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東風
作者:雲間行一重      更新:2020-12-27 18:14      字數:2324
  景平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七。

  安王為護送病愈的宣陽公主歸京,特地借調了乾鄞州的部分守軍,加上來時的幾千人馬,足有兩萬餘人。

  而同時,本來於朝日壇祭祀完畢,即將整裝回京的成安帝,也突然傳出身染沉屙的消息來,隻得暫居輔城養病,朝政仍由三公協助康王處置。

  安王離開乾鄞州的第二日,從南方州郡便漸漸有傳言出來,說安王軟禁了宣陽公主,率兩萬兵馬改道轉向衛州,趁陛下病重,意圖逼位,並以宣陽公主為質,挾製璟王救駕。這流言以迅雷之勢迅速擴散,即便是在何府內優哉遊哉閑得撕紙的雍黎也聽說了這個消息。

  一早何瓊匆匆忙忙回了府,沒多大一會讓身邊的小廝來請雍黎。雍黎一路走過去,還未進去,便聽到裏麵茶盞摔在地上的破裂聲,和著何瓊一聲怒罵,“混賬東西!無知!蠢貨!”

  雍黎略站了站,推門進去,有小丫頭托著盛著破瓷杯的托盤,低著頭匆匆忙忙撞了出來,雍黎一笑,抬頭朝何瓊道,“父親何事惱怒?”

  何瓊似乎正在氣頭上,見是雍黎,想起她是康王安排的人,暗惱自己忘形,便隻喘著氣沒有說話,倒是一直跟在他身側的元濯朝雍黎施了一禮,替他遮掩了過去,“方才那丫頭失手砸了茶盅,都督事務繁雜,心煩意亂之下難免有些急躁。”

  “是麽?”雍黎笑了笑,從案上撚了支線香點上,似笑非笑看向何瓊,“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混賬東西,無知,蠢貨,這幾個詞罵的是康王吧?唔,我猜猜,康王有了出兵的借口,迫不及待地想要動手了?”

  她這兩句話態度不明,讓何瓊有些猶疑,“你什麽意思?”

  “父親為何惱怒,無非是覺得康王殿下太著急了些,情況未明便著急動作,萬事尚未具備便妄想借助東風。”雍黎慢慢道,“要我說,既然東風已起,何必還要等什麽萬事俱備?如今這情勢已是最好的機遇了。父親當真以為璟王雍寒山病重?什麽借口不好找,這時候就一個兩個的都病重了。雍寒山不過是托詞罷了,他想要的無非就是避開定安的這趟渾水,北方黎紹虎視眈眈,他也不可能真的一滴水都不沾了,也正好黎紹與雍寒山相互牽製,倒省了我們多分一線心神。”

  伸手撩了撩線香有些雜亂的煙霧,雍黎繼續道,“陛下病重在衛城修養,黎賀偏偏在這個時候自作主張地帶了兩三萬人回京,還帶著一個重疾初愈的宣陽公主。康王殿下用這樣的借口出兵名正言順,將來事成也總有說法。隻是父親若要出兵相助還得看好機會,太早或太遲,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怎麽說?”

  雍黎幾句話說到何瓊心裏,他麵色漸漸緩和下來,思考片刻,問。

  “出頭的椽子先爛,太早了,把對方目光吸引過來,傷的是我們的根本;而太晚了,若康王真能正位,咱們何家的功勞可不就被別人搶去了。”

  雍黎最善三言兩語抓住別人的心底最在意的地方,清清淡淡兩句話便讓何瓊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又一遍。

  “別人?”何瓊目光閃了閃,“你是說康王還有其他勢力?”

  “康王在朝多年,怎會沒有自己的勢力?拋開其他零零散散的勢力,鄭家便是他最大的支持。而且,在南方這塊地方,康王可不止隻有父親一個助力。”

  “你是說粱廷?粱廷在我何家之前已經投靠了康王?”何瓊絲毫不懷疑雍黎所說的,畢竟自己這個女兒跟在康王身邊那麽久,知道的內幕自然比自己多。至於她為何和自己說這麽多,何瓊心中盤算,無非就是兵戈已起,自己這個女兒知道自己進安王府無望,可不就得盡力幫助康王功成,以求之後能夠在何家,甚至在康王麵前站得住腳。

  想到這裏,他哈哈一笑,“難怪你之前建議我先把粱廷的兩萬人推出去,粱廷此人功欲之心甚重,哪裏會放過這個出頭的機會,可不就高高興興做了次出頭的椽子。”

  “是,澍州現在還有一個安鶴翼在,他手裏也節製著兩萬地方軍,粱廷的兩萬人,不但可以做一個誘餌,吸引皇上的兵力,給我們最充分的準備時間;最重要的是能牽製住,安鶴翼的這兩萬人。”

  “我知道元先生已經與父親商談甚久,想必一應布置考慮都已周全,意隻是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父親,隻望著能給父親一二助力。”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意祝父親旗開得勝,一把平川。”

  “哈哈哈,好!好!”何瓊大笑,一改之前憤怒沉鬱,心情頗好地招呼二人喝茶,甚至許諾將來絕對不會虧待雍黎。

  雍黎目中含笑,微微一轉頭,暗暗對上元濯看過來的目光,都從彼此目光裏看到一絲萬事底定的笑意。

  還差最後一把火燒一下了。

  ——————————

  景平二十七年二月二十八。

  原本率兩萬軍護送宣陽公主歸京的安王黎賀,突然改道嵊州,駐紮寧城,並暗中交結寧城守將。

  尚在病中的陛下大怒,即令禁軍統領平恪率兩萬禁軍前往寧城探明實情,若安王確實暗中糾集兵馬,意在謀反,則立即平叛,不必再上折回報。

  而在定安的康王黎賢立即以安王謀反,意圖逼近衛城危害陛下為由出兵六萬,他打出的旗號是“平叛”“救駕”,卻完全沒有顧及寧城,而是直接親率八千營兵頭陣,餘副將引軍六萬直逼衛城。

  而此時,西川舒城匪患又起,糾結殘部往定安方向逃竄,昌王黎紹領兵追擊,協助黎賢暫代靖節軍副統領一職的義平郡王世子溫卿,領三萬靖節軍北上協助昌王黎紹攔截匪軍。

  三月初二。

  黎賢八千頭軍兵臨衛城下,迅速控製朝日壇行宮,將皇帝陛下保護地一絲不漏。

  兩州都督何瓊領四萬督軍北上勤王救駕。

  三月初三。

  何瓊引兵駐紮襄縣。

  黎賢的六萬後軍兵臨衛城五十裏處。

  後軍勢力的到來增加了黎賢的底氣,黎賢終於帶兵踏入了朝日壇行宮,布置各處安防之後,獨自踏入華安宮,寢殿內燃著嫋嫋的檀香,成安帝一身常服斜斜靠著軟塌看書。

  他身形消瘦了些,麵色也不太好,隻是精神看起來卻還不錯,見到黎賢進來絲毫不驚訝,招招手道,“你來了?過來坐。”

  “兒臣來遲,讓父皇受驚了。”黎賢也不坐,慢慢走近成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