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攤牌與策略與密會
作者:雲之理      更新:2021-05-15 17:34      字數:2194
  第二百五十九章攤牌與策略與密會

  小會議室。

  “176年,古文明柱之國便號稱‘降臨者’,宣傳他們來自星辰的彼岸。”

  “156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鸚鵡號發現怪異金屬船,尾隨行駛。”

  “1786年,班小萱拍攝到不明飛行物。”

  “1845年…”

  “1847年….”

  老教授將一張張或圖片或影像的記錄,快速播放完後,班小萱再次走上前台。

  “我知道大家都在疑惑,有人信有人不信,但我要說的是,真的有外星人來了,就在我們頭頂……”

  經過班小萱的講解,一連串的數據砸下,又有一號親自背書,在場之人都相信有外星文明的宇宙飛船,就停留在月球側麵的事實,很快進入討論環節。

  “大家都是人才,我想要知道,頭頂上的外星人,有什麽目的?”一號嚴肅問道。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不知道怎麽回答。

  最後有人舉手,經過首肯後起身說道:“我認為這些外星人是在觀察我們,起碼現在是在觀察我們。”

  一號緩緩點頭,這和其它人分析得出的結論差不多。

  似乎得到鼓勵,那人繼續說道:“與其我們在這猜測,不如嚐試接觸,試探下他們的反應。比如用無線電,比如用空間站,比如進行登月,我的發言完畢。”

  這位坐下之後,又有幾人陸續發言,各種主張觀點都有,一號也耐心聽了一會,便起身告辭,自有記錄員將這些人的討論記錄下來。

  許星海似笑非笑的聽著小會議廳的討論,對自己已經暴露的實時並不意外。

  實際上這麽大的天體一點點靠近,總會暴露出一些馬腳,他是隱身又不是消失。

  射線無法穿透,波會反彈,天體引力會釋放能量,磁場隨之偏轉。

  以四方星當前的科技水平,還不能察覺係數的變化。

  但許星海不能一直保持隱身狀態,在量子轉移時,需要新曙光號有一個很高的基礎速度,隻要到達這個閾值才能進行‘閃爍’,而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釋放大量能量,而被四方星上的天文台觀測到。

  班小萱所觀測到的數據,就是許星海每日一次的‘轉移’過程,並以此計算出這個‘隱形’天體的大小與體積。

  知道答案,憑此反推,找到蛛絲馬跡就很簡單了。

  許星海正忙著將光腦入侵各國信息庫,從中獲得的信息歸納整理,也就懶得在聽,自然有觀察員為他歸納。

  四方星。

  待會議結束,已是深夜,在出門之前,都簽署保密協定,還回到住所。

  伊敏學大大方方的拿出手機,然後對愕然的三人苦笑道:“果然被屏蔽信號了。”

  劉興朝倒是一點都不意外,這種消息怎麽能泄露出去?

  接下來的幾天,除了參與討論他們基本沒有出門,賓館雖然限製網絡卻沒有限製他們自由,簽了保密協定的他們也不會亂說。

  ……

  劉興朝被請入客廳,裏麵已經做著好幾個人,他一眼就認出王建華,此時正對他微笑,這讓他安心不少。

  畢竟大半夜被人拉起,帶上頭套送入這裏,是誰都有些害怕,要不是為首那人出示文件,並強調是軍事基地,不能讓平民看到,他早就喊‘救命’了。

  “請坐,不好意思用這種方式請你,這裏是專門給領導避難用的防禦基地。”為首那為老人笑著說道。

  劉興朝之前還感覺眼熟,此時才認出眼前是誰,這位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花國三軍總司令,主持花國戰勝無數強敵,奠定今天地位的老將軍,一代軍神。

  小學初中課本裏,經常出現的人物,就這樣出現在劉興朝麵前,還是活的。

  老爺子今年得90來歲了吧,這是要親自掛帥?

  不愧是寫小說出身的,這一會功夫劉興朝就想了這麽多,不過應用到嘴上,就慢了不少。

  “為,一切為了國家。”他有些結巴的說道,差點咬到舌頭。

  老將軍環顧左右:“這裏有小說家,有曆史學家,有語言學家,有社會學家,有物理學家,有心理學家。”

  劉興朝有些不好意思,他不認為自己能擔起小說家的名號,就聽老將軍繼續說道:“我把你們請來,是想從你們的角度來看看,如果我們要與外星人開戰,需要做好那些準備?”

  他看向王建華:“作為科幻小說的領軍人物,小王在他描寫了很多關於外星人的作品,請他先來談談。”

  王建華可不客氣,笑道:“我先拋磚引玉,首先是我們已知信息,這顆堪比月球大小的天體確實存在,並可以使用某種方式超越光速。”

  他故意頓了頓繼續說道:“在宇宙小說中,一般有‘星門’、‘蟲洞’、‘躍遷’這樣的概念,從這枚外星飛船的情況看來,他們無疑掌握了‘躍遷’技術。”

  “我這麽說起來簡單,但實際情況是,單就這項技術,集合全人類的科學家不眠不休的研究,花上幾千年都不一定能成功。”

  “別說超越光速,就連接近光速,也隻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大型實驗室中,才能讓原子做到,我們連光速都接近不了!”

  “也就是說,單憑這一項科技,外星文明至少領先我們上千乃至上萬年!”

  在場之人就如老將軍所說,都是各個行業的頂尖人才,基本素質還是有的,有幾人欲言又止,卻耐心聽王建華繼續說下去。

  “除了這個技術之外,外星人無疑掌握了引力技術,我們都知道潮汐來源於恒星與月球的引力。

  但一顆堪比月亮的隱形星球,通過對短波的折射,我們已經確認這點。

  卻沒有對潮汐造成任何影響,那麽對於引力的掌控就是必然。”

  “同時還有顯而易見的隱形技術,幾乎無視我們所有的偵查手段。”

  王建華笑了:“那麽,那麽能確定外星人沒進入我們星球,沒隱藏在我們身邊,沒躲藏在角落,甚至取代我們中的幾人?”

  他雖然在笑,卻讓人覺得異常冰冷,汗毛直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