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另有別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1-13 21:23      字數:2657
  “陛下,依老臣之見,不若先走一步,看看再說。如若子喬之計能成,那國朝不要南陽郡也罷,日後楚國沒了南陽也更加容易滅掉。如若子喬之計不成,那吾等也大可與荊州一戰,殺殺荊州兵馬的銳氣!”

  場內閻象張口言道。

  聞其言,高誠皺了下眉頭,心中還是想著能拿下南陽郡。畢竟,大周的實力擺在這裏,荊州想要出兵,那也得先拿步兵跟徐榮較量一下。

  “陛下,閻相所言正是,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隨後張鬆、郭嘉、賈詡幾位重量級人物,也都出言附議閻象之見。

  麵對此般情況,高誠也隻能暫時聽從閻象的意見,言道:“那便依閻相所言,希伯,出兵事宜,汝與文和、子恪再具體商量一下。朕,就先回宮了。”

  “諾!臣恭送陛下!”

  “臣等恭送陛下!”

  大體已定,高誠也不想在大將軍呆下去了,要趕緊回宮。

  閻象、張鬆、郭嘉、鍾繇幾人,也是一同隨高誠回宮。

  兩刻鍾後。

  未央宮宣室內,高誠坐在榻上,看著身前站著的四位重臣,擰著眉頭說道:“此事,朕怎麽感覺頗有些蹊蹺?”

  閻象嘴角一揚,秉禮言道:“陛下英明!此次乃是楚國伐齊,齊王卻請吾等出兵,合分楚國,有些借力打力的意思。”

  “陛下,臣等之所以勸言陛下,正是因為如此。此番,看似乃滅楚之良機,實則不然。荊州斷然不會坐視楚國被滅,彼等出兵乃是必然。而吾大軍一動,則就要麵對荊楚兩國的主力。齊國,大可坐收漁利。”

  張鬆亦是說道。

  高誠搖了搖頭,曹孟德那老匹夫,再不濟也不會表現的如此明顯。於是,目光轉向郭嘉。

  “陛下,若要依臣之見,此次不出兵更有利。楚國,要打的是齊國,而齊國這幾年休養生息之下,實力可一點都不差,擊敗楚軍完全不成問題。臣擔心,日後滅楚,恐怕得利最大的是齊國,曹孟德並非庸主。”

  “不出兵不妥,關東的局勢,必須要發生變化了。此番,趙國為軻比能、公孫度所牽製,吾周國不動,隻怕也打不起來。”

  張鬆反駁了一句。

  郭嘉皺著眉,輕嗯一聲,說道:“沒錯,國朝大軍不動,楚國也不敢擅自動兵。所以,袁術為何會出兵攻打齊國?”

  一聲質問後,郭嘉目光掃向幾人。

  不論是閻相,還是鍾繇和張鬆,也都陷入鎖眉沉思,確實有些讓人不解。

  “沒錯,朕也是疑惑此點。此番袁術傾國之力,欲伐曹操,難道他就不怕吾周軍大舉東出,拿下洛陽?”

  高誠也發出靈魂質問,又言道:“還有,朕與袁術也打了不少交道了。此人能力確實並不出眾,但也不是沒腦子。況且,袁術看不出來,楊弘還會看不出來?行此般征伐,一旦敗了,楚國可就麵臨滅頂之災!”

  “陛下所言甚是。那麽,袁術究竟想要做什麽,就很值得深思了~”

  “奉孝兄的意思是,莫非袁術也打算學劉琦,玩一手聲東擊西?”

  “未必沒有可能!之前李就獻上傳國璽時,帶來了楚國虎符。虎符之用,嘉便不多言了,想必楚國在年前便對國朝動了圖謀之心。當時,為了掩護傳國璽歸國,嘉讓周瑜出兵圍穀城。現在周瑜和趙衢合兵一處,卻也並不是無懈可擊!”

  郭嘉沉著臉色,將心中狐疑,盡數道出。

  “不好!”

