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竊寶(中)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1-02 22:05      字數:2690
  不等李就想通一切,就聞郭嘉又言。

  “新平侯可知,楚帝緣何漸漸疏遠荀悅否?”

  “為何?”

  李就問及。

  “哼,荀氏早就打算歸吾大趙了,就等著天兵南下的那一刻。如此,新平侯還下不了決心嗎?”

  “嗤,信口胡言,誰人不會?”

  李就反而嗤笑一聲,懷疑這位趙先生所說的話。

  郭嘉搖了搖頭,歎聲道:“新平侯不信的話,可以派人去查查,吾大趙刺奸司這旬月來,去了荀府幾遭,逗留了多久時長。”

  李就微微頷首,沉默了下來。

  這都不用查!

  刺奸司何止是去荀家,連帶著其餘穎川諸家,天天也是跑的賊勤快。

  “說起來,楚帝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隻觀其縱之不管刺奸司的舉動,便可知楚帝也在籌備後路。快則明歲,慢著三載,這便是大勢所趨!”

  “先生請回,容在下思慮一翻!”

  “無妨,若新平侯有了決定,讓人去張家酒樓尋在下即可。”

  “先生請!”

  ————————————

  離開了李府,郭嘉出內城,往張家酒樓而去。

  隨後,李就也派心腹,出了內城,往趙國刺奸司所在的尋去。

  僅僅聽聞那趙先生一人之辭,可不是什麽好事?而且,誰又敢肯定那趙先生,就是趙國密使呢?

  不消三時三刻,李就心腹便跑了回來,將自己所知,盡數告於了李就。

  李就皺起眉頭,陷入苦思!

  還真是趙國的人,不過自己究竟該如何抉擇呢?

  是向阿翁那般,為陛下盡忠?還是說,為了李家,更進一步?

  世襲罔替,這可不是一般的殊榮啊!

  袁氏的安國侯,尚不是世襲罔替呢!

  當然,最重要的是袁氏家老。

  袁基死後,袁譚公子就已經繼承了袁氏的安國亭侯。

  不,是安國侯,趙王又將安國亭侯,提回了安國縣候。

  而待趙王百年後,袁譚公子可能就是趙帝了。

  自己這袁氏家老的地位,也將會更進一步啊!

  而郭嘉就呆在張家酒樓的雅間,左攬漢女,右擁胡姬,美酒精膾,好不享受。

  玩樂了整整一天,郭嘉半醒半醉的回到了閭裏,傾聽河南指揮使的匯報。果不其然,那李就心有狐疑,派人去查了刺奸司。

  但可惜,自己早一步就料到了。

  趙國刺奸司在洛陽毫不掩飾自己的行為,大周調查司早就摸的一清二楚了,想要來個偷梁換柱,還不簡單的跟個一似的。

  至於刺奸司後續的動作,應該不會影響到自己的計劃了。

  想來,不出三日,李就會作出決定的。

  第二天一大早,張家酒樓的小仆就跑了過來,言是李府來人相請。

  郭嘉嘴角一揚,事成了!

  收拾了衣襟後,便趕往李府。

  再次見麵,李就的態度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滿麵笑嗬嗬的,禮節盡到。

  大宴一場後。

  李就帶著笑意,言道:“先生,不知可否往在下書房走一趟?”

  “無妨無妨,請!”

  “請!”

  兩人離開客廳,在諾大的李府中,七轉八轉,來到一處隱蔽的場所。

  “先生,此事可不容易。就即便是為陛下心腹,但也很難攜傳國璽出宮!不知先生可有何妙計?”

  李就沒有二話,直言如何取出傳國璽。

  郭嘉看著李就這副著急的模樣,心中不由感歎,人心都是如此。大楚的人心,從陳氏幾近滅族那一刻,就在崩潰的邊緣遊離。若非荀氏扯了一把,大楚早就崩盤了。當然,荀氏也沒安啥好心,想要謀圖個三公之位,給家族漲漲光。

  “放心,吾刺奸司已經打聽到了些許周國的軍事行動。要不了三日功夫,楚帝必然會有軍事調動。驟時,送予虎符之時,暗藏傳國璽出宮,應當沒有問題。”

  “若有此機會沒問題,某可命人準備特製夾盒。不過,就想問先生,吾這一家老小,先生可有打算?”

