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真假衛太子
作者:仙途.cs      更新:2020-12-27 09:31      字數:4312
  大將軍這雷霆一擊,也一下改變了自病愈之後一直平和的狀態,令左將軍上官桀等人也收斂了許多。

  當然,許延壽在宮中的壓力也少,騰挪的餘地也多了不少,不少之前因為擔心鄂邑蓋長公主的宮人,有些膽子大一些的也膽敢向許延壽這邊靠攏了。

  趁著這個機會,許延壽將自己麾下空缺的職位一一給招滿了。

  當然,其中少不了鄂邑蓋長公主派過來的人,但許延壽也並未介意,別管是不是奸細,有工作的時候,能有人先頂上不是。

  這段時間,漢昭帝除了經筵學習、政事學習以及參與一些禮儀性的工作之外,賴在椒房殿不走了,拉著上官皇後成天跟在許延壽這邊,纏著許延壽講《西遊記》的故事。

  當然,故事不單單是漢昭帝愛聽,上官皇後愛聽,甚至那些成年的小黃門,小宮女們也喜歡聽。

  隨著許延壽對《西遊記》的連載,許延壽在宮中的人氣也是暴漲了。

  當然,作為大長秋,許延壽的本職工作也沒落下。

  大長秋職掌,因為曆史演變,不同時期也不一樣。

  這個時期,大長秋主要負責三個方麵:

  一是奉宣中宮命。說白了就是皇帝和皇後之間的傳話筒,皇帝有啥詔書給皇後宣讀,由大長秋傳達;皇後有啥事情上奏,也通過大長秋傳達。

  二是負責“給賜宗親,及宗親當謁見者關通之”,也就是說負責賞賜宗室、親屬、外戚,以及宗室、親屬、外戚等想要麵見皇後都得通過大長秋;

