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小宴
作者:雲間行一重      更新:2020-12-27 18:13      字數:3248
  十一月二十四,與陳國的最後一場談判,翹班多日的正使大人終於再次出現在了尚晴園,成安帝旨意令雍黎全權代表上璋與陳簽訂和約。

  和談結果如何,雙方各有考量,但上璋作為戰勝國總歸是占了上風的,除了即將收歸上璋的三城,另有金銀生鐵戰馬布帛若幹,甚至雍黎還談了個陳國公主回來。

  “我大陳與上璋將結兩姓之好,此後兩國共為同盟,再無兵戈之事。日後我朝和婉公主嫁來上璋,還請宣陽殿下多加照顧。”沈慕示意屬下收好和約,起身朝雍黎含笑有禮道,“來上璋這些日子,貴國禮部招待極為周到,今日本王專從外麵請了名廚,借著貴國這尚晴園風光答謝殿下,也請殿下嚐嚐我陳國風味。”

  雍黎也站起來,笑道,“卻之不恭。”

  說是簡單的小宴,在雍黎看來確實花了些心思,四十八饌菜品,十三樂齊備,完全是陳國正宴的規製。

  陳國的飲食習慣喜辣重色,入席前各自的案上已擺了果品涼菜糕點十六饌,待眾人入席才陸續有熱菜送上來,雍黎看著桌上新送來的岩火椒炙烤羔羊肉,五椒魚和熏蒸斑鳩,皆是陳國特色的吃食。

  陳國的吃食大多辛辣味重,雍黎不太習慣,隻有的沒的的挑揀些清爽的素菜來吃。

  雍黎吃的似乎很專心,席間歌舞曼妙,她完全不感興趣,愣是眼睛都沒抬幾下,隻不過偶爾沈慕對她舉杯,她才應付似的舉舉酒杯。

  “怎麽?我陳國的吃食,不怎麽合宣陽殿下胃口?”沈慕擱下酒杯,目光一閃,含笑問。

  雍黎慢條斯理地將筷子上夾的一點木樨菜送入口中,慢條斯理的細細嚼了,慢條斯理地咽下,又慢條斯理地喝一口水,方道,“本宮前兩日染了風寒,這幾天在喝藥,大夫交代禁食辛辣,清淡飲食,禹王殿下勿要多想。”

  “本王看殿下也算是沙場殺伐之人,氣勢風度皆出人上,卻忘了殿下到底身為女子。”沈慕連忙笑笑,又對身邊隨侍道,“咱們陳國的玉蘭片,芙蓉燕菜也很不錯,讓廚子好生做了,也好讓公主殿下嚐嚐。”

  “勞煩禹王殿下。”雍黎微微舉杯,然後放在唇邊沾了沾。

  她擱下酒杯的時候,目光微轉,正好對上不遠處一席上打量自己的一道目光,她慢慢勾了勾嘴角。

  關亭看出她目光裏略帶的那絲笑意,以及她清淡疏離的笑意中的那絲嘲諷意味,他垂下目光,抿了抿唇,然後一口飲盡了杯中的酒。

  按照曆來章程,他國被俘的高品將領,在雙方和談達成一致後,該由上璋安排人遣送歸國。但前些時候沈慕專門提出要帶關亭等主將副將一起返陳,陛下也同意了,所以前幾天關亭等人便從延平宮移送到尚晴園交予沈慕了。

  關亭不同於韓附北,戰敗被俘對關亭來說頂多就是在朝中沉寂一陣,隻要關祝還在,關家不倒,將來總有機會能讓他重新起複。

  拋開往日宿怨,雍黎對這個還算有些能力的關家嫡孫也頗為讚賞,不過智謀手段比起他祖父關祝來,就望塵莫及了。

  沈慕明顯注意到她與關亭那一瞬間的眼神交匯,眼中異光微動,突然道,“今日我陳國來使俱在,隻是遺憾少了韓卿,陳國路遠,本王愧疚不能帶韓卿英魂返鄉。”

  雍黎有些看不慣他這般裝腔作勢,漫不經心偏過頭去,韓附北若之事若不是有她插手,恐怕韓家滿門也留不下一人,沈氏皇族之涼薄,沈慕自己如何不知?如今這般話說出來也難為他麵色不改。

  “韓將軍忠介之士,我輩難及,隻可惜剛極易折,我陳國至此失一良將。”

  說話的是陳國來使中的一人,他這話一出,沈慕臉色有片刻僵硬,雍黎挑眉看那二愣子一眼,陳國消息果然瞞得很頗好,韓氏一族被滅恐怕除了沈慕,在座的陳使一個也不知道。

  雍黎突然惡趣味地想要打一打陳國的臉,還未開口,卻聽到大剌剌的一道聲音傳來,“本王怎麽聽說陳帝親下旨意,滅了韓氏滿門?”悠閑閑地看著滿座震驚的神色,陳國來使十數人,半數不可置信地帶著詢問的目光看向沈慕,半數帶著滿嘴胡言的惱怒神色看向黎賢。

