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荊吳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8-01 17:07      字數:3133
  幾天下來,自禦帳斥責楊彪過後,高誠心情就沒有好過。

  ??楊彪的提議,顯然不是他一個人的決定。而越是往後麵猜測,就越感覺可怕。

  ??軍方願意遷徙百姓,是因為可以獲得功勞,可以在自己計劃巡視南陽中,有份好的作業上交。如果拋去這些利益,隻考慮統一天下的大戰略,軍方不出意外也會更樂意拿這些災民,拖垮曹操。

  ??但自己屬實是沒想到,政方也不願意接收這些百姓。更可能的原因,應該還是在徐榮的那封信書上吧。

  ??那些士族,是在擔心來自豫州的士族,會爭奪他們利益。

  ??豫州,不僅僅隻有一個袁氏,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士族,數不勝數。

  ??如今國朝大臣中,出身豫州的有鍾繇、郭嘉、閻象他們。閻象是中樞令,位高權重,但閻象妻小至今未尋到,也就影響不了關中士族更多的利益。而郭嘉一直是軍師祭酒,雖說掌握著調查司,但那些關中士族知道他們參與不進去,也知道郭嘉在各項政令的影響沒那麽大。至於鍾繇,尚書令的職位應該是關中士族最想要的位置了。

  ??但他們撼動不得!

  ??不過,有些事不能隻看表麵!

  ??閻象在回書中的言詞,顯然是難當眾口。而關中士族推出楊彪來,有試探自己態度的味道。也許,還有著對皇權撼動的嚐試。

  ??可以預見,如果這一次自己向他們妥協了,後麵他們就能夠做的更多了。

  ??看來,得趁著這次機會,給他們一個實實在在的打壓了。而不能再像往常一般,做什麽利益置換了,免得他們再心生僥幸。

  ??三月過的很快.....

  ??當顏良敗亡的消息傳到弘農禦營時,剛好迎來四月。

  ??同時,出使鄴城的使者,也帶著修訂的停戰約書,回到禦營。

  ??好消息,總歸會讓人心情回暖。

  ??周、趙停戰,是對於這場爭奪中原戰爭的結束。

  ??這一仗從去年八月份開始,到今年四月份,隻有八個月的時間,但對於所有參戰勢力而言,都有著難言之苦。

  ??也許比起以前的戰爭時間短的很,可規模卻是遠遠超過以往,而消耗更是不計其數。

  ??主戰場豫州已經被打爛了,根據徐榮傳來的消息,大量的流民開始往南陽、潁川而來。進入豫州遷民的軍隊已經退回平輿和宛城了,現在不需要他們去主動遷民。

  ??齊國上下忙的不可開交,好在彭城戰事結束,軍隊很快就會駐紮地方,可以維持豫州各郡的局勢。但亂民已起,糧食匱乏的齊國,想要賑災救民,沒那麽容易。

  ??次戰場並州,趙國大將淳於瓊已經率領主力部隊,撤回冀州。而張郃、高覽等人則是退往上黨,晉陽城內僅留下了數千趙軍,準備後續的交接事宜。

  ??太原郡的百姓,也隨著趙軍中的太原人士退往上黨,減少至二十萬口。至於雁門郡,周國使節已經去見郭蘊了。

  ??河洛一帶,自打趙軍燒了敖倉之後,齊軍便退回了汜水關及其以東地區。顯然,齊國上下知道他們無力與周國爭奪洛陽。

  ??而今,洛陽城內的五萬餘趙軍,也多是歸心似箭,想要早日回到故土。

  ??昌邑一戰,對趙軍而言,主力的損折並算不上什麽。真正傷到的是三軍士氣、心氣!

  ??從鄴城歸來的使者口中得知,趙王雖極力恢複鄴城一帶的軍心士氣,但至今鄴城南趙軍大營,依舊宛若死灰。甚至,鄴城內的守軍也受到敗軍影響,氣色低迷。

  ??對於趙國而言,短時間內想要將軍心恢複到平常狀態,已是不可能了。

  ??倒是吳國那邊,突生變化.......

  ??禦帳眾人退去後,高誠與郭嘉席案對坐。

  ??“奉孝,文和已經去了洛陽,準備交接之宜。現在朕身邊,能出主意的就剩汝了。可今日小議,汝卻一言不發,是為何故?”

  ??高誠看著郭嘉,心中有些擔心。

  ??“陛下認為曜卿所言如何?”

  ??郭嘉沒有第一時間回答,反而問向高誠。

  ??高誠眉頭一凜,沉索了片刻後,言道:“非善。孫策突然遣兵攻打豫章,不是個好苗頭。曜卿顯然對孫策不甚了解,才會勸朕陳兵荊北,脅迫荊襄。”

  ??“不錯。劉琦若顧豫章,則吾等順勢取襄樊。劉琦若顧襄樊,則吳軍勝算倍增。荊南一亂,國朝取荊北輕而易舉。想法很好,也有很大的可行之處。但,吳國已然有了淮南三郡,再取荊南四郡的話,就是另外一番狀況了。”

  ??郭嘉麵色看起來有些肅穆,心中已經明白了吳國的打算。無非是劃江治南,積蓄實力,靜待中原再戰,伺機北上。

  ??“吳王雄心不減啊!”

  ??高誠眨巴了下眼,沒有任何的驚訝。吳王若是就此服大勢的話,那他就不叫孫策了。

  ??郭嘉點了點頭,目光凝視著自家陛下的麵龐。

  ??大周並非沒有後製之策,姻親之聯能給大周帶來莫大的政治利益,同樣也讓吳國至今安然無恙,甚至又壯大了些許。

  ??“還是不能動孫策啊,吳國現在能鎮的住場子的也隻有孫策了。其餘人,隻怕連維持吳國境內穩定都做不到,有弊無利!”

  ??高誠思考了幾息,還是與郭嘉說道。

  ??郭嘉搖了搖頭,言道:“坐視吳王拿下豫章,亦不可取。眼下南陽雖說隻有車騎三軍兵力,但那七萬降軍也是實打實的軍隊。更兼第五老將軍拿下江夏,劉琦的壓力非常大,必然會調重兵防犯吾軍。豫章,劉琦很可能就給了吳王,以此來充作結盟的條件。荊州使者,入吳的時間也有數日了。”

  ??說到這裏,高誠也不禁糾結起來。

  ??孫策野心肯定是有,戰略眼光也看的遠。如果劉琦放棄豫章,孫策未必不會暫時與荊州結盟。到時候,難受的就是大周了。

  ??至於說他老弟孫權和妹子尚香,嗬嗬.....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更何況,全天下都知道尚香已經是大周太子妃了,隻是還沒過門。而且太子妃入周數載,亦無品行或缺之處,自己也不可能因此廢了啊。

  ??孫權一個質子,殺了也隻會損失自己的名譽。

  ??說到底,這孫策知道自己不會殺了孫權,也不會廢了孫尚香,有恃無恐罷了。

  ??“奉孝打算怎麽辦?”

  ??“陛下,臣以為不如果決些。孫策之子雖然年幼,但正因其年幼,方更依賴吾大周。且第五老將軍既然已經拿下江夏,與江北近在咫尺,未必不能助孫紹穩定江東。”

  ??“唉~孫伯符舞勺之年便隨其父從於軍伍,舞象之際力拒荊表,破敵眾,殺賊虜,威名初揚。而至弱冠,已是橫掃江東,割地稱王。憶想當年,朕弱冠之際,尚無寸土。觀其勇銳膽略,天下誰人何堪!”

  ??“吳王勇則勇矣,然輕而無備,行止果燥。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