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交錯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5-11 19:04      字數:3982
  城外的曹軍陰魂不散,成為了呂威璜和何茂心中的一根尖刺。

  倚在城頭,明顯可以看出城外曹營的規模又大了不少。或是曹軍連夜擴營,虛布聲勢。或許是真的有別部曹軍趕至酸棗。

  但一切歸於終,呂威璜依舊不認為曹操會將自己所部作為主要目標。相比之下,正在回程中的淳於將軍所率主力,更加有戰略意義。甚至,曹軍包圍陳留城外的文車騎所部,在整個中原戰局上的作用,也比拿下區區酸棗來的強。

  然而,呂威璜所想,也基本上正是曹操等人所想。

  曹營內。

  夏侯淵和蔡陽兩人正坐在大帳內,旁邊夏侯衡、夏侯尚二人拄劍側立。

  “老將軍,徐將軍的屍首還在那呂威璜手中?”

  一連兩天一夜都在奔行的夏侯淵,休息了兩個多時辰後,似乎又恢複了先前的精神勁。虎目射出精光,凝視著帳簾。

  在帳簾外,轅門正對著的便是酸棗西城,也是徐翕最終戰死的地方。

  老將蔡陽沉著臉色,點了點頭,沒有作聲。

  夏侯淵也不再提及此事,遂改口言與夏侯衡道:“衡兒,集合部曲,準備出發!”

  “諾!”

  夏侯衡聞聲應諾,夏侯尚亦是緊隨而出。

  倒是蔡陽眉頭一湊,問道:“妙才,汝部奔襲數百裏,這兩日又來回攻戰,是不是先好生休整一番。大王那邊部曲尚有近四萬眾,出其不意,足以成事。”

  聞言,夏侯淵擺了下手,笑而言道:“老將軍不必擔心,淵正值壯際,不礙事。至於吾帳下將士,淵亦信得過。何況,多了四五千人,此戰的勝算就更大一些。”

  “嗨~”

  蔡陽大歎一聲,道:“可惜老夫年紀已長,經不住這般奔波,隻能帶著老弱之眾,牽製趙軍一部。”

  “老將軍莫要小覷於己,少了呂威璜這兩三萬人,吾等也才有機會與淳於瓊一戰啊。待解決掉淳於瓊,再歸酸棗,取呂威璜首級,祭奠徐將軍。”

  “好!那老夫就在這預祝大王及將軍,馬到功成,凱旋而至!”

  “某先告辭了,老將軍保重!”

  “妙才途中小心!”

  天色雖亮,但夏侯淵卻是帶部從營後向西行進,待轉東向。

  繞了不短的路程,可也使得自己所部未被呂威璜派出來的斥候給發現。

  ……

  這邊夏侯淵方剛率部行不過半日,於燕縣的曹操所部主力,便已匯聚起來,開始向東北四十餘裏外的瓦亭前進。

  此時此刻,雖說西麵滎陽那邊的戰報還沒傳至大營。但酸棗被破的消息,已經蔡陽處傳到跟前。

  再者,原本留守在白馬渡口的趙儼、許諸二人也已過了燕縣。所以,淳於瓊不出所料應該知道了自己主力大軍並不在白馬了。

  白馬周遭坦蕩無餘,包括瓦亭也一樣如此,與其說設伏,倒不如說是以逸待勞。當然,自己並非沒有勝算!

  望著源源不斷從四周匯聚而來的部曲,曹操凝視著東北方向的瓦亭,神色頗有凝重。

  這一仗並不難打,難得是後麵怎麽打!

  袁紹失策,四麵分兵,給了自己一個絕佳的翻盤機會。但是,吃了這麽一虧之後,趙國上下勢必收斂驕縱之心,正視於己。

  那時,南麵有顏良大軍擾亂徐州,西麵趙軍重整旗鼓,北麵袁譚也勢必將加大攻勢。再算上齊國內裏之憂,一場勝仗根本改變不了局勢啊!

  “大王,各部已經就發,中軍當行了!”

  荀彧駐足在曹操身側,目光未曾偏轉,一直都在觀察著王上的一舉一動。也許這一仗無法徹底改變大局,但總能改變齊國上下愈加艱難的局麵。

  曹操猛然醒神,皺著眉頭狠眨了兩下眼皮,深吐一氣,衝著身旁的典韋壓手言道:“中軍即行!”

