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計算時間與調整資源與二射結果
作者:雲之理      更新:2021-04-01 08:27      字數:2185
  第一百三十三章計算時間與調整資源與二射結果

  “嘿嘿,能在五發之內解決彗星,需要數據保持不變,這基本是不可能的。”

  ‘似乎不用特意放水呢......’

  許星海眉頭微蹙,以星球作為基站發射就是這點不好,由於墨綠星的自轉,以三小時一發的速度,‘天井’最多再發射二次,六小時後,就轉出最大攻擊角度,難以命中‘告死’彗星。

  許星海在腦中快速思考,這種體積的彈頭,想要遠距離打中‘移動靶’,自檢、計算軌道、冷卻通道等等全部壓縮,也需要1小時左右,也就是說,就算不考慮充能問題,每一次發射也需要1小時來‘啟動’,確定初速度與角度等等。

  已經發射兩發,在後續不到六小時內,需要再發射三次。

  “這樣,一小時後發射第三發,我可以將三十台超導電子引擎分成兩組,一組二十台,二組十台,二組直接進入‘過載’狀態,這樣就算超導電子引擎沒有積蓄滿能量,也有足夠動力將彈頭發射出去,代價就是二組引擎在一天內不能使用,還剩五小時。”

  像這種‘投機取巧’的辦法,死板的光腦就不會提出,也是許星海選擇使用光腦的原因所在。

  他的思路越發清晰:“三小時後,發射第四發炮彈,我可以將儲備能源全部清空,加上小鳥號與機械蠕蟲上的引擎,它們有三小時的完全充能時間,與一組引擎二小時的充能,差不多滿足發射能量需要,我還有三小時。”

  那麽第五發炮彈缺少十台引擎份的能量,該怎麽辦呢?

  盤算手中能用的能源,來回走動的許星海停下腳步:“我可以取出機械蠕蟲體內的原子引擎,以報廢為代價,一次性激活全部能量,差不多頂五台引擎,輔以從其它地方拆解下來的引擎,一組二十台完全充能的引擎,供應第五次發射所需能量,在墨綠星與彗星錯開角度之前,發射出去。”

  想到就做,在許星海的命令下,整座地下礦區都忙碌起來,地麵上是普通型納米機器人組成的洪流,它們從各個通道口噴出,組成管路與各種功能的輔助模塊。

  空中被多功能懸浮球的身影占據,它們都背著便攜式修複型納米機器人噴罐,是新生成管路的檢查者,也是出現問題時的修複者。

  新的管路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鋪設,機甲上的四台超導電子引擎也被拆卸下來,懸浮在停滯力場中準備搬運。

  僅留下備用電源,維持生物大腦的生存需要。

  兩台機械蠕蟲正在從礦洞邊緣趕回,它們體內的引擎都進入預熱狀態,以積蓄能量。

  刺激原子完全裂變的催化劑,也在工作台上製作著,許星海抹了把汗,暗金色球形外殼從無到有,一點點形成,它是能量吸收球的重要組件,也是調節能量輸出的‘穩定器’。

  上千枚圓柱形的抗衝擊阻器,在反重力場中安靜漂浮著,它們將會連接在剛形成的環節線纜之上,這些十米來粗的線纜,被管道包裹著,將磅礴的能量,輸送到‘天井’內壁的電磁環中。

  形如卡片的輻射牽引儀被插入輪盤之中,組成‘扇頁輪組’,安放在特製的鉛化房間之中,這個房間還堆放著一些魔法材料與稀有礦石,隻等著原子引擎的到來。

  雖然改造後的原子引擎不會爆炸,但在完全解放時,釋放的三種主要射線與中子流,並不比真實核爆所釋放得少。

  精細雕刻金屬外殼的許星海微微停頓,小鳥號適時產生輕微震蕩,卻是二號發射基地射出第三發炮彈。

  不知不覺,許星海在忙碌中,過去1小時時間。

  借此機會,他喘了口氣,下意識的看向身邊的虛擬屏幕,由於第二發炮彈還需要2個半小時才能命中目標,光腦隻得通過估算來確認發射角度,這就造成很多不確定因素。

  ‘告死’彗星可能在炮擊中命中核心而解體,也可能因撞擊偏轉方向,與後續炮彈擦身而過。

  但不這樣做,等著前一發數據完成,再根據真實情況發射炮彈,在時間上顯然來不及了。

  如果錯過這次機會,許星海隻能等半天後,‘告死’彗星再次進入電磁軌道炮的可攻擊角度。

  但那時的‘告死’彗星,已進入墨綠星的引力範圍,也就是法師的攻擊範圍,就不關許星海什麽事了,法師公會早就接手他的工作,輪不到許星海插手。

  許星海歎了口氣,等因炮彈發射而引起的震動停歇,繼續手頭工作,目前隻能相信自己反複驗算的計算方程組沒有出錯,不然很可能第三發與第四發炮彈全部打偏。

  嗯,根據光腦添加變量後的計算,這二發打偏概率隻有46.89%,已經很低了......

  至於最後一發,有足夠的時間觀察彗星軌道,進行驗算,基本不會出錯,運氣好可以命中核心,直接解決問題。

  這無疑與‘觀星者’米登梅的暗示不符,但比起彗星對自己的威脅,些許猜忌又算的了什麽呢?

  況且,他許星海有過‘好運氣’嗎?

  許星海無比想念激光武器,對於激光來說,這點距離轉瞬就到,哪有實體攻擊還需要計算彈道,製作算式。

  雖然工程學中也有關於彈道的計算內容,但比之星艦上的專業炮手,許星海這點本事還差得好遠,還是激光炮這種‘新手武器’,更適合他一些。

  畢竟,就算是星際時代,打炮也是一種技術活,炮兵也是技術工種啊。

  一個半小時後,累癱的許星海像條死狗般靠躺在椅子上,好久沒進行高強度工作,一時竟有些不適應。

  屏幕上,經過兩個半小時的飛行,第二枚炮彈終於與彗星相遇,它以一個偏轉角度,打入彗星之中,撞上一塊結晶體後,給彗星造成二次傷害的同時,使它的軌道偏轉3度多些。

  雖然在之後的行進過程中,這個角度將會‘放大’,對於接下來的兩枚炮彈,是個考驗,而對於距離還有大半天路程的墨綠星來說,卻是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