  三是皇後出行的時候,大長秋需要隨行左右。

  現在的情況是,漢昭帝宮裏麵有鄂邑蓋長公主,宮外邊有霍光,漢昭帝根本就沒啥機會接觸政事,再加上許延壽在椒房殿這邊講《西遊記》。

  漢昭帝成天泡在椒房殿,奉宣中宮命這個職責,許延壽根本就沒啥機會履行。

  至於“給賜宗親,及宗親當謁見者關通之”的職責,也不知道上官桀是怕漢昭帝使絆子啥的,一直倒是沒派人和上官皇後接觸。

  但是皇室其他人有時候前來長安覲見,許延壽倒是也籌措著處理了幾次,好歹算是幹了點本職工作。

  至於皇後出行隨行左右的職責,上官皇後來了長秋宮之後,還沒出過宮呢。

  但是許延壽也很清楚,霍光讓自己來長秋宮就是為了將自己的釘在長秋宮之中,給鄂邑蓋長公主、上官桀上眼藥。

  這活弄不好就家破人亡了。

  許延壽怎麽敢不小心,因此他做的是如履薄冰,生怕一個不慎,被鄂邑蓋長公主抓到短處。

  當然,按照許延壽所熟知的曆史,過不多少時日,上官桀馬上就要和鄂邑蓋長公主聯合,準備搞掉霍光,並將漢昭帝劉弗陵給廢掉,擁立燕王劉旦。

  因此,許延壽也偷偷安排人在宮中仔細觀察鄂邑蓋長公主的親信是哪些人,時刻注意鄂邑蓋長公主身邊人的跡象。

  當然,作為京官兩千石的大長秋,已經有資格參與朝廷議事了。

  在霍光看來,許延壽肯定是己方之人,自然一些高級官員可以參與的政事討論,許延壽也成為了參與者之一。

  不過許延壽也知道,自己小小年紀成為了兩千石的大員,就算是有些許成績,也比不過冠軍侯霍去病的功績蓋世令人信服。

  因此,許延壽很自覺的在政事討論的時候,隻要不涉及自己職權範圍內的事務,統統閉嘴不言。

  但是即便是不說話,聽朝堂之上的眾人談論政事,許延壽也是收獲良多。

  這段時間,許延壽見證了朝中是怎麽籌措三輔富人遷徙雲陵的,也見識了朝廷怎麽減免賦稅的,以及益州判斷,朝廷是怎麽經過討論命田廣明討伐益州叛軍,平定益州叛亂的。

  轉眼,一年過去了。

  許延壽在大長秋的官職之上也做了小半年了。

  這小半年裏,自己大兄許廣漢給他來過幾封信,說了一下西域的風俗地貌,以及西域諸國和大漢、匈奴之間的形勢。

  留在會稽郡任山陰縣令的劉誌也和許延壽通了幾封信件,據山陰縣令劉誌的了解,自許延壽離開之後,隻有山陰縣依然保留著許延壽任職會稽郡太守時期推行的那些政策。

  而會稽郡其他地方,許延壽所推行的很多政策均已經名存實亡了,但是好歹鑒湖工程完工了。

  會稽郡的老百姓也沒忘記許延壽的好,在眾人的強烈要求之下,鑒湖工程中最長的那條渠被百姓們稱之為許君渠。

  許延壽又是感動又是歎息,不過他也沒有氣餒,將自己知道的稻、魚、鴨綜合種植養殖的模式向劉誌介紹了一番,鼓勵劉誌試驗推行。

  而在宮中,隨著這段時間的努力,許延壽通過諸如講《西遊記》等投上官皇後的喜好,已經取得了上官皇後的認同,最起碼,上官皇後已經不是剛開始和許延壽接觸時候那麽冷淡了。

  至於宮中,許延壽通過董仲晏、張賀等在宮中的人脈,以及原本鉤弋夫人留下的宮中老人,也發展了一批耳目。

  至少在宮中,有什麽風吹草動,許延壽都能得到消息。

  或許是在上官桀勾連鄂邑蓋長公主將上官氏推上了皇後的位置之後,見霍光沒有反應,囂張的衝許延壽出手了一次被霍光狠狠的回擊了一把。

  然而,就這個事兒,霍光會停止顯示彰顯自己權勢的腳步嗎?

  答案自然是不能的,沒多久,因為忤逆霍光的意見,廷尉李種就被霍光借口李仲明知道某人死罪,但是卻故意放縱其逃走,以縱死罪為借口,將廷尉李種判死刑,棄市。

  大漢血腥的政治許延壽是切切實實的親眼見識了。

  許延壽在見識到這一切之後,心中更是警惕,也愈發如履薄冰,極力淡化自己的存在感。

  就這麽,一直到了始元五年,漢昭帝這邊剛剛給自己的外公追封了一個順成侯的爵位,廢了不小的力氣,尋思放鬆放鬆,前往了椒房殿準備和許延壽聊聊天啥的。

  許延壽和漢昭帝兩人正閑談,這時候椒房殿外一個小黃門急匆匆的趕了過來對著漢昭帝喊道:“陛下,奴婢有事稟報。”

  說著小黃門抬頭輕輕瞥了一眼許延壽。

  許延壽當即會意,知曉這事兒或許不方便讓自己知道。

  他趕緊拱手向漢昭帝道:“陛下,臣暫且告退。”

  說著便準備離開。

  漢昭帝卻一把拉住許延壽的胳膊說道:“不必如此!”

  說著漢昭帝便對著那小黃門說道:“大長秋列朝議事,不必如此,有何事說吧。”

  “諾!”小黃門聽到這話,這才開口道:“剛剛侍衛稟報,說一個男子乘坐黃牛犢車來到未央宮的北門,此人乘車持節在未央宮北闕外向他們喊話,此人說,說……”

  小黃門吞吞吐吐的,漢昭帝眉頭一皺,嗬斥說道:“吞吞吐吐像什麽樣子,那男子說什麽了。”

  小黃門被漢昭帝訓斥的下了一哆嗦,這才趕緊開口說道:“他說他是先帝之子,衛太子劉據,還讓羽林衛通報,要麵見陛下。”

  說完小黃門偷偷瞧了一眼漢昭帝。

  漢昭帝一聽,臉色一下變的蒼白起來,失態喊道:“什麽,太子沒死?”

  小黃門緊接著,趕緊跪地低下頭,縮著身子,生怕牽涉到自己。

  一時之間,漢昭帝有些六神無主,他抓著許延壽的手道:“許卿,太子沒死,這可如何是好!”

  許延壽卻十分冷靜,聽到這話,心中便知道此事十有**是史書眾記載的張延年冒充衛太子劉據之事。

  見漢昭帝如此六神無主,許延壽當即開口說道:“陛下,此人定然為他人冒充衛太子,陛下不必擔心!即便衛太子真未死,陛下乃是先帝臨終遺詔欽點繼位的皇帝,名正言順,陛下何懼之有?

