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欲通天地絕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484
  離開了這處小小的施工現場,往南行十三四裏。

  終於來到了這處最大的施工現場,民夫連營有十餘裏,十幾萬民夫聚集在此,修築著這一段路。

  有開挖路基者,有鑿石拓寬者,有拌土輸運者,有打磨條石者......

  凡凡數十種,石匠、木匠、陶匠、鐵匠等等,皆現於此。

  除了長安,這裏應該是大周工匠總類聚集最多的地方了。

  此外,還有畫師這種高端藝者。

  反正一大群老頭子聚在一起,看的郭嘉興致盡來。

  因為,工程的總負責人少府少監,就在這群人之中。

  十幾號人,圍繞著一圈,聽著其中一名青年人揮斥。不過,那人似乎帶有口吃,說話斷斷續續。有時,兩三息才把一個字嘣完。

  “少監~”

  一名吏員,顯然注意到了郭嘉的到來,疑惑的喚了聲頂頭上司。

  這人看衣著就不是簡單人物,盡顯豪貴。可褒斜道這旮旯地,士族子弟會閑著沒事來吃土?

  少監聞聲後望,隻看了一眼,便當即顧不上場中眾人,匆忙來到郭嘉麵前請禮:“可是祭酒臨此?”

  “嘉私行爾,耽誤少監了。”

  郭嘉帶起微笑,和和氣氣回禮。

  少監也許不認識自己,但昨日那吏員不可能不報於其。

  其餘人,也都沉下聲來,看著眼前的權貴之人。

  “祭酒所來,職下早已準備,已命人往前麵去,傳喚荀攸先生。另外,還請祭酒恕罪,職下先前並不知曉荀先生,乃是祭酒故友!”

  “無妨無妨。若非此番細察,嘉亦不知好友服刑役於前。”

  郭嘉沒有在意,誰讓公達兄自己想不開呢,怪得了誰。而後,又衝著少監言道:“方才嘉聞諸君探討正酣,可否一聞之?”

  “有祭酒指導,吾等榮幸!”

  少監當即恭維一句,心裏麵卻是在吐槽,果然是大王派來視察的。否則,這些連負責天下技藝的自己都聽不懂的玩意,祭酒能聽得懂就有鬼了。

  接下來~

  自詡智絕的郭嘉,也是聽了好大一頓天書。

  旁邊的少監,時不時還能插句嘴,可自個真的是滿腦漿糊~

  但是,自己也終於知道,為什麽這地方會有畫師的存在。

  頭發斑白的老畫師,按照那青年人的吩咐,不斷的在一幅懸崖峭壁的畫紙上添筆。

  “諸位長者,不論是橫梁撐之,亦或是立柱頂之,都無法保證車駕安全通行。而且,南山山中古木雖多,木製雖好,但仍是木料,難躲風雨吹化。如此修繕,不出二十年,必然需要徹底翻修,虛耗民力、財力。”

  少監身旁的一名吏員開口言道,語氣頗為嚴苛。

  但隨即便有人反駁:“可若依馬小子之言,鑿峭壁開行道,起碼需深入近丈,壁道雖暢,然誰也不敢保證其上山體,會否坍塌。若是坍塌,前功盡棄。”

  “小...小子,算..算過了...不會!”

  馬鈞亦是回道。

  “如此空算,誰都皆可。然,旦有萬一呢?”

  還有人不服。

  馬鈞皺起眉頭,看向少監。

  少監思索了下,隨即看向郭嘉。

  連帶著其餘人,也都不僅將目光折向郭嘉。

  氣氛的突然安靜,讓郭嘉有些莫名的尷尬,幹笑一聲,朝著眾人言道:“諸位長者,嘉確實不通修建之道啊~”

  “祭酒,現在不是修建的問題,而是如何修建的問題?”

  “嗯?有區別嗎?”

  郭嘉回視少監,什麽叫不是修建的問題,而是如何修建的問題,那不還是修建的問題嘛。

  少監嘴角一苦,言道:“是錢的問題。以橫梁或立木之法,隻需巨木即可,可上南山伐巨木,順水而至。耗費不了太大的功夫,自然也就花不了多少錢。但是若鑿壁取路,僅是這百步寬的路,少說也得三月功夫,花費自然就高。”

  “二者,孰優孰劣?”

  “自然是鑿壁占優啊,隻要山體不出現坍塌,棧道至少可保百年之久。”

  少府沒敢誇下海口,真要是依馬鈞所言,鑿壁開路,無天災無**,三百年打底。自己當初聽了,差點沒把這小子給攆滾蛋。

  結果,不聲不響,這小子找人鑿通了兩步長,確實比用木梁石梁強的多。

  “那就鑿壁開道!國朝所圖永久之策,而非一時之策!”

  郭嘉當機立斷。

  話音剛落,立馬就有人跳出言道:“祭酒不知,當年明帝命人以火燒水激之法,費時三年,方開十二步石硐,名曰石門。而眼前峭壁,卻有百步,且向南段,沿途峭壁幾近百裏,皆鑿壁開山,縱是吾等老死,亦未必能成啊!”

  “是啊~祭酒,馬小子年少無知,您居國貴,當辨良言啊!”

  場中一時激憤。

  馬鈞也不由垂下頭顱,暗自感歎。

  郭嘉逐漸擰起眉頭,看向馬鈞,問道:“老丈所言可否屬實?”

  馬鈞點了點頭。

  明帝,永平四年,詔書開斜,鑿通石門,永平六年始,永平九年終。

  但是,明帝所想,僅是石門一段,皆因此處無法立棧道,故而鑿山硐成門。而且,僅是調用兩千餘民夫而已。

  而他們不同,非山體開洞,大可依棧道,於峭壁開道,分段施行,三月鑿百步不成問題。

  至於南段動遏數百步,甚至數裏的峭壁,也一樣可以故技重施。因為,他們有二十萬人,人多就是倚仗。

  “馬鈞,這百步,多久可以鑿完?”

  “三....三月!”

  “三月?”

  郭嘉眉頭未展,百步就要三月,那若是上千步呢,豈非數年之功?

  “一千步呢?”

  郭嘉問了出來,目光直視馬鈞。

  若其回言載歲,自己就得改變主意了。因為,褒斜南段自己雖沒親自走過,但也聽過太多了。沿途峭壁,不下百裏。

  那可是三萬步啊!

  “三月!”

  “嗯?緣何時日相同?”

  “分,分段....分段開工。人,足夠!”

  馬鈞沒有絲毫的膽怯,回言道。

  聞言,郭嘉眼前一亮,分段開工?

  如此,二十萬人可以同時開鑿多少步遠?若是遠超千步,以此法而行,未嚐不可。

  “好!本祭酒就信汝一回,便依此法!待回到長安,某自會向王上說明此事。眼前僅是褒斜道而已,若吾等尚不能克,那金牛道、米倉道、陰平道怎麽辦?”

  此時,郭嘉的目光,已經掃向在場的一應老者,口中言辭不斷:“馬均有一句說的非常好!有人!有人就是吾等最大的底氣所在!二十萬人不夠,待春耕結束,國朝可調動五十萬,一百萬!甚至,吾等死後,還有兒孫在!”

  “鑿壁開途,通天地之絕,何等壯魄。待其成時,吾等皆名留青史,澤被千秋萬代。”

  “待嘉回朝,必奏稟王上,請為諸君,留名褒斜,為後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