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基站與替代材料與加工工廠
作者:雲之理      更新:2020-12-27 08:25      字數:2431
  第二十七章基站與替代材料與加工工廠

  梅爾菈背著一兜水果與食物合成棒,一蹦一跳的往東方走去。

  許星海似乎還能聽到,梅爾菈那婉轉的歌聲,在耳邊回蕩。

  “精靈,真是厲害呢。”

  許星海回想梅爾菈的最後一個問題,不由感慨連連,這些精靈,看起來很靠譜,可以嚐試進一步接觸。

  梅爾菈看著光滑的宇宙飛船表麵:“從你乘坐的構裝體看,似乎受到攻擊,才來到黑森林,那你的敵人呢?”

  許星海直接回應道:“我的敵人不會過來。”

  當然不會,這具身體的原主人,可是用‘無序躍遷’逃離追殺的,就算那些星際海盜不要命,也跟著作‘無序躍遷’,兩者再次相遇的概率,也低於千萬分之一。

  許星海如今還活著,而不是撞上某個天體,或是迷失在亞空間中,算是一個不小的‘奇跡’。

  許星海到現在都不知道,‘小鳥號’是怎麽在失去核心的情況下,破開亞空間風暴,進入未知星域的。

  “想不出就不想,在廣袤宇宙中,遇到什麽情況都有可能。”

  許星海調出自己總結的精靈詞典,心情舒暢。

  雖然光腦沒配備語言類學習軟件,但他可以自己做啊!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做出這套詞典,就相當於給漢語配上音標,隻要收集的詞語夠多,詞庫夠全,他完全可以做出同步翻譯器出來。

  許星海的野心不止於此,接下來他就會建立關聯模型,配上收錄模塊,收錄其它種族語言文字。

  有精靈語做基礎,再通過精靈語對照各種族語言,以光腦的運算效率,完全可以實時翻譯所有語言,並把許星海的話語翻譯成對應語言,做到‘聽說寫’一體。

  到那時,就不需要許星海自己去學習。

  “科學,本就是一種研究怎麽偷懶的學問。”

  許星海相信,等明天見到梅爾菈,他會給梅爾菈一個大大的驚喜。

  當許星海再次踏出‘小鳥號’,已經全副武裝,他帶著十塊小型太陽能板,向南飛去,很快到達光腦的網絡覆蓋邊緣。

  這是一大片紅豆果組成的灌木林,此時還不是紅豆果成熟的季節,灌木林蕩起綠色的海浪。

  許星海翻身跳下,半空中身體一扭,手持長刀的機械臂帶起一道銀灰色弧線。

  “刷!”

  線過,樹分。

  將信號中轉站與小型太陽能板相連,這裏就成了可以輻射方圓二公裏的信號基站。

  被許星海命名為1號基站。

  十隻仿生蒼蠅成為了基站的首批員工,它們由一隻加載微型信號中轉站,一隻加載備用電池,八隻普通仿生蒼蠅組成。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這十隻仿生蒼蠅,將會散布在1號基站的信號覆蓋範圍,成為許星海的‘眼睛’。

  就算精靈沒說,許星海也能猜到,‘小鳥號’的光腦網絡覆蓋範圍,對某些存在不是秘密。

  既然能感應到電磁脈衝,那麽‘發明’出屏蔽電磁脈衝的能力,也不會太難。

  總不能敵人到了麵前,才發現吧?

  許星海迫切需要更多的預警方式,考慮到以後的更新換代、通用性與造價,‘仿生蒼蠅’無疑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接下來,許星海又飛到挑選的九處地點,安裝信號基站,釋放仿生蒼蠅。

  基站一旦被破壞,同樣能被光腦察覺,從而起到預警效果。

  遠有信號基站與仿生蒼蠅無序巡邏、內有網絡與戰力儀籠罩,近有感應模塊全麵掃描。

  如此,地表與天空的預警係統,算是初步完成。

  “那麽,隻剩下一處‘隱患’。”

  許星海踩著滑板,向‘礦坑’飛去。

  他之所以沒將這條通道堵住。

  一方麵是舍不得現成的礦物資源,和價值極高的生物原礦。

  雷達隻能掃描地下淺層區域,再想深入,就需要使用專業高頻探礦儀。

  先不說許星海能不能做出來,單說這顆星球異種能量的屏蔽效果,就能將他搞得欲仙欲死。

  另一方麵嘛,如果真有敵人鐵了心從地下進攻,有這條地下隧道,反而能成為許星海發現敵人的助力。

  ‘仿生蚯蚓’,就是許星海為地下環境準備的‘眼睛’。

  與‘仿生蒼蠅’的配置基本相同,唯一不同點是加載環節電池組,為‘仿生蚯蚓’增加續航時間,可以持續工作三天左右。

  許星海拿出舍不得用的能量塊,作為替代太陽能板的能源基礎,同樣在隧道兩邊,建立十做地下基站。

  如此,‘小鳥號’的地下部分,同樣被光腦網絡覆蓋,獲得些許保障,不算是‘法外之地’。

  許星海將最後一座地下基站建成,抬起頭來,露出老農般的笑容:“嗬嗬嗬嗬,第二關‘基礎安全’算是完成!”

  “那麽馬上進入第三關,其名曰‘發展建設’。”

  在探照燈下,岩層逐漸放大,一連串的關於土壤成份的數據,在虛擬屏幕上刷出。

  獲得材料學的他,同樣獲得上千種材料配方,隻要找到足夠多的材料,他完全可以做出想要的超級合金和特種材料。

  雖然成品屬性,必然比不上原配方,但相差不會太多。

  許星海完全可以通過這些材料,鑄造毛坯,打磨機械零件,組裝自己的機械加工廠。

  電器部分,普通型納米機器人完全可以勝任。

  人工操作部分,可編寫程序交於光腦控製。

  通過機械加工廠,許星海就可以做出高強度精密零件,從而繞過強化型納米機器人設立的‘技術壁壘’。

  在納米機器人技術還不成熟的年代,人類就是通過機械加工廠,製造的機械元件,結合信息處理係統、顯示係統、操縱係統等,裝配出各種裝備。

  作為一名星際時代的‘機械師’,許星海同樣擁有製作各種機床的能力,雖然是‘落後’的技術。

  在星際時代,機械工程師的工作是先建立模組,通過光腦進行‘試錯’,最後用各種型號的噴射臂,‘刷’出納米機器人,獲得實物。

  但技術哪有‘落後’一說,隻有合不合適,而機械加工廠,無疑是最適合許星海現狀的技術。

  “收集大量的數據,建立完善的材料庫麽?”

  許星海眉頭微蹙,不考慮礦物資源儲備,就算他二十四小時不吃不喝,一直挖礦挖土,又能挖出多少?

  一台5米車床,其重量也有5噸左右,而機械加工廠,可不止需要車床。

  從鑄件開始,最基礎的鏜、銑、磨、鑽床,哪個不需要金屬?

  況且,分析墨綠星上的材料,建立數據模型,他又需要多少能源,才能讓光腦全速運轉?

  “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