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昭餘營防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7-15 17:56      字數:3163
  十四日,薑敘與公孫續分別後,帶著直屬的羽林騎、驍騎校以及三河精騎,再度趕回界休。

  ??十五日,界休內外的周軍主力休整完畢,拔營北上。

  ??三日後,即是十八日。

  ??周軍近七萬兵馬,以及來自永安的三萬民夫,抵達祁縣。

  ??原本在祁縣駐紮的鮮卑騎兵,已經不見了蹤影,軻比能帶著剩下的一萬多騎兵,跑到了陽邑以西。

  ??畢竟,祁縣多日在鮮卑鐵蹄之下,財富早就被掠奪個一幹二淨。抓的千餘趙國百姓,又被薑敘扣下,軻比能也隻好往西麵的太行山中,然後去冀州再撈點東西回本。

  ??掠奪冀州,是薑敘的軍令,軻比能倒不是因為前幾日的事對薑敘言聽計從,而是有自己的打算。

  ??首先,不參與周軍與趙軍主力的爭戰,自己手中的這萬餘騎,也不會再有損折。其次,仗著太行山的優勢,出山掠奪冀州,搶完了就跑回山裏,趙人拿自己也沒辦法。說不定,有機會的話還能讓北麵騷擾幽冀邊境的兩個兒子配合自己,搶回大的。

  ??最後,則是看看能不能趁機和趙國搭上聯係。此次周人所為,著實欺人太甚,不報此恨,難消己怨。

  ??鮮卑人是不是去掠奪冀州,都不影響薑敘後續軍略的部署。

  ??大軍以祁縣為要點,開始構築昭餘防線。其中,實力未能得到補充的第一軍、第六軍以及第七軍,依舊駐紮在最安全的營區,即祁縣正北的中軍大營。左側,則是以第十二軍、十三軍以及暫編十四軍為主,於昭餘澤東北角構建左營,並搭建連接西麵汾水的浮橋,形成對大陵縣城的監控。右翼,以新到不久的京畿守備軍為主,構建右營,拱衛中軍。

  ??羽林騎、驍騎校、三河精騎則全都拉到了陽邑城附近駐紮。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手中兵力不足,薑敘現在還擔心昭餘大營的防務不夠充實呢,根本不可能再分出步卒去占領陽邑。隻好拿騎兵往上頂,反正若是趙國援軍再來,多了騎兵打不過還可以從容撤回。少了,直接就吃下了。

  ??至於公孫續率領的第二騎兵軍主力以及新編入的一萬鮮卑精騎,約有兩萬五千騎,全都灑在了昭餘大營以北,榆次以西方圓數十裏間的廣泛區域內。

  ??騎軍斥候,更是西入龍山,東去太行,南抵昭餘,北達狼孟。這點麵積,兩萬騎兵灑出去,效果可謂是出奇的好。

  ??雖說全軍集結起來要費上不少功夫,但正因為如此,趙軍的一舉一動,也都被探查的一清二楚。

  ??十二萬趙軍集結在晉陽城內外,城外兵馬約莫有十萬眾,城內不出意外就是兩萬人左右。城外的趙軍也同樣是在構築軍營,鋪設浮橋。

  ??淳於瓊的心思,薑敘不清楚,也許會分兵攻打榆次,也許會全力再與自己一戰。不過,若換成自己,肯定是選擇打榆次。

  ??拿下榆次,就能重新打通並州與冀州的聯係,對於趙國來說很是重要。而對於晉陽附近的十二萬大軍來說,也一樣重要。

  ??因為,真要堅守晉陽,也沒那麽簡單。戰爭已經打了近半年了,晉陽儲備的糧秣,不足以維持十二萬大軍堅守兩月的時間。更別提,城內還有八萬多口平民百姓。

  ??若是堅守晉陽,保證晉陽不被周軍拿下,三四萬人足矣,沒必要浪費整整十二萬之多的精銳兵力。而打通榆次,趙兵主力部隊就能迅速回到冀州,重新加入中原戰場。雖然中間會浪費點時間,但也好過從北麵的雁門撤退。

  ??從雁門走,兜一圈子回鄴城,少說也得小半年。

  ??所以,榆次至關重要。

  ??薑敘心中也很明白這一點,但卻沒有任何辦法,因為自己既想要封住趙軍南下河東或經東南入上黨的道路,就不可能有多餘的兵力去堅守榆次。

  ??除非,朝廷派來的新兵能達到五萬人左右。

  ??這,想想就行了!