  李就又問向郭嘉。

  郭嘉點了下頭,說道:“放心,若是新平侯願意,今晚某就可以命人帶李府上下出洛陽城,往函穀而去!”

  “嗯?往函穀去?”

  李就突然一驚。

  “放心,吾等是經函穀往河東,自河東入並州。畢竟,傳國璽丟了,新平侯以為楚帝幾時能發現?”

  “不出一天,就會發現。”

  “這便是了!另外,楚帝在李府也未必沒有眼線,某的身份很可能楚帝已經知道。不過,楚帝應該不會清楚咱們的謀劃。所以,吾等要走弘農。否則,徑直往河內,恐怕會被楚軍攔住。”

  “先生所言甚是,那便請先生安排一下,最好今日就帶某之家小出城。”

  “為何如此著急?”

  “今日宮內密議,某雖不知道是何事,但經先生一語,想必就是周軍有所動作的消息,傳至洛陽了。”

  “噢~這麽快嗎?”

  郭嘉眨巴了下眼睛,周瑜還真是行動迅捷啊。唔~應該是當夜這家夥就行動了吧。

  “好,沒問題。不過,某在城內等著汝,出宮後直接去張家酒樓,吾會準備妥當。”

  “嗯,那先生先回去安排吧,稍後某讓家裏人準備一番。”

  “不要準備,帶足絲軟即可,免得引人生疑。稍後,張家的車架會來接他們。”

  “從先生言!”

  “那某先回去了。”

  “先生請!”

  ......

  當天,張家仆人又拉著幾箱錢帛,來到李府。而後,攜李就親屬一十三人,出內城。

  到了張家酒樓,換乘車駕,齊出洛陽。

  郭嘉看著遠去的李府眾人,目光則看向北方,大楚皇宮!

  下午,臨近傍晚之際。

  宮內來人,傳李就入宮。

  在崇德大殿外等了許久,才有黃門出來,賦予板案。

  陛下命取虎符,送往大將軍府,交付大將軍張勳,以便其調動諸軍兵馬。

  虎符?

  李就心中還是一驚,沒想到陛下要動用虎符。

  莫非這次周軍的舉動非同一般,不然何必動用可調動全國兵馬的虎符。

  懷著疑心,李就回到了符璽閣。

  看著並排放在一起的兩個匣子,李就不慌不忙的取出虎符,放置到自己帶來的匣子。而後,又小心翼翼的打開另外一個匣子。

  一塊四寸方許的璽印安安靜靜的躺在裏麵,相比起這閣中那些一寸多點的璽印,要大上不少。且,其角鑲金!

  這便是大楚之傳國璽,天下英雄皆欲得之物!

  李就突然閉上眼睛,深深的吸吐幾次,才再度睜開眼睛,緩緩拿起傳國璽。

  陛下,臣不忠,還請恕罪!

  默念了一聲後,李就不再遲疑,將傳國璽放到匣子的夾層中。

  稍後,舒緩了下心情,麵部表情逐漸恢複至往常後,這才踏步而出。

  抵至宮門,李就取出板案,與宮門郎將說明出宮之意。又取出匣子,以示其檢查。

  郎將打開匣子,正見半片虎符,躺在其中。

  隨即,合上匣子,躬身行禮致歉,放李就出宮。

  就這樣,李就攜帶著傳國璽,出了大楚皇宮!

  任誰都不會想到,一個僅僅謀麵兩次之人的言語,就輕易的使李就叛主竊寶。

  但事實就是這樣,當利益足夠大的時候,人都會自主的忽視掉心中反對的聲音,而不斷的在內心告訴自己,這麽做是值得的!

  自己能得到的回報,也值得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