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肉脯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1-30 23:15      字數:4578
  一場並不激烈的戰鬥結束後....

  小小的戰場之間,楚軍將士的屍體,鋪滿了整個趙軍軍陣前麵的空地。其間殘破的旌旗,四處歪倒。密密麻麻的箭矢,讓負責打掃戰場的民夫都感覺無處下腳。

  趙軍的損傷,不過區區百餘人,可謂是大勝了。

  但行走在漫山遍野的屍體中間,文醜至始至終都沒有一絲的快意,反倒是微微擰著眉頭,緘默不語,自顧自的踏過一具又一具瘦弱的屍體。

  很快,就越過了這八千楚兵,來到楚軍最開始的陣角所在。

  比普通馬車稍微大了一點,和豪華根本聯係不上,但上麵躺著的便是楚國的大將軍,死在戰場上八千楚兵的統帥。

  其大纛,亦豎於側,安安靜靜的陪伴著這樽靈柩。

  “唉~”

  文醜長歎了一聲,盯著車駕上的靈柩,又看了看旁邊的大纛。

  這應該便是一名將軍,最好的歸宿吧!

  頤指三軍,將抵陣前,纛立於左,巍然不動。而將校敢先,士卒忘死,以沙場伴終生,以威凜踏黃泉。

  “張勳其子可尋到了?”

  “已經尋到了,但其死於亂箭之下,將士們正在為其整理儀容。”

  “嗯~傳告大營,讓人準備上好的棺槨兩副,以侯之禮,葬於.....”

  文醜說到這裏,又抬起頭看了下周圍地勢,算不上太好,但應該是最適合的了。於是,繼續言道:“就葬於此地吧!另外,那些楚軍的屍體,也都埋葬在其二人左右。忠勇之士,不當暴屍荒野!”

  “卑職遵命。”

  “走,回營!”

  “諾!”

  .......

  文醜回到大營後不久,便有將士將張勳的靈柩,運入營內。同時,張勳之子張珪,亦為士卒好生打扮了一番,重新穿上那套滿是箭孔的戰甲。手中的佩劍,也擦的幹幹淨淨,放置在其左手旁。

  文醜領著諸將,來到了張勳父子所在,沒有祭奠,僅僅是觀望了良久。

  而後,遂歸中帳。

  當天傍晚,袁譚自洛陽城內而出,進入文醜大營中帳。

  “末將拜見車騎!”

  袁譚的嘴角帶著笑,向坐在上首的文醜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喜意不言而出。

  文醜衝著袁譚微微點頭,言道:“顯思,坐。”

  “多謝車騎。”

  袁譚落座於文醜之右,在諸將之上。

  “諸位,今日一戰,徹底消滅了洛陽的所有楚兵。長公子,亦率部占領洛陽諸門。縱觀此戰,吾等損失小之甚小,而得此大勝。更陣斬楚大將軍勳、其長子珪,及其下楚國大小將校一十八人。諸君,功不可沒啊!稍後本將就奏稟吾王,為諸君請功!”

  “車騎言過了,此戰得益於車騎妙計,吾等才能大勝之。末將等唯依車騎令行事,乃本責所在,安敢居功啊~”

  左側的淳於瓊,在文醜落下話音後,便開口謙言。畢竟,文醜已經說了為大家請功,怎麽著也得客氣一番,不然豈不是顯得居功自傲?

  淳於瓊說完,帳內諸將亦紛紛謙言敬語,恭賀此勝。

  這其中,亦包括了袁譚。

  說起來,此戰文叔可以說是給了自己一個大大的機會啊。張珪率軍出城作戰,洛陽空無一人防守。而文叔,便傳軍令於己,率部入城。

  呼~入城!

  也就是說,洛陽城是自己率先占領的,這一先登之功到手了。再加上,洛陽在父王心中的地位,先登之功也就顯得格外耀目。

  更不用說,未下洛陽前,自己還擊敗了張勳一陣。隨便操作一番,自己在趙國的威望都能蹭蹭的往上跑啊!

  於奪嫡而言,重之又重。

  文醜抬起手臂,壓了一下,笑言道:“諸君莫要客氣了!本將雖有良計,但也需有諸君依令而行。故爾,此戰功勞,諸君皆有。本將已是位極人臣,便不摻和了~”

  “車騎真國之柱梁也!”

  淳於瓊明目張膽的獻了一語,正合了其餘人的心思。

  於是,帳內諸將紛紛從肚子裏找詞,來讚揚文醜,直聽的文醜都有些頂不住。

  稍後,聚帳大宴慶功。

  .......