  雍黎悠悠閑閑地坐著,這種言辭間地罪人的事雍黎向來不憚於做,不過她更喜歡做個旁觀者看別人相互得罪,尤其是那兩方都是自己看不太順眼的的人。

  “不知康王從哪裏得知韓氏滿門被滅的?咱們兩國如今雖幹戈已破,但涉及我國體尊嚴,也不是能由得康王殿下任意毀謗的。”沈慕言詞正道,句句在理,既表示了維護本國國體的意思,也不至於太過淩厲。

  “是本王妄言了。”

  黎賢隨便丟下這一句話,也不管滿座震驚的神色,很自然地走過來,與雍黎打了個招呼,又對沈慕道,“父皇知禹王在此設宴,特命尚膳監另做了六樣菜品,命本王送來,給諸位添菜。”

  黎賢這般大剌剌地爆了個料,又隨隨便便地避了開去,在座不知道具體消息的人都有些鬧心,沈慕卻臉色微微緩和了些,他道,“既然康王來了,便請一同入席吧。”

  又吩咐侍者,“尊位再添一席。”

  “禹王客氣了。”黎賢笑道。

  眼見著方才那一句話的風波,當事兩人一個不問,一個不提,眾人都心知肚明地閉了嘴,當下歌舞又起,也是一番祥和安樂的景象。

  但從來兩國之間但有交集,大多是互相試探,或以言詞陷阱,一來一往間除了利益便是想盡辦法落對方麵子了。

  雍黎原本安安靜靜地小酌下麵人安排上來的果酒,就連黎賢的席位安在自己的旁邊她也沒多大反應。

  “聽說父皇有意讓你與長楚南陽王聯姻,這件事你可知道?”黎賢微微傾身湊近雍黎,低低道。

  “康王兄都說是聽說了,素來流言三分真七分假,哪裏能當真?”雍黎不痛不癢地回了一句,晃了晃酒杯,慢慢一笑,“我本是孤意之人,前緣如何誰都做不得主。自然比不得康王兄齊人之福,聽說前些日子康王兄又納了位年輕貌美的側妃?”

  黎賢似乎有些不想談起這個話題,有些尷尬地笑了笑,“這是母後的意思,我等為人子者,自當順從。”

  雍黎並不在意他的托詞,擺擺手,道,“康王兄的私事,我自然管不到,隻是王妃嫂子是你的結發妻子,還望你莫要辜負。”

  “自然……”

  黎賢話未說完,便聽到席間突然有人笑道,“素聞宣陽公主琴藝天下無雙,今日難得有機會,不知可否請殿下為咱們彈一曲,助助興?”

  那人聲音不大,卻足以讓滿座人聽得清清楚楚。

  彈曲助興?

  這是把她當聲優伶人之流?

  陳國諸使皆麵帶細微笑意閉嘴觀望,而上璋這邊則大多帶了惱怒神色,也有人低頭急思如何不失氣度地反駁回去,隻黎賢略有試探的目光打量著神色怡然的雍黎。

  “要本宮為諸位陳國貴使彈上一曲,雖有違禮製,但以為待客未為不可,隻是本宮幼年得祖父教導,琴意可舒胸懷可交知音,卻斷不可為公明儀之事。”

  雍黎語速不快,慢慢道來,在座的諸位大多是文臣,向來精於文辭典故,即便有部分反應慢的,也都很快明白她話裏的意思來。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

  對牛彈琴,這是明晃晃地諷刺了陳國諸使。

  之前那名開口的陳使頓時臉色青灰,就連一直保持端方皇族風度的沈慕臉色也有些掛不住,他朝那副使使了個眼色,那副使隻得灰溜溜閉嘴坐下。

  難得沈慕也是個心思靈動之人,在此情況之下也沒有衝動地拍案而起,而是持酒盞起身,朝雍黎走去,他將酒杯微微往前一敬,道,“我陳國民風豪放,所擅樂器多是笙竽鼓鈴,便是本王也確實很難聽到絕妙的琴音。來日我兩國文化交流,願遣使來上璋,學琴技修琴道。”

  雍黎轉著酒杯,沒有說話,倒是黎賢也端了酒杯起身,“自然歡迎。”

  他二人各懷心思地寒暄,雍黎突然擱下一直在手裏轉著的酒杯,往身側探著擱臂斜倚著,漫不經心看場中歌舞。

  陳國這件事到目前為止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後續城池交割,邊軍接管也不必她來操心了。不過說起邊軍,如今收回三城,上璋與陳國的邊境線明顯得延長了些,也不知道這三城的守軍陛下打算從哪裏調配。

  看來上次上書削減璟王府和華陽府軍隊的事,還得從這裏上下手。

  隻是,上次旨意之後關於璟王府上書請求削藩之事便再沒有什麽消息,就連封賞之事也就此擱置了下來,也不知道皇帝大人到底是怎麽想的。

  雖說有雲先生幾句話,但到底帝王心思難測,雍黎雖說心裏有些模糊的大概,但皇帝陛下到底如何打算,她卻也摸不準。

  不過……

  雍黎微微一笑,年關將至,封印在即,看來什麽時候也該上個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