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褒斜之行祈平硐道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1-30 23:15      字數:4767
  正月剛過去,朝廷便麵向全國各郡,發布征兵告示。

  詔以諸縣邑,各自選拔兵員一百五十人,二月前征召完畢,五月內必須抵達藍田大營。

  同時,先前隨大軍參加伊闕大戰的藍田軍,正式更為第十一軍,以京畿守備軍副將第五儁擔任軍將,其餘將校由大將軍府調派人員補任。

  二月初,關中各地新征募的將士,抵達藍田大營,開始作訓。

  月末,褒斜道建設兵團軍將張成得到長安詔命,立即率主力人員啟程前往涼州。於褒斜留下馬均等大匠以及八萬餘人,繼續修建硐道,以及維持最後的一段主幹修建。

  三月初,關中一批糧秣運抵涼州郡治冀城,且自褒斜起、陳倉、隴縣、略縣等地,皆有糧秣儲備,以為供應建設兵團人員。

  月中,涼州新募將士,出隴關,直奔陳倉。

  而益州各郡縣的新兵,亦是抵達漢中南鄭。

  望著眼前的南鄭城,以及城內外廣袤的農田,正昂不禁歎了一聲:“漢中王雖好道,亦無大誌,然能力非凡啊!”

  身旁同樣騎著馬的焦璜,卻是笑了笑,言道:“正兄,漢中有今日之繁榮,乃是陛下之功,國朝之故。”

  “非也,若無漢中王打下基礎,張府君何以短短時間,就能將漢中治理於此般境地。”

  “嘁~正兄這就不明白了。璜以前亦隨家父往來漢中多次,五年前的漢中可不是這般。人人心向天師道,而漢中王、衛將軍等人,對教眾甚是寬容,亦多賞賜。故而,漢中百姓,大有荒廢耕地,不事生產之者。所食者,皆漢中府庫也!”

  出身益州大族的焦璜,顯然比正昂要知道的多。於是,繼續說道:“唉~也正是因為如此,天師道教眾,深感漢中王之恩,每逢與安樂公交戰,必奉之死命,遂勝多敗少。然漢中又每每因糧秣不足,無力趁機南下,僵持甚久。”

  待到焦璜說完,正昂便凝眉問道:“焦兄消息廣通,那現在朝廷是如何將漢中治於此乎?”

  “正兄可不之情,早在陛下封漢中王之時,漢中王便已是命漢中各縣邑官長,學以國朝之製,用於地方。再加上朝廷當時也有意和平兼並漢中,不僅派人來幫忙,連陛下都時刻指導漢中的內政。漢中,早在三年前就有這番場景了,不過某也沒想到三年後的今天,南鄭城居然有這麽廣袤的耕田。”

  “其內緣由,也許得益於褒斜道的修建。”

  正昂思忖了片刻後,便開口言道。

  “好了正兄,不說這些了,今晚就在南鄭紮營了。稍後,吾二人還得拜訪一番張府君。”

  焦璜搖了下頭,懶得去考慮這些,於是和正昂說道。

  說完,似乎又想到了什麽,提示道:“正兄,見了張府君,可莫要提天師道的事。”

  “嗯?這是為何?”

  正昂有些不理解,天師道也是有三把手的,漢中王自然不用多說。而衛將軍張衛、漢中太守張愧,都是天師道的主要人物。

  焦璜瞥了眼四周,身體微傾,靠向正昂,小聲道:“某剛得到的小道消息,朝廷已經正在整改天師道了。現在咱們稱呼的天師道,就是陛下賜予正一教的新名。保不齊啊,張府君要不了多久,也得去長安了。”

  “嘶~焦兄,緣何汝消息那麽靈通。這等事,某可從未聽人談起過。雖說日常也有所思,陛下早晚都要點明下漢中王。可帝王心意,何其難測也!”

  “嘿嘿~犍為指揮使可是某兄弟。不然,汝以為某能帶著這近萬號新兵,往長安去嗎?這麽好的差事,多少人想要擠破腦袋往裏鑽呢。”

  “謔,怪不得,那昂可算是托了焦兄的福了。”

  “好說好說。某家裏人現在應該也快到長安了,到時候打點一番,再不濟也能當個校尉。正兄,可有意一同在軍中謀出路?”

  “到長安再說吧,昂想多走走多看看。”

  “沒問題。”

  兩人一邊走著,一邊說著。

  很快,這支數千人的隊伍,就抵達預定位置,安營紮寨。

  而焦璜和正昂兩人,領著十來騎,奔進城內,拜訪漢中太守張愧。

  作為漢中的地頭蛇,焦璜和正昂兩人路過,肯定要見上一麵。更何況,調查司那邊雖有朝廷要整改天師道的消息,但無論如河漢中王還是大周的王。即便是陛下,也肯定會給張氏幾兄弟加官進爵,來作為交換。

  此時,不說交好,謀個熟麵,對於日後也大大有利啊!

