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在劫難逃
作者:仙途.cs      更新:2020-12-27 09:31      字數:2223
  許延壽向著前麵的部隊高聲喊著:“太中大夫許延壽有情報奏!”

  “前人止步!”此時前麵部隊領頭的將士大聲喊著。

  “籲!”許延壽趕緊拉緊韁繩,讓馬車停住。

  而後麵追兵也趕緊停住了追擊。

  此時部隊分開兩邊,一架馬車從部隊之中出來,車駕走到許延壽車前,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子從車中出來。

  此人站在車上,居高臨下的看著許延壽道:“我乃司隸校尉李仲,為何無故衝擊我不娶車駕?”

  司隸校尉乃是巫蠱之禍當年審訊丞相公孫賀以及諸邑公主、陽石公主等人詛咒漢武帝之案件時候設立的。

  這案件牽涉到兩位公主及有皇帝連襟身份的丞相,漢武帝覺得禦史大夫與禦史中丞都不方便審理,因此設立專門設立了司隸校尉查辦此案件。

  不僅如此,初期甚至有中都官徒隸組成的武裝部隊一千二百人。

  後來,巫蠱之禍之後、太子造反兵敗,漢武帝感覺司隸校尉權勢太重,因此剝奪了司隸校尉統率徒兵權,但是仍保有皇帝欽命使者的身份,不過他任務卻發生了變更,從原來的

  此事許延壽雖然未參與,但人在中樞,倒也是聽說過這件事。

  但無論有兵沒兵,其持節“督察三輔、三河、弘農”的職能並沒有發生變化。

  此時許延壽遇到司隸校尉的隊伍可算是遇對人了。

  許延壽經司隸校尉詢問,這才開口道:“李司隸,我乃瑞侯許延壽,剛被陛下任命為太中大夫。

  此前前去洛陽是私查我名下產業紙箋齋假賬之事,沒想到此事竟然涉及河南郡大小官員貪腐之事。

  證據就在我車上。

  後麵的追兵乃是河南郡的人想要殺人滅口!”

  此事追殺許延壽的官兵看到許延壽被人接應,隻能無奈停住追擊,觀望了一陣離開了。

  司隸校尉聽此,自車上下來,他打量了一下許延壽,恍然大悟道:“原來是瑞侯,朝中議事,我曾見過你。

  不過瑞侯你也是,出門竟然不帶一些護衛,這真不像是你的風格。”

  說這話的時候,司隸校尉李仲臉上透漏出一絲玩味的笑容。

  許延壽臉一紅,自己這謹慎的性子,早已經在長安城傳遍了,司隸校尉乃是兩千石大員,豈能不知?

  許延壽歎息一聲:“本想調查一番名下產業事宜,沒想竟然遇到這樣的意外。”

  司隸校尉笑道:“下次還得多加小心啊。”

  “一定一定。”許延壽認真的點著頭。

  司隸校尉一陣無語,他本來就是想著打趣一番許延壽來著,沒想到卻被許延壽給當真了。

  “瑞侯,不如讓我看看證據吧。”司隸校尉開口。

  許延壽道:“自然。”

  說完轉身就想撩開馬車的簾子。

  一轉身看到倒在馬車上,血泊流滿全身的侍從。

  此時許延壽才算是響起來這事。

  許延壽歎息一聲,將那雙瞳孔已經擴散,但仍然沒有閉上眼睛的侍從的眼睛給閉上,接著說道:“你放心,我定然會為你報仇的。”

  接著許延壽這才從馬車之內將那些以侍從的生命為代價護下來河南郡大小官員貪汙的證據給拿出來。

  司隸校尉李仲接過這些賬本,有些意外為何會有燃燒的痕跡,但卻並未多在意,而是拿在手裏就地翻看起來。

  這一看,司隸校尉當即臉色一變,冷哼說道:“拿著朝廷俸祿,竟然做出此等事,該殺!”

  接著司隸校尉對許延壽道:“瑞侯。先帝曾詔書‘六條問事’賦予刺史職責,其第六條為,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強。通行貨賂,割損政令。

  除兩千石外,尋常刺史本不可監察兩千石以下官員。

  但我乃司隸校尉,非刺史。三輔、三河、弘農七郡,百官無論大小,盡可監察。

  瑞侯,今日可曾願隨我前往河南,查辦此事?”

  許延壽思慮片刻,想了一下,自己來洛陽的時候,為了便宜行事,隻帶了一個侍從還死了。

  這年代可不算太平,一個人回長安還是有點小危險。

  當即許延壽道:“李司隸所邀,不敢辭。我願前往。”

  司隸校尉點點頭,招呼身邊的幾個人道:“將此證物帶上。”

  接著轉頭對許延壽道:“瑞侯,不如同乘如何?”

  “多謝李司隸盛邀。”許延壽也沒客氣,直接答應下來。

  顯然,這司隸校尉情商不低,上了車便開始主導起話題來。

  從許延壽之前跟著上官桀解圍朔方,到先帝在的時候兩人如何通過不同的方式獲得漢武帝信任的。

  一番閑聊,兩人便拉進了不少距離。

  本來,許延壽也沒跑多遠,不過半日,兩人就到了這洛陽城。

  此時折返回去的幾個官兵已經前往太守府回報自己失利的事情了。

  那太守並未出麵,洛陽城的長史、主簿等官員商議著此事。

  “此前就聽聞司隸校尉巡查三輔、三河及弘農七郡,沒想到竟然這時候來了。”那洛陽長史歎息一聲無奈說道。

  “唉,那許延年進獻些許錢財,我原本也並未在意,隻是小事一樁。沒想到竟然成了天大的禍事。”主簿也無奈的附和著。

  太守府一個從事說道:“二位別在這歎息了,趕緊想想該如何應對吧。”

  “能如何應對,隻能是不認賬。”一個人幽幽說著。

  “都怪你們,我當時便說,這筆錢不能拿,不能拿。你們非拿,現在出事了吧。”

  “那你倒是別拿啊!拿了就別說這些屁話!”

  ……

  眾人本想到紙箋齋的掌櫃進貢的這筆錢本來能細水長流。

  誰知領了不到半年,就出事了,簡直血虧。

  但司隸校尉即將到達此地,這群家夥不想對策,卻瘋狂的相互甩鍋。

  就在眾人瘋狂的爭吵著相互甩鍋之際,此時門外有人通稟道:“報!司隸校尉李仲李司隸持節前來!”

  這一個通稟宛如催命符一樣,一瞬間讓整個屋子裏麵的官員們鴉雀無聲起來。

  眾人相互看了看,卻發現每個人眼中盡皆帶著絕望。

  大家夥兒都知道,此事恐怕是在劫難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