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出巡(4)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605
  當天夜晚,張少監再度於高誠麵前,提起白日的傷心事。

  隨便考慮了下,高誠就同意了張少監的提案。從藍田大營抽調十名培養起來的將校,再由諸大匠中擇十人,來擔任這二十名師帥。

  折中之法,既照顧了那些大匠,也能確保這支民夫兵團,掌握在王權之中。

  不到五日功夫。

  褒斜道北段的民夫,就都知道了他們被編入建設兵團的消息。

  十餘萬人,多心懷喜意。

  他們大都是關中、河東之民,熟知國朝律令,更知道軍籍比民籍的好處多許多。

  當然,肯定也有心懷不滿者。

  比如刑徒們~

  幾近半數的刑徒,都是掛著一副苦瓜臉。

  本來還想著服完刑役,自己就能回家團聚了。結果,現在又被編入建設兵團。既然是兵團,那肯定是按軍隊的管理方案來執行,又不得回家了。

  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荀攸。

  荀攸嘴角抽了半天,這就是大周國朝對於工賑的處理方案嗎?

  雖然說,編為建設兵團,以軍隊的形式維持,不必再每天付予錢財。而且,還可以借此藏兵於民。但是,都是軍籍的話,大周的稅收可就少了許多啊。

  周國的軍籍福利,自己也有所了解。軍隊確實沒有日錢,不過也有爵位的月支啊。

  那也一樣是錢哎!

  現在看這些人都沒啥爵位,也沒有所謂的月支。但時日一長,肯定要給人家補充爵位,否則天天幹活,連錢都沒有,那還不如去做工呢。

  就好比那藍田大營訓練的新卒,半年訓練期一過,幾乎都賜有一兩級的爵位。

  在大周,就這點不好。

  民戶可以去做工掙錢,但想得到爵位,千難萬難。而軍戶雖然得爵容易上許多,但六級軍爵及以下的月支太少了,還有戰死沙場的風險。不過,潛在的待遇,肯定要比民爵好的多。

  對於普通人而言,很難抉擇。

  對於自己而言,那肯定是選**戶啊。

  自己不想再出仕,否則的話先前又何必拒絕郭嘉的邀請呢。

  二話不說,荀攸就跟管著他們這一隊刑役的吏員說了句,往北麵而去。

  吏員自不作阻,眼前這位可是當朝祭酒的好友啊!

  ——————————————

  建設兵團的整編很快,原本眾多的民夫,就是按照千人一隊,分散在沿途之間。軍令一下,十個隊組建一個師,兩個隊合成一校,充任隊長的吏員,一個提拔為校尉,一個提拔為副手軍司馬。

  下麵的曲、屯、隊等,從民夫中有人望的人選拔上來就行了。

  然而當編入軍籍的消息,傳到褒斜南段的時候,民夫出現了大規模的逃亡。

  征召的數萬巴蜀民夫,短短兩日跑了個大半。

  而消息傳到高誠耳邊的時候,又是幾日過去,鬼知道那些巴蜀民夫,還剩下幾個。

  高誠二話不說,就命人持詔命往成都。

  靠!

  大周軍籍的待遇這麽好,居然還有人逃亡?

  鬧呢~

  王使方持詔離去,便有人報荀攸求見。

  聞訊,高誠眨巴了下眼,嘴角微微一揚,衝著外麵說道:“告訴他,孤不小心感了風寒。如今民夫、刑役所有事宜,都交給了張軍將。讓他,去尋張軍將吧!”

  “諾!”

  外麵沒了動靜後~

  高誠陰笑兩聲,自語道:“哼哼~小樣,既然在小爺的地盤上,還想蹦出五指山嗎?”

  王駕居所外。

  內臣告於荀攸,請其尋張軍將,並且安排了一名小宦官,為其帶路。

  荀攸沉默不語,黑著臉跟著小宦官朝著張軍將的居所而去。

  腦子一轉,都知道周王在打什麽主意!

  張少監,噢~不對,現在是張軍將了。其既然從了軍,自然也就可以不講道義了。真要是強留自己在建設兵團,該如何是好啊!

  腦子裏做著壞打算,荀攸不知不覺,便隨小宦官來到了張軍將的居所。

  不片刻,就見到了張軍將。

  原本一身官袍,許久未見,就已經換上了一身甲胄。

  “公達賢弟,還請先行入內。”

  張軍將一眼就瞥見了小宦官和荀攸,當即歡聲言道。而後,又與小宦官作禮謝言道:“內官見諒,方見公達,心甚喜急。”

  “張軍將客氣了。方才荀先生請見大王,不過軍將也知,王上受山風之寒,臥榻難起。故而,命咱家領荀先生來軍將處,還望軍將好生招待。”

  小宦官麵帶憂色,與張軍將說完,又懷以歉意,向荀攸言道:“荀先生,吾等慢怠了先生,還望先生恕罪。”

  “罷了罷了!”

  荀攸擺了擺手,搖頭苦笑。

  而張軍將皺眉思忖了下,便想明白了其中關鍵。

  大王自是無恙,否則咱老張還能安然坐在這裏?再聯想到先前郭祭酒來褒斜,一切不言而喻啊!

  “內臣還請回稟王上,請王上放心,末將定好生招待荀先生。”

  “有勞軍將了。那,咱家就先回去了。”

  “內臣慢走~”

  .....

  片刻後,張軍將親自給荀攸斟滿了濁酒,抱以歉意,言道:“區區濁酒,慢怠先生了。”

  “唉~張....張軍將不必多禮。”

  荀攸呡了口酒水,繼續說道:“今日攸來見軍將,乃是有一事相求。攸早已看淡功名,故隻想待刑役結束後,尋一偏僻之所,修身養性,不問世事,攸之願也。所以,還請軍將高抬貴手!”

  看著荀攸作禮持言,張軍將放下酒樽,暗歎一聲,言道:“公達賢弟,不是為兄不助爾,實乃此次編軍乃大王詔命,為兄也不得不從啊。此外,想必公達還不知巴蜀逃民之事,皆是聞編兵之訊逃散者。今日上午,大王剛剛遣人傳口命,所有逃民一律押回,悉數編入建設兵團,為刑役一年後,再行改籍。”

  “.......”

  荀攸嘴角一扯,這是在嚇唬自己嗎?

  “賢弟若是不信,這兩日想必南段逃民的消息也就該傳開了。所以,為兄奉勸賢弟,還是依詔命改軍籍吧。國朝律法甚嚴,調查司又分散朝野上下,先生終歸逃不掉啊!”

  “吾.....”

  荀攸張口欲言,卻不想被張軍將給打斷了。

  隻聞其言:“賢弟若是怕吃苦,那本將晚間看看王上何時可起榻。驟時,定向大王舉薦先生。”

  “非是怕吃苦,委實是不想再摻和朝堂上那些勾心鬥角啊!”

  荀攸長歎一聲,頗有些無奈。

  張軍將眉頭一跳,又言道:“那簡單,這建設兵團初建,什麽都缺,就是不缺官職。參軍一職如何,先生意下如何?”

  “.........”

  還要自己說多少遍。

  自己沒有出仕的心思啊!

  荀攸注視著張軍將,滿是無奈,最終搖了搖頭,歎道:“罷了,那就請軍將,授予職下參軍印綬吧!”

  “好~與賢弟共事,為兄甚是大喜。來~飲酒!”

  “印綬~先說明,也別指望某出謀劃策。”

  “印綬長安那邊還在製作。其餘的無所謂,隻要先生在側,陪為兄飲酒暢談亦可。”

  “周軍律令,軍中不得擅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