  “諾!”

  身形雄闊的典韋,拱手悶聲應下。

  隨即,中軍大纛先動,曹操等人亦換乘戰車,緊跟大纛側。

  如後,各軍依次進發,直奔瓦亭。

  而瓦亭北二十裏處,一座宏闊的大營屹立在白馬與其之間,一個適中的位置。

  營中大帳內。

  淳於瓊端坐在上座,左右兩側佇立著幾名河北大將,而中間一名小卒,正氣喘籲籲的飲著水,滋潤著幹燥的喉嚨。

  一碗涼水下肚,信騎這才喘著粗氣,拱手言道:“將軍,小的奉呂威璜將軍之命,傳滎陽、敖倉之迅。大王行營被焚,敖倉亦是火勢衝天,身在酸棗尤可見之。”

  話音一落,帳內幾員大將的眉頭都瞬間擰了起來,但沒有人急著說話。

  淳於瓊麵色隻是微動了一下,而後問向於其:“此乃何時之事?”

  “三天前,小的後麵應該還會有兄弟快馬來報。”

  “嗯,本將知曉了,汝先下去休息吧!”

  “諾!”

  信騎一走,帳內的氛圍立馬就變了。

  蘇由抬步側身,拱手向淳於瓊,言道:“將軍,先前黎陽守將來報,曹軍於白馬渡的營壘,已是空無一人。那曹軍主力,很有可能已是奔向洛陽戰場,吾等要不要迅速拔營,馳援大王?”

  “不能著急,不若且稍等後續信騎之迅。”

  旁邊馬延當即開口說道。

  蘇由回身凝視馬延,說道:“馬將軍認為此信騎,可能有詐?”

  “應該不會有詐,兩天一夜,快馬足以從酸棗跑到大營。不過,曹軍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殺到大王禦營所在,必然兵力無多。而禦營兵馬不少,又背倚汜水關,敖倉亦有一校之兵,斷然無皆損之說。”

  “馬將軍所言不差,況且吾等等上一上午又能如何?都已經過去三天了,待到大軍趕過去,又是幾日功夫,區區半日改變不了局麵。”

  馬延說完,淳於瓊也點頭認可言道,突然之間似乎謹慎非常。

  “對了,蘇將軍,斥候可有什麽消息?尤其是從白馬渡口撤走的曹軍主力!”

  “回將軍,斥候隻是發現了大軍行進的蹤跡,並沒有發現曹軍主力所在。如今,斥候已經在往燕縣那邊去了。”

  “嗯好~”

  淳於瓊點著頭,神態有些輕鬆寫意,似乎並未把曹操放在眼裏。

  隨而目光一閃,疑惑的問向蘇由:“周軍那邊是不是已經開始攻打洛陽了?”

  “回將軍,已經有十餘日了。不過洛陽城堅,應該沒什麽問題。”

  蘇由有些迷糊,摸不清淳於瓊在想什麽,畢竟距離太遠,即便是洛陽那邊出了何事,他們也頗有些鞭長莫及啊。

  但接著蘇由又想到了一事,繼續言道:“對了將軍,昨日黎陽守將奉審君之命,傳來了河東周軍的舉動,說是周軍近十萬兵馬,已經出兵。其中一部自箕關出,應是一軍兵馬,直取軹縣。兩軍出永安,直奔界休。餘者出離石,直奔平周。另外,北麵軻比能和周軍第二騎兵軍的舉動,似乎意欲攻雁門,配合其餘周軍,對並州形成包圍之勢。”

  淳於瓊聽完,不禁謔了一聲,笑言道:“謔,這周國的野心倒是不小啊。麵對吾大趙三十萬主力,竟然還兵分兩路,想要把並州、河洛全吃了。”

  “野心雖大,但周王德不配位啊!哈哈哈……”

  蘇由也不禁嗤笑一聲。

  帳內幾人也是各作神情,但總有人理智尚存,言道:“周國也出動了近二十萬大軍,還是得小心應對啊!”

