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中原時變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7-20 22:00      字數:2768
  回望天下,大周可謂是頗具風雨飄搖之勢。

  ??益州之局,在次日的高層聚議中迅速定了論調。升任傅燮為右將軍,使持節,督益州各部兵馬,並抽調建設兵團於漢中所部,編為暫編軍,負責剿滅盤踞在葭萌關的賈龍叛賊。

  ??詔命下達後,即送往漢中、益州各地,傅燮亦是匆忙收拾行裝,倉促南下。

  ??有人負責剿滅賈龍所部後,那嚴斌所部的無當飛軍也就好安排了。無當飛軍兵力並不多,細數下來也不到五千人左右,近兩年又不斷與雍慎的南中兵糾纏。或許有些編製欠缺,但戰力必然不會差勁。

  ??由彼部增援江州,江州的守軍也將會達到萬餘眾,堅守城池的話,支撐到傅燮剿定賈龍不成問題。

  ??其次,便是下詔於益州征募賨兵,馳援江州。這一點倒無需責派重將,由漢昌郡尉負責即可。

  ??幾道敕令傳到地方,差不多需要半個月的時間,甚至傳到朱提,可能需要一月之久。傅燮二十天後,就能帶領部隊圍困葭萌關。但嚴斌起碼需要一個半月,才能趕到江州。征募賨兵,也籍於此,免的不等嚴斌抵達,楊昂所部便先丟了城池。

  ??益州之事,安排既定,剩餘的便看天命以及諸將的能力了。於長安諸君而言,鞭長莫及。

  ??但南陽戰事,以及河洛戰事,長安方麵能夠為徐榮和周瑜,爭取更多的成算。

  ??河洛還好,趙軍三萬步卒,在和周瑜第八軍糾纏了一個多月後,便放棄了配和淳於瓊攻打周國的打算。因為,蘇則戰死的消息,傳至洛陽時,此處趙軍就已無需牽製周軍了。

  ??現在,趙國原本在河洛的兩萬精騎,以及三萬步卒,悉數陪同袁紹,進抵昌邑城外。趙軍先據中原的戰略目標,始終都沒有改變。

  ??如此,固然讓周國上下大鬆一口氣,但河洛一帶仍舊不得不派重兵設防。甚至在河東的第三軍,一直坐鎮在箕關。畢竟,現在的並州還有十餘萬大軍,總要為他們守好後路,免的再被趙軍故技重施,包了餃子。

  ??周瑜所部及三關守軍兵力還保持在兩萬三千人左右,雖進取不足威脅洛陽,但後守足全三關要道。

  ??唯獨在南陽戰場,局麵卻是最讓人恍惚。

  ??荊州劉琦的背叛,使得徐榮先前準備的一係列進攻計劃,全都化為須有,還損失了不少糧秣。

  ??如今,徐榮率領的第五軍、第九軍、第十軍、第十一軍四個軍六萬四千餘精銳,聚集在穰縣、築陽之前。其中主力三個軍布置在穰縣南岸,第九軍布置在築陽左右。

  ??徐榮親率主力,對陣趙軍主將趙睿。湍水北安,趙睿統帥著足足近十萬人左右的趙軍,以安眾為托,布置大營,橫至涅陽。其背後,又有宛城為據,豫州各郡大征糧秣,補充軍用。

  ??以不到五萬人的兵力,攻打足足十萬趙軍駐紮的營壘,徐榮也不敢打包票說取勝。甚至,即便是劉琦未叛之前,聯合荊州水師的勝算也隻有六七成罷了。

  ??而今,希望更加渺茫。

  ??因為本就不多的兵力,還要分出一個軍,專門防範荊州軍。

  ??益州賈龍兵變後,原本準備應對劉琦背信的漢中水師,也要轉而南下。使得南陽方麵,隻有靠第九軍在築陽跨河結營,免的被荊州水軍截斷後路。

  ??築陽為沔水、築水交匯之處,河麵寬闊,第九軍整整一萬八千人左右,還填不滿這座水陸相勾連的大營。若不是荊州水師抽調了不少戰船,朔江西進,苻健心裏也沒底氣能攔住威名赫赫的荊州水師。

  ??此外,第九軍還要負責監視鄧縣、樊城兩地的萬餘荊州步卒,可謂是分心乏術。

  ??如何在南陽戰場上打開局麵,莫說徐榮了,縱是長安諸公卿也是一籌莫展。

  ??趙睿帳下的兵力大多數是楚國降兵,這點所有人都知道。可人家兵力眾多就是兵力眾多,出營交鋒或許趙軍占不到便宜,但堅守營壘,也使得周軍束手無策。

  ??更別提還被劉琦搞了這麽一手,從南陽打開局麵的戰略構思,也皆因此付之東流。

  ??現在的局麵,就是硬拖了。

  ??拖到趙國穩紮穩打的消滅齊國,全據中原之時,在外的諸軍都得回撤,做好戰略防守的充分準備。

  ??這些情況,高誠心中也清楚的很。仗打到現在這份上,趙國隻需穩紮穩紮,讓並州、南陽堅守不出,牽製住大周的兵力。讓彭城的顏良,拖住東吳的兵力。主力跟曹操慢慢耗,耗死齊國後,趙國就必然會達成南下的戰略目的,即奪取中原。

  ??拿下中原後,趙國肯定不會當即進攻周國,他們需要休養生息,恢複中原寧靜。但這段時間內,大周也要休養生息,還要勾勒戰略防守。

  ??現在,自己的想法就是即便打不敗趙國,也要多耗一耗趙國的實力,拉進兩國的綜合國力。畢竟,此戰大周至始至終僅是出兵不足二十萬,而趙國卻動用了近四十五萬大軍,再加上楚國的降兵,不下五十萬。

  ??這其中戰死的就不多說了,眼下各處戰場的趙軍還有近四十萬的兵力部署。每過去一個月,趙國為了維持大軍,消耗的糧秣起碼是周國的三倍。畢竟,兵馬多了,需要的民夫就更多了。

  ??不消多久,再堅持半年,大趙即便拿下中原,也得個兩三年時間休整。

  ??兩三年後,大周也能夠將折損的國力,恢複過來了。

  ??到時,再行交鋒便是。

  ??二十二日,高誠再度啟行,往弘農趕去。

  ??位於弘農的天子行營,是大周在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指揮中心。

  ??方行半日,高誠在途中並不知曉,長安、弘農分別派發信騎,朝著行進中的大周天子所在策馬狂奔。

  ??而此時此刻的弘農行營內,已是一片匆忙。

  ??陛下不在,營內權位最重的大將軍嚴顏,升帳聚議。

  ??寬闊的中軍大帳內,大將軍府內的一眾幕僚,以及參軍寺內隨營參軍,皆聚集在沙盤四周。

  ??圍繞著沙盤議論不休,而左右忙忙碌碌的佐吏,不斷送來各種情報,又承大將軍嚴顏所下軍令,往函穀、伊闕、陸渾、箕關、南陽分發。

  ??諾大的行營四門,信騎一個接一個奔出大營……

  ??似乎,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