  ————————————————

  次日一早。

  焦璜等人再度啟程,往北麵走過了褒中,就正式進入褒斜道了。

  早就聽聞褒斜道的修建規模極其龐大,光民夫就動用了二十多萬,再算上那些負責運送糧草的,起碼也得個四五十萬人了呢。

  那些往來關中、巴蜀的商人,一個個將新修的褒斜道,都快誇上天了,自己心裏也很獵奇啊!

  當晚,過褒中,於城北三裏紮營。

  安渡一夜後,數千巴蜀將士,正式進入褒斜道的範圍。

  然而,似乎有點讓人失望。

  焦璜望著前方道路,密密麻麻的人散布在山道前,似乎在......挖土。

  看起來人是不少,這一眼瞟去,漫山遍野,少說也得個幾萬人左右呢。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全軍都沒法通過了。

  來到軍前的焦璜,看著修路的民夫,再看看道路,不禁皺起了眉頭。

  什麽啊~

  原來那十幾米寬的路,硬生生被這幫家夥給挖光了,還向下又挖了一尺多深。

  所料不差,應該是打算新修的路了。隻不過,這裏麵到處都是人在向兩邊挖土,自己帶領的兵馬還怎麽過啊?

  “讓人過去問問,能不能讓出條道來,誤了期日,老子可是要掉腦袋的!”

  焦璜當即衝著跟在身旁的兵卒吼道。

  別人不著急,自己著急啊。鬼知道這些民夫什麽時候,能把這段路修完。要是一直堵著路,拖上十天半個月,累死自己也沒辦法如期趕至藍田大營了。

  “諾!”

  .....

  等待的時間不長,約莫一刻鍾的功夫,士卒就跑了回來,身後還跟著好幾個人。

  “將軍,對麵校尉說,要我們等上三天。三天後,路基就平好了,到時候才能過。”

  士卒附耳在旁,小聲的跟焦璜說道。

  焦璜眼珠子一瞪,當即罵道:“放屁!”

  喝完,也朝前走去,對麵那幾個人,應該就是負責修路的官了。

  “在下焦璜,奉益州布政使任使君之命,率新募兵丁,趕往藍田大營。兄弟,某帳下也就九千人左右。要不了一日的功夫,就能過去。”

  焦璜遂以的抬了下手,冷目盯著對麵幾人環繞中的一人說道。

  那人搖了搖頭,言道:“一日?焦兄,不是在下小覷,某身後二十多裏,都在修路。一天的時間,汝部真過不去。某光是派人稟報師帥,師帥再派人通知各部讓道,就得半天的功夫呢。”

  “誤了期日,某掉腦袋,汝也脫不了幹係!”

  焦璜絲毫不跟這人擺理,直接說道,滿滿都是威脅的味道。反正依大周律,自己誤了行軍期日,落個誤期不至的罪名,不掉腦袋,也得服個三五載的刑役。而他,自然也好不到哪去,一樣要服刑役。

  不過,沒人是好欺負的。

  更何況,也不止是他焦璜有期日啊。

  “哼,某奉命於六日後,要挖成到褒中的路基。某誤了期日,汝也一樣別想好過!”

  “嘿~咋滴!”

  焦璜虎目一蹬,手一把搭在腰間的劍柄上。

  “哼,嚇唬誰呢!”

  對麵亦是一橫,抓住腰間劍柄,與焦璜對視。

  ....

  兩人互瞪片刻,誰也不肯服輸。

  站在焦璜身後的正昂,暗歎一聲,搖著頭走上前去。

  來到兩人中央,抬手示意二人莫要動怒,又言道:“二位稍安勿躁,某有一想。不若這樣,白日修路,晚間吾部通行何如?”

  說完,正昂目光看向焦璜,使了個眼色。

  焦璜冷哼一聲,手鬆開劍柄,轉身離去。

  而正昂又看向建設兵團的校尉,校尉倒是有些禮節,衝著正昂說道:“便依先生之策,不過吾等酉時停工。酉時後,汝部方可通行。”

  “勞煩校尉了,還請校尉遣人通告其餘各部,免得驚了諸位兄弟。”

  “沒問題。”

  ......

  於是,焦璜黑著臉,硬生生等到了日落西山。

  酉時剛至,便迫不及待的招呼各部起身,準備趕路。而對麵的建設兵團的人,也是紛紛收拾物什,朝著北麵的營地而去。

  近萬沒怎麽見過世麵的巴蜀新兵,很快就趕了三五裏地,見到了另外一幕。

  前麵一片平坦的空地上,立著一座龐大的營寨,一隊隊建設兵團的人,依次進入營寨。

  而營寨前....

