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求策效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1-01 07:59      字數:2769
  這邊魏延出了文府後,便懷著心事,再度回到了漢壽王府。

  見了劉琦,行禮過後。

  落座後,遂將自己與文聘所言,悉數相告。

  “大王,以末將看來,文將軍還是值得信任。其所獻之策,正是吾荊州所急。”

  末了,魏延又道了句。

  劉琦思忖間,並沒有著急與魏延說道,片刻後,才緩緩開口:“文長,王、韓兩位老將軍,以及仲業,都是忠心耿耿之人,孤甚知之,並沒有狐疑之念。使汝往文府一遭,便是想看看仲業的態度。如今,其與孤不謀而合矣!”

  “大王,也有心思整頓荊州內部?”

  “不錯。內部不寧,荊州擴張之言,談何說起。值此張羨叛變,孤可以順勢而為。隻可惜,在荊州孤能信得過之人委實不多。而今,有仲業和文長在策,孤亦有信心矣。”

  劉琦笑聲說道。

  聽到君上此言,魏延心中也是受用,執禮言道:“末將本無名小卒,得大王提拔,位列大將。旦大王之所往,末將必持刃親護,披荊斬棘!”

  “文長忠心,孤知矣。來人,備上酒食,孤與文長當長夜共飲!”

  “諾!”

  “大王!”

  魏延的聲慢了侍者一步,隨即又被劉琦壓手打斷。

  “文長,不必多言,孤已命人去府,隻管靜下心來,好生飲酒食肉!”

  “諾,末將遵命!”

  劉琦這般說話,魏延也不好再拒絕,遂應之。

  ————————————————————

  次日一早。

  劉琦便整理衣容,率親衛來到蒯府。

  蒯府門外廝仆,匆忙請劉琦入府客室,而後報於蒯越。

  原本正在讀書渡日的蒯越,聞訊收斂衣襟,麵見來意不明的漢壽王。

  “大王此來,何不遣人提早言一聲,臣也好準備一番,掃榻相迎啊!”

  蒯越皮笑肉不笑的拱著手,來到劉琦身前數步,恭恭敬敬的拘了一禮。

  劉琦起身虛扶,言道:“今日來拜會蒯師,匆忙了些,多有打擾,還望蒯師勿怪。”

  “當不得,當不得啊~”

  蒯越雖說擺著手遷就著,可心裏麵怎麽想就指不定了。

  兩人安坐後,倒是陷入了片刻沉寂。

  劉琦呡著茶水,時不時觀察著蒯越的麵容,希望能從那老奸巨猾的麵孔中,探索些需要的東西。

  但玩起這一手,蒯越可比劉琦老練的多。

  微微閉目,雙手搭在腿間,一聲不吭,仰作休憩,等待著劉琦先開口。反正是他劉琦來拜門,肯定有事相求。

  僵持了一會,劉琦便沉不下心來了,自己是肯定耗不過這老狐狸,還不如明話直言。

  “蒯師,孤欲伐東吳,不知您怎麽看?”

  蒯越睜開眼睛,讚道:“彩!大王此時不取,來日便再無機會!”

  “嗯?”

  劉琦輕嗯一聲,眉頭緊蹙,有些拿不準蒯越心裏在想什麽。

  按道理而言,蒯越與周王關係甚密,與入周的蔡瑁更是相交莫逆,以兄弟相稱。此時,他卻是執讚許之論,再加上那誇張的喝彩,很是可疑啊~

  狐疑了下,劉琦又張口言道:“孤亦是此想,可惜軍中諸將,多有另議啊!”

  “遲而不決,難成大事!”

  蒯越一語中的,不等劉琦多想,又言道:“言而不盡,何需親至!”

  “這......”

  劉琦苦笑著搖搖頭,自己就不該這麽多廢話!

  “也罷,不瞞蒯師,孤今日前來,欲請策也!”

  “大王且詳言。”

  “昨日,仲業獻策,上策先平張羨內亂,而後整合荊州內部,休養生息。待周、趙大戰一起,再取吳土,坐斷東南,與中原成南北之局。”

  說完,劉琦目光緊緊盯著蒯越。

  蒯越點了點頭,讚賞道:“文仲業雖是軍中大將,但其才略,亦不下荊州諸司才子。其如此想,大王亦如此想,而吳王,又何嚐不是如此想?”

