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背叛之徒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7-15 17:56      字數:3209
  回宮後,高誠等人就去了身上的喪服。

  ??蘇則殉國,固然是大周的一大損折。若是換到往常時日,全國舉喪亦無不可。

  ??然,今時不同往日。

  ??大周所麵對的局勢,極度不利,天下大局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預估。

  ??在這等緊要關頭,一個不小心,那便是亡國亡族的下場。

  ??為蘇則舉國行喪,隻會分散眾人的精力,浪費為數不多的國力。

  ??“陛下,中樞府已經擬出對蘇都督的追贈,且追封為雍國公,諡號武平,陪葬帝陵。其嫡長怡,嗣其爵,三代而後降,至縣侯止。另賜封其父為安陽侯,其母為昭平君,其正室為渭陽君,其嫡次子為武功侯。陛下以為如何?”

  ??閻象握著一張帛布,讀完其上內容後,便看向高誠。

  ??若是以中樞府上下及其他人的看法,這般封賞以經足以犒蘇則曆年之功了。國公之位,雖是追贈,但其長子蘇怡繼嗣,可是全大周唯一一位活著的國公。

  ??除去皇太子和長公主外,爵位能比他蘇怡還高的,隻有魏王和漢中王。甚至在場的一應國朝重臣,最高的也不過是縣公之爵。

  ??“雍國公嗎?低了些,追贈蘇則為雍王,諡號不變。另外,蘇怡嗣雍國公之爵,世襲罔替,與國同休!其餘蘇式族人封賞,便依此書之言。”

  ??高誠沉思了片刻,下定決心。

  ??蘇氏是高氏在關中最信任的家族,而想要讓蘇氏壓下楊氏、杜氏、韋氏等,成為關中士族的領頭羊,就必須給予足夠的支持。

  ??世襲罔替,相信這四個字足夠了!

  ??“陛下,追贈蘇都督王號亦無不可,隻是這世襲罔替……”

  ??閻象略帶著擔心,話說一半,凝視著自家陛下。

  ??今日大王的表現,可不像以往那般深思熟慮啊!

  ??高誠明白閻象的意思,大周時至今日,爵位能夠世襲罔替的隻有魏王、漢中王、燕候三人。這三人都是歸順的諸侯,保留其宗廟並無不可。因為大周的官員們都明白,這三人無論如何,也影響不了大周政局的走勢。

  ??即便掌握著第二騎兵軍的公孫續,也一樣得小心翼翼行事,不敢參與到大周軍政派係之爭。

  ??而蘇怡不同,有著雍國公的封號,以及其父在軍政方麵的影響,日後勢必會掌握不小的權利。現在也許看不出來什麽,但早晚有一天會打破權利的平衡。

  ??然,那又如何?

  ??大周廟堂,隻是自己維持統製地位的工具而已,大集權勢必在行。

  ??更何況,蘇則一死,軍中必須要有信得過之人替自己守住軍權。

  ??“蘇氏一族,與國有大功。朕與都督又有結拜之義,既不能履其諾,唯有盡力補之,總不能棄天下百姓不顧,應諾同死吧。怎麽,閻相感覺不妥當?”

  ??高誠一番話,直說的閻象心中顫顫,急忙躬身請罪:“臣失言,請陛下降罪!”

  ??“無事,朕隻是開個玩笑,閻相不必在意。”

  ??見閻象老老實實請罪後,高誠也隨意給了其一個台階下。畢竟,閻象是自己人,方才應該是其擔心別處。

  ??可,就是不該質疑,斥責一句,讓他明白就成了。

  ??“陛下,那便如此定下。臣這便回府擬命,稍後送往尚書台。”

  ??“閻相莫要心急,都督故去,雖是大事。然當務之急,還是要想想法子如何應對眼下的局勢。那賈龍如何處置,再拖下去隻怕對大局。”

