,便會到雲山來遙遙眺望一番定安城西的遠處風景。也順便折些茱萸佩戴,或者帶回去製成茱萸香囊。

  雲山不高不大,一共兩個進山出山的山口,兩處山口皆可供尋常百姓進出,山上觀景台和觀景亭也可供人自由遊賞,但是西側入口進山之後在半腰間卻有一條小叉路,這條小岔路隱蔽,並不容易被發現,而尋常時候也沒人行走。

  京中百姓皆傳言雲山中有通向雲山別院的小道,為皇家別院所控製,不敢輕易涉足冒犯,所以遊覽雲山的百姓大多自覺地走那兩條山道,也並不會另辟蹊徑地往小岔路裏去走。

  但是也曾有好奇膽大的,想要過去一探究竟,便沿著小路走進去,後來便更有傳言,說雲山中有小路通向一處層樓瓊宇,那地方地建築比雲山別院地建築還要大氣精美。

  後來以訛傳訛,更是傳出雲山深處有仙境的說法,說什麽有神仙在此造仙境清修雲雲。

  大約涉及神鬼之事,尋常百姓都有些敬畏之心,對攀登這這雲山雖說較從前更加熱衷,但幾乎少有人再去探別處小路了。

  其實山腰間的那條小路,通向的方向確實是雲山別院,隻是與雲山別院並沒有直接的道路相連。

  那條小路盡頭,其實也不是所謂的瓊樓玉宇的神仙住所,而是是一處石室,石室四麵無門方桶一般,而隨著歲月的侵蝕,石室外表麵已經有些坑窪,背陰處也長滿了苔痕。

  “這地方?……”林軼四周轉了一圈,本想問這地方是什麽地方的,到最後卻問了一句,“門呢?”

  雍黎伸腳點點地麵,“在你腳下。”

  林軼低頭四處看了看,也每看出什麽機關來,“卻見雍黎隨隨便便在地上某處一踩,石室對麵某處山岩上突然開了一道窄窄的門。

  門不大,僅供一人側身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