  “蒯師的意思是......”

  “大王,臣還是方才那句話。此時不取,來日再無時機。”

  “非是孤不願取,實乃掣肘甚多。荊州內部,難合與一,尚有張羨未滅,此時伐吳,必然再生禍端!”

  劉琦神色略有萎靡,蒯越似乎有點讓人大失所望。

  然而,蒯越可不知道劉琦對自己的失望,又言道:“大王魄力,比之先王,差有千裏。”

  劉琦倒吸一口冷氣,差點就拍上桌案,目光直愣愣的盯著蒯越,做人可不能一直這般倚老賣老啊!

  前麵讓汝教訓兩句,是敬你乃先王之要臣,可不代表孤真的沒有脾氣!

  看著有些生怒的劉琦,蒯越不禁又暗自搖了搖頭。

  先王終究錯付了人啊!

  自己所言,說真的,對荊州的好處,太大了。外人隻看到東伐吳國,會導致後方不穩。可卻看不到,若荊州後方始終如現在這般一潭死水,劉琦又如何鏟除異己,整合內部?

  若是換成先王,隻怕都不需要尋自己,他自己就做出決定了。

  不過,劉琦的表現,還算不錯,壓住了心中的火氣,再言道:“孤知道蒯師乃荊州大才,還請蒯師教孤,如何整合荊州內部。內部不平,孤無力他向啊!”

  “那臣便問大王一句,是否東伐吳國?”

  “孤不打算伐吳,此時雖為良機,但徹夜苦想之後,伐吳太過冒險。”

  “那便隻有另外一策了!”

  “還請蒯師教孤!”

  “效劉焉故事,結避亂之英才,聚荊揚之薈萃,弱士族之權。”

  蒯越說完,劉琦便陷入了沉思。

  劉焉故事,便是聚避禍巴蜀之中原士子,引為東州士,而後籍此壓製益州本地士族。效果很明顯,但同樣後患亦是無窮。

  “觀周伐巴蜀,人心四散。東州士,有欲降周者,益州士亦有叛蜀者。如何製止?”

  “心隨勢亂而已!大王隻觀益州,而不觀周國乎?且看周國,有隨周王征戰者勳功,有涼州將臣,亦有關中將臣,更有已沒魏國之將臣,遂未見其人心思異。何也?無非,勢強而聚罷了!”

  蒯越耐著性子,暗含著絲絲責意,與劉琦言道。

  劉琦恍然大悟,拱手言道:“孤一葉障目,多謝蒯師堪明。”

  “嗨~也罷,荊州至此矣,臣便再多言一句。自中原避禍荊州者,才名莫過王氏二子。君上有妹,當以妻之。王氏二子旦歸,餘者如和洽、繁欽等必應聲而來。且豫章諸葛玄,得先王施惠,可以引為臂用。如此,王朗、虞翻、許邵、許靖等人可進而招之。如此,借王朗、許靖、許邵等資望老宿者充要職,以和洽、王覬等青傑居要吏,足以使荊州衡平!”

  “孤,多謝蒯師教導。今番見蒯師,受益良多。不若,蒯師居孤之左,也好時刻使孤受蒯師之學!”

  見劉琦起了重用之意,蒯越便起了身,拜而言道:“大王,臣已無心政務,惟願湖畔垂釣,以度閑暇。大王貴重之軀,不宜在外久居,還需早早回去啊!”

  蒯越也絲毫不給劉琦麵子,直接下了逐客令。

  劉琦嘴角忍不住抽了一下,從自己當上漢壽王後,何曾遭遇過這等臉色。不過,麵對剛剛獻策的蒯越,心中還是暗歎了一聲。

  “蒯師保重,來日孤再登門拜訪。”

  說完,劉琦便引侍者離去。

  而蒯越,佇立在堂中,看著逐步遠去的劉琦,不禁心生感慨。

  自己能感受到劉琦那想要拚搏的心思,隻可惜大勢如此啊!

  數年後伐吳~

  嗬!

  真當周國、趙國那些以天下為棋的國士,沒有仲業考慮的多嗎?

  “傳下去,即日起閉府,來客悉數不見。”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