  次日一早。

  三軍開拔,挺入洛陽。

  城內袁譚所部早已準備就緒,大開耗門,迎大軍入城。

  袁譚親率一校大戟士,為三軍之前鋒,列隊通過耗門。其後便是文醜中軍,領諸將、護軍、親衛等依次而入。再其後,數萬趙軍,各依將令,魚從入城。

  抵至洛陽宮城,袁譚依文醜令,遣一部將士,進入南北宮,把守諸宮門,嚴禁任何人出入。而後趙軍分別占據城內各處官寺、府庫,以及四處要害,留守兵馬設防,餘者入城內軍營、閭裏間休整。

  數萬兵馬以及大量民夫湧入洛陽,使得寒冬下的洛陽城,略微有了點生氣。

  清理城內各處,轉運城外糧秣入府庫,修建城內軍營,部署城內防務.....等等,一大堆的事情讓文醜操碎了心。

  十日過去後,文醜才大鬆了一口氣。

  洛陽城,算是徹底拿下了。

  然而整個河南尹,卻還有幾個地方,為周軍所占據。

  圍攻洛陽期間,齊楚兩軍攻城略地,占領了汜水以東不少縣邑。但現在都被趙軍輕而易舉的收複了。

  唯有西麵的伊闕、穀城、河南以及西南的新城,四座縣邑關卡,成為了文醜的心病。

  周軍主力早已退回了關中,但根據刺奸司的密探所查,其軍大多數都駐紮在弘農、潼關、河東一帶。如此部署,顯然周軍也在防範趙軍西進。

  自己沒有西進的想法,函穀、潼關經過這些年周國的修繕,具備著非常強的防守能力。而西南陸渾關,比起函穀、潼關要易攻一些,但周軍肯定也有所防備。

  再加上國朝也不打算先和周國交戰,所以周軍應該是在防範自己攻打伊闕和新城。

  很難辦啊!

  洛陽本就是四戰之地,險要雖多,但也容易被人掐住脖子。尤其是不久前的周攻伊闕一戰,經新城殺入穎川,配合齊軍封鎖東部,整個洛陽地區就成了孤地。

  這一點自己不得不防,因為周軍也有能力如法炮製,以對付楚國的法子,來對付趙國。

  其中關鍵就是河內!

  周軍屯兵河東,不是沒有緣由。隻要自己攻打伊闕,河東的兵馬隨時都可以殺出箕關,截斷洛陽與並州、河北的聯絡。甚至,冒險之下直逼鄴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再加上並州出動了兩萬兵力參與洛陽之戰,而太原一帶,隻有五萬餘人。看似不少,但沒有離石之險,周軍可以長驅直入,徑抵太原。若是再有軻比能相助,周國在河東、西河的兵力,同樣對並州也有非常大的威脅。

  當然,拿下洛陽,對於趙國而言,有著巨大的好處。

  最顯而易見的便是,卡住了周國東出的念頭。

  隻要國朝依照田相的謀略,拿下中原之後,周國也就這樣了....

  隨後不久,文醜使大將高幹、朱靈二人各引兵一萬,分屯枳縣、野王。又有河內太守王匡及其帳下大將方悅,屯兵萬餘於懷縣。

  三萬兵馬駐守河內,足以支撐到鄴城、洛陽、太原三個方向的援軍抵達。而洛陽則是由自己親自率餘下四萬兵馬,親自坐鎮。河南尹東部諸縣邑,由袁譚率大戟士坐鎮滎陽,由其下大將岑壁率軍五千駐守垣雍城,大將彭安率軍五千駐守新鄭。

  各軍抵達指定駐軍點時,鄴城方麵的嘉獎和封賞,也送抵洛陽。

  同時,洛陽失守的消息,也傳遍天下。

  鄴城趙國君臣,自然是歡慶之。在國朝整體戰略中,奪取洛陽也是關鍵之一。雖然對於袁尚一派係的人而言,長公子袁譚依靠洛陽之戰獲取了巨大的戰功,有些不利於己。但既定的明歲分兵兩路南略中原之時,他們將會獲取更大的利益。

  而相對應的楚國君臣,就不一樣了。洛陽失守,大將軍及國朝諸多大將戰死沙場,還有更多人的投降於趙,對於剛剛開始往深淵外麵爬的楚國而言,無異是一塊巨石又砸到腦門上。

  軍隊的士氣就不用提了,張勳能成為大將軍,在全軍中的威望都很高。不隻是朝廷百官,連底層的士卒都知道,大將軍是他們楚國最優秀的將軍了。至於太尉、車騎和衛將軍,不便言多。

  此外便是朝野民眾的心氣,國都失守,大將軍戰死沙場,幾萬軍隊或死或降,讓所有人都心生不寧。

  這世上沒有人是傻瓜,即便是那些貧窮的民夫,也知道國都失守,大將軍戰死沙場,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什麽概念!