  ??自己到河東的時候,藍天大營儲備的五千新兵已經調往函穀關,用來補充守關兵力以及補充第八軍。能夠補充第一軍他們的,隻會是訓練不久的新募壯勇,且數量不會太多。

  ??果不其然。

  ??二十號的時候,薑敘等來了後方的補充兵員。

  ??三萬新兵,多數是訓練了不到十天的新兵蛋子,隻有三千多人訓練了半個月。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河東人,八成都是從運糧隊中挑選出來的精壯。

  ??三萬人,剛好將第一軍、第六軍和第七軍的編製填滿。四萬八千人中,六成都是新兵蛋子,這三個老牌軍的戰鬥力,現在可能都比不過十二軍和十三軍。

  ??雖然十二軍和十三軍也都是新兵,但人家是正兒八經在藍田大營訓練了三個月,有的甚至訓練時間超過一年。現在又接連打了這麽長時間的仗,已經算不上新兵了。

  ??新兵分配完畢後,昭餘大營內就展開了沙場練兵。

  ??沒得辦法,閻相舍得從民夫中抽出三萬人補充給自己,已經是割肉了。剩下的,隻能邊打邊練了。

  ??好在,淳於瓊這幾日也沒有動靜,不出意料應該是在與鄴城聯係。畢竟,戰還是退,得取決於中原局麵。

  ??......

  ??同日。

  ??大周皇帝高誠與大周皇後薑抒,妃蔡璣、大周皇太子秦王龑、太子妃孫尚香、長公主高瓊悌、京兆公主高寶寶,皇族嫡係之人,悉駐足渭橋之畔。

  ??而其後,嚴顏、閻象、張鬆、鍾繇等及其下九卿、諸署掾吏、司隸布政司諸官,甚至涼州布政司亦有官吏至此。

  ??留守長安的三千軍隊,藍田大營的教導校,諸府寺台衛兵,深宮禁衛,皆張旗舉喪,列陣左右。

  ??高誠身著甲衣,外罩喪麻,頭盔上也綁著一道黑色的布條。身側的高龑,也是尋了副小號的鎧甲,套在身上。薑抒和蔡璣分別牽著瓊悌和寶寶,兩個小女娃似乎也察覺今日的莊嚴隆重,絲毫不敢再如往日一般調皮。

  ??回望四周,諸部甲士,皆披喪麻,旌幟盡數換成黑色。左右,尚有力士,持招魂幡,沿著渭橋,一路向北,不知其有幾許。

  ??然而,高誠身前尚且還佇立著一名婦人,一弱冠漢兒,一繈褓孺嬰。

  ??蘇氏一族的族人,包括伯父伯母,皆在帝駕之後。

  ??唯獨這三人,卻是在帝駕之前。

  ??蘇怡攙扶了下旁邊的母親,又看看了躲在繈褓之中的小弟,忍不住心頭一疼,強忍著眼眶中的淚水,倔強的凝視著渭橋北麵。

  ??母親方剛誕下小弟不久,身子還沒恢複,尚能站立如鬆,自己作為阿翁的長子,蘇氏的嫡長孫,絕不能丟了父親的顏麵。

  ??身上的甲胄很重......

  ??起碼對於體弱多病的自己來說,確實很重。

  ??但是,再重,也重不過日後兩肩上的擔子啊。

  ??祖父愈加年邁,阿翁殉國的消息傳回家裏,當即就大病了一場。現在,也一樣是強撐著來到這裏。

  ??扶風蘇氏,在一個月前,還是朝朝曦日,現在卻是顯得夕陽西下了。

  ??“啟稟陛下,大都督靈架,已至蘭池!”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