  一條足足有四五十步寬的大道,印入他們眼中。

  當然,這條所謂的路,也隻不過是挖出了路基,打平了其間的碎土。可能上麵還會鋪設別的,但基本的輪廓,就足以顫動人心了。

  四五十步寬的路?

  貫穿成都城的南北、東西兩條主幹道,也隻有二十步寬啊!

  這....真的還是他們從小聽長輩說到大的褒斜道?

  記憶中的褒斜道,都是羊腸小路呀~

  焦璜亦是不禁咽了下口水,自己也的確沒有想到,新的褒斜道居然有這麽寬。

  自打褒斜開修以來,很多商人、行人都改走子午道和陰平道了。因為褒斜正在修路,隻有那些並不著急的商人、行人,才會仍舊選擇此道前往長安。

  那些人隻是說,路很寬,很平,很結實,也說硐道之壯闊一言難盡。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啊!

  “繼續前進!”

  “諾!”

  踏上還未完成的褒斜大道,九千餘人的隊伍,立即分成三個縱隊,齊頭並進。

  因為,道路太寬了,足夠容納三個縱隊一起前進。

  隊伍的長度縮短了三分之二,這行進速度,自然也是快上許多。

  不過一個時辰,就來到了南山南麓的山道口。

  到來這裏,褒斜大道,徒然窄上許多,可仍舊有十餘步寬,大軍隻需要恢複原先的單縱隊,就可以繼續行進。而不必再像數年前,還得再度拉長隊伍。

  山道的平坦度,和方才走的路,差了許多。

  趁著火把提供的亮度,仍可看到道路兩側人為擴寬的痕跡。

  而這一行,就是十餘裏,直至天亮。

  剛剛好,焦璜所部,也來到了第三座建設兵團的營寨前。

  於此,在和此處的建設兵團的幾名校尉商議一番後,他們得以在營寨內休息。而建設兵團人員,則拿著工具,繼續進行著褒斜大道的修建。

  ........

  又是一夜行軍,焦璜通過了這段正在維修的道路,來到了已經修建完畢的褒斜道。

  山道還是十餘步寬,上麵墊了一層白石、沙土、石子混合而成的物什。用人力,一點點夯平後,又使牛馬拉著圓滾滾的石碾,軋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現在....

  “鐺!”

  焦璜牙口一緊,握著環首刀的手掌猛然顫抖著。

  而後,驚訝的看著路麵上一道幾乎可以視而不見的痕跡。

  這也太硬了吧.....

  試了下路麵後,焦璜便回到了戰馬上,搖著頭和正昂感歎著褒斜道的厲害。

  但,這隻是剛剛開始而已。

  當焦璜看到棧道上的修建工程時,更是眨巴著眼睛,不敢置信。

  一塊房屋大小的凸出山體,在一聲巨響中,化為一片碎石,灑入褒水,蕩起一片片水花。而站在兩側的建設兵團將士,應聲爆發出一陣陣山呼海嘯!

  一名名建設兵團的將士,挑著兩筐碎石,不斷的從棧道上走下來。

  緊緊牽著棧道的山體,被掏出一個個窟窿,最後將會匯聚到一起。

  一連走了十日的夜路,全員無一損傷。

  對於出身巴蜀的將士們來說,這也是很大的震撼之一。

  從小到大,誰都知道巴蜀前往關中的褒斜道最好走,但也不好走。白日行走,如若不小翼翼,也有墜崖的危險。往年間,每年都得有不下二三百人,墜崖而死。

  聽說,當年朝廷大軍南下的時候,走褒斜道也摔死摔傷不少人。

  而現在,他們夜間行軍,卻無一損傷。

  當穿過真正的硐道時,所有人反倒是更加小心翼翼的走著,生怕頭頂上堆積的山體,轟然塌下。

  突然....

  後麵一陣響鬧,嚇了焦璜一大跳。

  匆忙命人查探後,才知道原來是將士們發現支撐山體的是鐵。

  鐵?

  焦璜看著身旁不過兩尺的牆體,黑不溜秋的很難讓人發現什麽。而且,硐道內的燈火,也不是很亮,自己一直以為是巨木,又或者是鋪路的那些三合土呢。

  誰成想,它們居然是鐵汁澆築!

  撫摸著那鐵壁,回頭看了眼後麵那丁點明光,腦海中自動浮現出了進入硐道前那麵石碑上所書。

  祈平硐道。

  高一丈九尺,寬一丈八尺,長三百六十二步餘三尺。

  三百六十步鐵壁?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