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會語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12-30 21:25      字數:2634
  徐庶佇立在側,聽著陛下下達一道道軍令,心中難免還是出現了絲絲低落之感。

  自己的猜測應該不會錯,齊國不敢在鄴城死磕到底,也許下波來自河北的探騎來報,就是齊軍退回大河南岸的消息。

  而且現在荊州暗流湧動,劉琦再生攻周之意想,很沒道理。要知道,去歲荊州兵馬攻打江州不果,拖延時日,才退回荊南不過兩個月的時間。

  兩個月的時間,益州難道就會徹底鬆懈,給予荊州軍機會?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論完軍事部署,再論政務部署,等到眾人散議時,天色都已經黑了!

  十一月,寒氣更濃。

  徐庶隨著眾人一並出來,帳簾方剛掀開,便有冷風呼嘯而至。自領口吹入,渾身一顫,不禁緊了緊衣口。

  高誠也是驟感些許寒意,眉頭微微皺起,目光掠過附近的軍中將士,回過頭來問向徐榮。

  “軍中將士還多著秋裝,去歲的冬裝足夠嗎?”

  “吾等幾軍將士還好,去歲冬裝尚存,足各軍所用。但鄧恭將軍麾下的將士,隻怕有不少的缺口。”

  徐榮說完,高誠又看向鄧恭。

  鄧恭會意,拱手言道:“陛下,末將回去後再典查一番。”

  “嗯,感覺今日比昨日冷的多。朕擔心氣溫會在短時間內迅速下降,這點愛卿要最好準備,回去及時統籌。若有所需,直接呈報車騎即可。”

  高誠心下沒有太過於擔心這等事,長安那邊的軍需儲備多的很,不乏冬裝。

  “益州那邊也要再輸發些冬衣,予以征召的壯勇所用。”

  徐榮插了一句。

  “唔,非是文良提醒,朕差些忘了。不過,這些就由文良安排吧。南陽、益州,是一個整體戰場朕能倚重的也就文良汝了。到時候,如何打好這一仗,可就全看愛卿了。”

  “陛下言重了,臣定竭盡全力!”

  “好,諸君且回去休息吧,累了一日,些許事明日再言,亦不遲。”

  “諾,臣等告退!”

  ……

  徐庶獨自一人回到自己的帳篷,簡單收拾一番後,便坐在榻前,盯著滾動的燭光,腦海中還是思考著白日的軍議,以及自己的猜想。

  “元直兄!”

  外麵突然一聲,打斷了徐庶的思緒,抬頭一觀,就見到郭嘉依然掀起帳簾,冒然闖入。

  “嘉素來孟浪,沒驚擾元直兄吧~”

  郭嘉嘴角帶著笑,口中雖帶著歉意,但這等擅闖他人私帳,仍大有所失。

  徐庶麵色沉了下,隨即便起身作揖,言道:“原來是奉孝兄至,何不責人知會一聲,庶也好收拾一番,掃榻以迎!”

  “~”

  郭嘉口舌一咋,隨即擺手道:“不必不必,嘉隨性慣了,不好如此繁禮。”

  “那不知奉孝兄前來尋庶,可有要事?”

  “無甚要事,隻是陛下見元直離去時,麵色凝重。故而責嘉前來探望,免的元直心懷疑惑,不悅今日之決議!”

  郭嘉凝視著徐庶,嘴角的那絲笑,似乎永不褪去。看起來,讓人感覺有兩分輕薄之意,卻又有不羈之態。

  聞言,徐庶心中莫名一動,沒想到陛下如此細致,自己離去時得麵色,竟為陛下察覺。

  唉~

  “陛下關切之懷,庶感激不盡。不過,庶並無大礙,倒是勞煩奉孝兄多跑一遭了!”

  “不會,元直聰穎,心中定存疑慮!”

  郭嘉還是那副語調。

  可徐庶就變了變色,眉頭緊蹙之暇,試圖改變麵色見的容態。自己難不成真的難以掩色,凡事皆表於麵?

  “罷了罷了,就不打趣元直了。元直不必擔心,今日之議,早在吾等計議之中。或者說,從陛下來南陽那一刻,就已經預料到會出現當下這種局麵了。”

  郭嘉收起放蕩之色,肅重麵容,與徐庶言道。

  徐庶珠目一怔,疑惑問道:“陛下早有預料,趙國有此之敗?”