  ??高誠喚住閻象,今天要處理的可不隻是蘇則的事。

  ??閻象眉頭緊蹙,一想起戰局,也是滿腦子漿糊。

  ??益州賈龍叛亂,朝廷的行動終究還是慢了一步。派去查驗的禦史台官員,還沒進入益州,他賈龍就反了。

  ??好在益州歸順大周時日也不短了,士民順意,賈龍拉起的亂軍隻有守備軍中自己的心腹,不到五千之人,攻成都又失利,威脅不了益州的安危

  ??可賈龍眼光也夠老,一眼就看出了大周要害,借著益州守備軍主將的身份,輕而易舉的拿下了葭萌關,順道截下了剛從成都出發,準備發往長安的糧秣。

  ??兵力不多,扼製險要,糧草充足……

  ??這是大周第一起軍隊叛變!

  ??值此關鍵之局,影響極其惡劣。消息送到未央宮已經三天了,但朝廷一直在盡量封鎖消息,甚至更是要以軍事戒嚴的借口,來糊弄往來百姓以及軍隊。

  ??可不管如何隱瞞,早晚都會瞞不住的啊!

  ??閻象將目光轉到賈詡、郭嘉身上,自己處理政務居多,封鎖消息自己還能維持幾日。如何解決,就不是自己的專項了。

  ??看到閻象將目光轉向賈詡、郭嘉,高誠不由在心中暗自歎了一氣。

  ??文和和奉孝要是有良策,自己也沒必要去問閻象。

  ??“唉~賈龍占據葭萌關險要,益州守備軍雖仍有萬餘人,但士氣低落,根本沒能力奪回兩關。現在,還是讓益州守備軍全力防範西進的荊州軍吧,待第九軍主力回到漢中再說吧。”

  ??賈詡還是這番話,這幾句話於朝堂上不知道說了多少回了。非是自己不盡心盡力,而是著實難為啊。

  ??僅是賈龍叛變還好,荊州劉琦臨陣反戈,更是讓大周措手不及。徐榮那邊還好,行事謹慎,隻是被荊州水軍燒了些糧秣,各軍損傷不大。

  ??可荊州軍的目光,並沒有放在南陽方麵,而是放到了江州啊。

  ??那裏,是益州東大門!

  ??常年駐守在此的是益州守備軍副將楊昂以及鄧賢的守備師,兵力在五千左右。另外一個師由吳蘭統率,駐紮在武陽,現在應該已經回防成都了。

  ??至於其餘的益州守備軍將士,大多數都叛變了,跟著賈龍跑到了葭萌關。

  ??而荊州軍進攻江州的兵馬有三萬之多,還有水師八千餘人,戰船三百餘艘。

  ??唯一能夠慶幸的是,江州囤糧不少,蔡瑁的水師也正在火速趕往江州。

  ??“還是那句話,先放棄朱提,調嚴斌所部,回防江州。無論如何,江州門戶不能失。隻要荊州軍進不了益州,賈龍也不過疥癬之癢。”

  ??郭嘉擰著眉頭,再次提出這個建議。

  ??高誠沉默著沒說話,賈龍所部叛軍的確沒啥能力奪取成都。畢竟,第一次出奇不意,都被任岐給擊敗了。現在有吳蘭所部在,更沒有奪取成都的機會了。

  ??但朱提撤軍的話,就宣告著前幾年好不容易營造的南中前進基地,就要平白讓給雍慎了。同樣,也代表著大周再無力阻止雍氏一統南中地區的步伐。

  ??不過,這個問題很好做出抉擇。南中再強,也最多時不時騷擾益州。可撤回的嚴斌所部去哪,才是自己左右為難的問題啊。

  ??“還是調回成都,先剿滅賈龍。如今關中諸府庫積糧已經見底,益州積糧無法轉運關中的話,要不了一個月,前線就得斷糧了。”

  ??“葭萌乃是險要,嚴斌、吳蘭合兵也不過萬人,難以奪回。還不如放到江州一試,先除外患,再安內亂。”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