  “不錯,王將軍此言甚是。吾大趙雖以雷霆之勢,破滅楚國社稷,盡亡其軍。但眼下,尚有齊軍十餘萬牽製,周軍之戰力又久負盛名,不可小覷啊!”

  “關涼男兒雖負盛名,吾燕趙男兒也不遜於彼。大王禦駕親征,四海所望,周王何以憑拒。此番南下,吾大趙必將勘定中原。待來日,南望荊吳,一統六合。”

  “彩~趙將軍此言,大壯吾等心氣哉!今時大王親征,禦吾等鷹犬,邀狩鳥兔,獵物未絕,吾等仍需勉力,以成大王帝業。”

  “吾等共勉之!”

  帳內眾人的異口同聲,將這一場不足為道的議事落下帷幕。

  然而,隨後接連而至的十幾支信騎奔來,讓淳於瓊帳下幾員大將的臉色都變得有些不善。

  所在滎陽的大王禦營確實被焚毀,敖倉也的確生了通天大火,不過好在隻是附近運輸糧秣的船隻被焚。但是,方剛拿下酸棗的呂威璜所部,隨即便為曹軍所困,糧秣緊缺。

  夜晚的趙軍營壘,燈火通明,中帳內散去的諸將再度聚集在此,凝重著神色,等待著淳於瓊的決定。

  淳於瓊亦是愁眉苦臉,因為呂威璜那邊無法確定曹軍有多少兵力,自己至今尚不清楚曹軍主力身在何處。尤其是在知道曹軍主力早已從白馬撤走之後……

  莫非曹孟德的主要目標,並非是自己所部,乃是呂威璜所部?

  淳於瓊眯著眼睛,回想著從滎陽出發時,田公和許子遠的孜孜叮囑。

  打一開始,曹軍攻黎陽,本就有些出乎意料。因為,曹軍根本沒有任何機會渡過大河,所以曹軍的目的就不得不引人細思。

  自己率部快馬加鞭,直奔白馬,甚至都未等眭元進那邊拿下酸棗。這樣一來,自己犯下分兵冒進的大忌,麾下又隻有六萬之眾,可謂是給足了曹孟德機會。

  但是,如果他曹操將目光放在呂威璜將軍身上,那自己隻怕就要提前考慮下一步了。

  眯著眼細思了片刻後,淳於瓊抬起手來,敲著身前的桌案,慢吞吞的說道:“蘇將軍,黎陽那邊的船隻準備多少了?”

  “約摸三百餘艘,可載萬人左右,逆流而上的話,足以馳援大王。”

  蘇由帶著狐疑說道,因為船隻的準備並不是從今日開始的。早在黎陽那邊傳訊白馬無曹軍後,淳於將軍就已經安排此事了。而現在……

  看來這一番事,大王和淳於將軍並非沒有準備啊~

  “嗯~這樣,蘇將軍,本將予汝百艘船隻,領汝本部兵馬朔河而上,協助眭元進所部突圍。不論如何,能帶回多少兵馬回敖倉,就帶回多少人,明白嗎?”

  淳於瓊目光一凜,下定主意,與蘇由說道。

  蘇由眉頭皺了下,隨即拱手應聲:“諾。將軍放心,末將定助呂威璜將軍突圍。”

  “馬延!”

  蘇由應聲後,淳於瓊當即又看向馬延,言道:“率汝部將士留守大營,多布斥候,虛張聲勢。若曹軍主力來襲,能守則守。不能守,退保白馬。”

  “末將得令!”

  馬延同樣是一臉迷糊,聽將軍的意思,莫非曹軍主力要主動來犯他們?

  “其餘諸將,各率部曲,連夜出營,趕往白馬津。一切輜重糧秣,皆無需攜帶,隻管披甲執刃。”

  “末將等領命!”

  幾人先是應下軍令,而後才有人鬥膽相詢:“將軍,吾等緣何去白馬津?舟船不足,難以渡大軍直奔滎陽一帶啊?”

  “王將軍不必多問,數日後,爾等自見分曉。此際,隻需依本將之命行事即可!”

  淳於瓊也懶得跟眾將解釋太多,到時候不需要自己去說,他們自會明白田公和許子遠的用意。

  這一仗,大趙必勝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