  “嗯,早在長安,總參寺就推演過齊國攻趙的行動。”

  “劉備背叛袁紹,聯合齊國,也在預料之中?”

  “此乃調查司之部署,畢竟僅靠齊國,還達不到消耗趙國元氣的目的。所以,齊國得有幫手。隻不過,總參寺的推演,沒料到趙軍全麵潰敗的如此迅速罷了。但,無關大局!”

  “那白日軍議,陛下與諸君之言?”

  “噢,車騎將軍不知道這些事。徐車騎去歲就在南陽統軍,陛下也沒告知車騎。其實無論是車騎還是元直的建議,參謀部都有過推測,密諫陛下。陛下下達的每一道軍令,基本上都是總參寺的建議。”

  郭嘉每一句話都重重錘在徐庶的心頭,讓人好生無力。

  徐庶搖頭苦笑,歎言道:“欸,不成想,庶竟如此無知矣~”

  “嘁,元直何必氣餒。總參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早就不是當初賈文和一人獨支大梁的局勢了。現在,整個總參寺內,光是負責戰略推演、戰略部署的人,足有二三百號。莫說元直,嘉自詡才智無雙,智略蓋世,亦望而興歎啊!”

  郭嘉抽著嘴角,每每說起總參寺,自己心裏也是滿滿的無力感。

  以前總參寺人不多,還沒察覺,感覺也就那麽一回事。可從去歲失利,總參寺便大肆招人。雖然都是些名不出眾的家夥,可每每提出的見略,卻總是讓人無可挑剔。

  也許他們的見略,不是得利最大化,但卻是最穩健,最無懈可擊!

  徐庶緩緩舒展麵色,因為自己從郭嘉的臉上,也看到方才自己的無力感。

  這總參寺,自己聽說過不少。

  “奉孝兄以為,總參寺何以蓋過吾等才略,盡出吾等之先?”

  “人多唄,賈文和那老家夥現在都懶得動腦子了,全靠下麵一大群家夥出謀獻策。吾等單槍匹馬,縱是思得良策,也比不上總參寺幾百人,照著沙盤推演部署。而且,調查司關於軍事方麵的情報,都要報備一份與總參寺。所以,什麽鬼才、王佐,在總參寺眾人麵前,皆不過是螳臂擋車。”

  “這……總參寺,有如此之能?”

  “眾略盡出,麵麵俱到啊!噢對了,益州那邊,總參寺還考慮到了南中雍慎出兵的可能。”

  “南中?南中之眾,當不足為慮吧!”

  徐庶怔了下,對於南中委實太過陌生。或者說,對於南蠻自己了解的也不多。隻知道那些蠻兵,既無戰略之部署,又無軍紀之嚴束,實力低下。

  畢竟,三大蠻之一的武陵蠻連荊南的郡兵都打不過,想讓自己高看他們,也不可能啊。

  郭嘉搖了搖頭,注視著徐庶言道:“元直久在荊州,也許對於蠻兵的理解,僅局限在武陵蠻、江夏蠻而已。但南中可就大有不同了,他們不是蠻,是與吾等無甚差異的漢人勢力。隻不過,他們統製的是蠻兵罷了!”

  “別的不說,僅從軍隊方麵說,南中的精銳兵馬,在軍紀、甲刃上,與吾大周差不了多少。甚至就是他們帳下那些蠻兵,也多多少少有了些紀律。”

  “當初嚴斌率眾殺入南中,一萬五千驍銳,折損數千,最終無功而返。殺傷的南中兵雖有倍之,但於大略而言,吾軍是失敗的一方。也是從那一刻起,雍慎統一南中的道路已然鋪平。至於現在,南中兵馬二十萬,日夜修兵繕甲,蓄勢待發啊!”

  “二十萬?南中有這麽多人,能養得起這麽多兵?不可能吧!”

  徐庶被郭嘉口中的二十萬大軍嚇了一跳,直呼不可能。

  郭嘉搖了搖頭,莞爾一笑,言道:“二十萬,隻是調查司所能探查到的南中紙麵上的兵力罷了。真打起來,南中那千裏大山中,能拉出多少人,誰也不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