  一個不好,可能就是國滅。

  楚國社稷亡不亡無所謂,反正他們已經經曆過大漢帝國的敗亡,不外乎多一個楚國。可國勢弱,勢必就有別人來欺負,戰端一啟,最遭殃的還是他們。

  於是,逃亡、避禍開始了。

  百姓大量流失,是每一個國家都不想看到的事情。然而,楚國卻無能為力。大量的軍隊還部署在邊境線附近的城池裏,以防備其餘勢力趁機來攻。內地根本就沒多少軍隊來管理,更無法封鎖境內所有的道路。

  眼看楚國又遭了殃,難受的還有曹操本人。

  借著合周攻楚一戰,本打算就此瓜分楚國。但一來趙國逮著周、趙伊闕大戰的良機,果斷迅速南下。二來,自己的主力大軍又被拖在陳留一帶。三來,周國顯然也沒有打到底的想法。

  於是,占據洛陽的趙軍,讓齊國邊防的壓力,更上一層樓。

  而今,鄴城都不用派探子去打聽,隻要走過去,就知道趙國明歲要兵分兩路,南下中原。趙國君臣也絲毫不忌憚,全然不管那四處散播的戰略信息。

  知道了對方的大概戰略部署,是一件好事,同樣也是一件壞事。

  因為,齊國真的沒有足夠的實力,來對抗趙軍。尤其是現在,趙軍還拿下了洛陽。

  兵分兩路,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一路出河洛攻兗州,一路出平原攻青州,將戰場拉扯開來,完全發揮趙國的兵力優勢。

  年初,鮮卑、遼國合夥侵略幽並,被趙軍頂了回去。鮮卑不多說,應該還有南下的可能。而遼國,就未必還敢跟趙國叫板了。公孫度現在正忙著如何威懾高句麗、扶餘等部落呢,刺奸司也不是隻是打探個情報。

  根據群臣及諸幕僚的預估,趙軍如若南下,兵力起碼在二十萬以上,而且騎兵的規模不會少於兩萬騎。

  甚至,若是狀況允許,趙國多抽調五萬人加入南下大軍,也不是不可能。

  這些軍隊九成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部隊,戰鬥力不可小覷。

  而齊國呢,滿打滿算也就十五萬軍隊,這還是東拚西湊,算上那些亂七八糟的部曲。真正的精銳部隊,隻有十萬人左右。當然,這裏麵也摻了青州兵這等私貨。

  到時候趙軍大舉南下,楚國和吳國會不會動小心思,亦或者青兗豫徐四州各地,會不會有人造反響應趙國,都不一定。

  起碼得留下三五萬人,看著後方。要是後方亂成了一鍋粥,那自己就真的沒有一絲機會了。

  ......

  荊州距離趙國雖說不遠,中間也就夾著個南陽郡。但南陽是楚國目前的心頭肉,趙國想要威脅到荊州,起碼先滅了楚國再說。

  有著袁術和曹操頂缸,躲在兩國後麵的荊州,一點都不擔心。甚至,還想著能否在趙國南下的過程中,偷上兩口肉吃。

  而吳國,就更加沒啥心思了。

  休養了一年半載,吳國總算是從ICU爬了出來,現在還老老實實的養著傷呢。對於洛陽被趙軍拿下來,一點想法都沒有。

  至於那傳播開來的明歲趙國南下中原的消息,更沒丁點心思。

  總之,老曹汝先頂著,等某養好了傷,再談共同拒敵的事。

  全天下,唯一稱得上開心的便是周國了。

  趙軍南下洛陽,周國的戰略目的就已經達到了。而今,鄴城又明目張膽的準備明歲大軍南下的事宜,還不封鎖消息,這簡直讓高誠樂開了懷。

  有的人以為這是場豪賭,因為如果趙國勝了,那中原千裏沃土,並入趙國。再有河北之富,幽並之駿,那時周國就難辦了。而且,這種幾率非常大,沒人會認為虛弱不堪的楚國和剛剛強了點的齊國,能攔住河北大軍。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場戰略博弈的勝利。

  因為,關東不大打出手,周國就沒有任何機會。

  中原是一塊肥美的肉脯,趙國和周國都想吃,可旁邊還有幾方勢力,也想插上一腳。使得周國和趙國,誰先動手,誰就會為對方所掣肘。一個不小心,肉吃不到,還得被刮上幾刀。

  現在,顯然是趙國先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