  當前當務之急,還是先確定此人真假吧。”

  漢昭帝聽許延壽這麽一說,也意識到自己這樣確實有點失態了,他趕緊說道:“許卿所延甚是!來人呐,令三公、九卿、將軍、中兩千石等即刻前來議事。”

  “諾!”漢昭帝身邊的一個小黃門趕緊應了一聲,接著前去傳令去了。

  待小黃門離開,漢昭帝轉身對許延壽說道:“稍後你也前去。”

  許延壽雖非中兩千石大員,但漢昭帝既然點名了,許延壽自然也不會推辭,當即拱手向漢昭帝行了一禮道:“諾。”

  沒多久,眾人盡皆來此了。

  見眾人到來,許延壽對眾人道:“諸位,此前公車來奏,說有人自稱衛太子,乘黃牛犢車持節在未央宮北闕外。

  諸位皆是先父皇身邊的老人了,定然見過衛太子模樣,諸位且前去瞧瞧此人是真是假。”

  眾人一聽,麵麵相覷,沒想到竟然出現這樣的事。

  但漢昭帝都已經發話了,眾人自然得前去了解了解了。

  這樣的消息自然傳播的飛快,聽說這事兒的官吏、百姓都去未央宮北闕外前去觀看這個自稱衛太子的人,一時之間竟然有數萬人在未央宮北闕聚集。

  右將軍張安世作為光祿勳,心中自然是警惕萬分,立即調集南軍、羽林衛等前來,以防發生意外。

  這個意外就有說法了。

  到底是害怕人員聚集過多發生群體踩踏事件,還是害怕數萬人聚集,居心不良之人趁機搞點事情。

  這都不好說。

  當然,無論發生何種情況,都不是張安世所希望看到的。

  至於張安世是否有其他心思,別人也沒法猜測。

  眾丞相、禦史、以及中兩千石的官吏到了門外,看著那站在黃牛犢車上的人,一個個是麵麵相覷。

  像,是真像。

  大家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盡皆驚疑起來,都不敢表態。

  這萬一真的是衛太子,現在宮中的那位該如何處置?

  要說他不是衛太子,這家夥和衛太子還長大頗為相似,這要搞錯了,非得出大事不可。

  當年巫蠱之禍衛太子起兵反江充,整個長安差不多家家戶戶出人了。

  若是說不是衛太子,不給長安的百姓拿出個說法,恐怕長安城的百姓沒有一個服氣的。

  自然,漢昭帝的耳目將眾人的情況向漢昭帝給報告了。

  漢昭帝看到眾大臣竟然如此,一時之間慌了神,臉色煞白,喃喃自語說道:“這可如何是好啊!這可如何是好!”

  這一段時間,許延壽努力回想著這個事件的情況,隻記得好像是雋不疑平息了這個事情,並且,雋不疑後來是得病而死的。

  據此,許延壽推論了一下,霍光根本沒有謀劃這件事的動機,加上雋不疑善終這件事,許延壽斷定此時肯定不是霍光謀劃的。

  當然,許延壽還是不放心,此前議事之時,許延壽私下裏又向自己嶽父詢問了一下情況。

  自己嶽父楊敞表示沒聽聽說過。

  許延壽心中便有數了,此事的背後定然沒有霍光參與。

  聽得漢昭帝已經六神無主了,許延壽當即說道:“陛下,此事不宜再拖了。越拖事情越大,別管此人是不是衛太子,現在陛下乃是皇帝!

  臣願意領人,將此人拿下!”

  聽許延壽這麽一說,漢昭帝忽然醒悟過來說道:“對,許卿說得對,此事不能再拖了。傳朕詔令,令許延壽領羽林衛前往未央宮北闕捉拿此人!”

  這邊命令剛剛下達,外麵就有人喊道:“陛下,外麵京兆尹雋不疑已經將此人抓住下獄了!”

  許延壽一聽,也愣住了,沒想到京兆尹雋不疑下手這麽快,根本都不給自己表現的機會。

  漢昭帝也先是一愣,接著興奮的一拍桌子站起來,大聲喊道:“好!雋不疑做得好!不愧是朕的京兆尹!”

  許延壽也麵色含笑說道:“恭喜陛下得一忠誠之臣。”

  漢昭帝哈哈笑著,開口說道:“許卿說的對,雋卿是朕的忠臣,大大的忠臣。像雋卿這樣的人,關鍵時候顯示出自己的忠誠,這樣的人就該任重臣。你且說說,雋卿當時是如何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