  鍾繇驚歎一聲,說道:“若真如奉孝所言,那張勳所率的大軍,很可能已經回到了河洛一帶。此刻,再傳訊周瑜、趙衢,隻怕為時已晚。”

  高誠也鐵青著臉,不用鍾繇提醒,郭嘉把話說的這麽明白,誰都會想到伊闕關外的大軍。

  先前,不僅自己沒有想到,連奉孝、文和都疏忽了,那麽就說明楚國真正的目標,極大的幾率就是周瑜、趙衢所部了。

  弱者想要戰勝強者,隻能出其不意。而現在,楚國做到了。

  “伊闕關外的情況,吾等也不知曉,現在還是先想想,後續如何應對?”

  高誠很快就平複了心境,看向郭嘉。

  事情不大,即便是楚國擊潰了周瑜、趙衢所部,大周也能承受的住,傷不了筋骨。

  “立即抽調藍田大營的兵馬,兵分兩路,一路馳援函穀。若函穀失,則退守弘農。一路馳援陸渾關,若周瑜他們敗了,也必會退往陸渾關。此外,還要命武關加強警戒,謹防楚軍出奇兵,偷襲武關,截斷徐榮大軍的糧道和退路。再讓漢中第九軍、水師立即順江而下,威脅南陽。”

  郭嘉也不含糊,當即回應說道。

  高誠點了點頭,言道:“那便如此,稍後立即派人密報大將軍。至於呂虔那裏,讓其請齊王立即進攻楚陳留。”

  “臣明白。”

  “閻相,糧秣輸運也準備一下,實在不行就先讓褒斜那邊停了。朕剛稱帝不久,絕不允許吃這麽大個暗虧!”

  “陛下放心,老臣稍後便去安排。”

  “都下去準備吧!”

  “臣等告退!”

  ——————————————

  不說長安,便是身在伊闕關外的周瑜,也是感覺到了不對勁。

  站在營中望樓上,周瑜和趙衢並肩而立,身後跟隨著幾員大將,以及親衛。

  居高臨下,眺於周遭。

  大營正前方不遠,便是伊闕關,而洛陽也就在十裏開外。左右便是崤山之麓,北麵是楚河南縣城,西南乃是陸渾關。

  三萬六千餘人,加上隨軍民夫,計四萬餘人,就駐紮在尷尬的地點。

  不可否認,出崤函南道對洛陽的威脅很大,但同樣己軍的處境也很危險。大營依雒水紮營,東南有伊闕威脅側翼,雒水北岸又有楚河南城。大軍想要進攻洛陽,勢必要拔掉這兩顆釘子,不然就會陷入三麵圍堵的境地。

  可,又哪有那麽好拔掉。

  眼下,雖說河洛一帶的楚軍主力,都調往了陳留那邊。但伊闕仍舊有五千餘人駐紮,河南有近萬人,至於洛陽,也有不下萬餘人。

  “伯達兄,今天斥候可有探得什麽消息?”

  周瑜心中有些擔心,問了一句。

  趙衢搖了搖頭,說道:“公瑾,汝是不是多想了。洛陽一帶,楚軍還是這麽多人,全都堅守不出。斥候甚至都能摸到洛陽以東,可至始至終都未發現異常。而且,調查司那邊也聯係上了,得到的消息,都是一樣,楚軍主力皆在陳留。”

  “不對不對,楚國不可能無視吾大周的威脅,抽調主力去陳留攻打齊國。要知道伊闕關外,雖然隻有咱們兩軍,但河內還有三萬趙軍,朝廷和趙國隨時都可以增兵,進攻洛陽。楚國,不會犯險。”

  周瑜說完,沉索了片刻,又言道:“這樣,伯達兄汝稍後率第三軍,暫時退至後營,守住崤函南道。反正吾等大軍聚在一起,又不攻打伊闕。”

  “還是讓第八軍退到後營,汝居後陣。”

  “行了吧,瑜又不是嬌生慣養,也打過幾場仗了。”

  “嘁,衢才懶得管這些。汝可是陛下看重之人,要是傷了毫毛,讓衢怎麽跟陛下交代。還有弟妹那邊,侄子那邊呢!”

  “第三軍乃是精銳之師,戰鬥力比第八軍強。一旦出了事,第三軍還能穩住局麵。”

  “公瑾想多了,哪會有什麽事。”

  “小心無大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