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交心之論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362
  說做就做。

  次日,田豐就再度麵見袁紹。

  袁紹雖然心中不喜,可其畢竟還是趙國國相,不見委實不妥。

  然而,這一次見麵,差點讓袁紹淚流滿麵。

  這元皓,終於想通了。

  “好,就依元皓之計。若那步度根願意協助,國朝滅楚,還不是輕而易舉。不過,這步度根,可有心思南下周國。畢竟,那周國當初,曾敗其數十萬大軍啊。”

  袁紹心中還有些擔心。

  田豐卻言道:“王上,步度根早晚都要與周國一戰,否則其後腹不寧。而如若沒有鮮卑人牽扯周國精力,國朝南下,必然舉步維艱。故若南下,必結鮮卑,否則難行其事。”

  “唉~元皓說的孤都知曉。”

  袁紹短歎一聲,繼而又言道:“元皓不知,孤今歲已四十有二,八年內若能勘定北方,以譚兒之姿,或可滅南國,或可守城。然而,曹操、袁術、高誠三人,皆非等閑之輩,八年猶感不足也。”

  初聞此言,田豐也不禁垂下老首,比起王上,他已是五十年歲,能活多久,全看天命了。

  “便是如此,大王也不應心急啊。再者,長公子精熟戰事,今治並州,又多行仁政,乃賢明之相,可以倚之國事。反觀群雄小輩,周世子未及十歲,縱有善名,也不過周國一家之詞。大楚太子耀,碌碌無為之輩,說起來袁術當比王上更急。唯獨曹操其子昂,具有名聲,不可輕視。”

  “嘁,那高誠今歲也不過才三十有二,正值奮壯之際,熬個二十年不成問題啊!”

  袁紹嘴角一苦,不禁羨慕起高誠的年輕。

  三十有二,自己當時也剛入冀州不久,十年滄桑,終有小成。

  田豐心情頓舒,自家王上能與己交心之談,說明王上還心存理智。於是,言道:“天命也,何人敢言自己百年乎?更何況,中途夭折者,不在少數,皆由天定啊。”

  “也罷,就聽憑汝這老家夥之言吧。日後,如何行事,全看元皓了。”

  “老臣明白!”

  話說到這一步,田豐心中已有所測。

  也許,大王並不著急南下,必有其他緣故啊!

  也許,是時候,尋許攸好好談一談了,刺奸司究竟得到了什麽消息,能讓許攸為大軍迅速南下,急不可耐!

  那許子遠,並非庸碌之輩,定有蹊蹺。

  正如其所料,掌握著趙國刺奸司的許攸,確實得到了很多情報。

  比如,袁術突然患病,成疾在榻。

  亦比如楚國境內,士族不穩,多有離心。

  天賜良機。

  但自昨夜後,又不一樣了。

  袁術親臨孟津,巡視諸營。

  說明,他的病好了。

  趙國南下的良機,沒了。

  與田豐見麵的那一刻,許攸就全權交代了出來,因為機遇已失,再藏著捏著沒什麽用了。

  田豐沒有感慨,也從來沒有說因為出兵與否的爭執,而不喜許攸。

  “子遠,日後切莫如此急躁了。袁術患疾,是真是假猶未可知,也許是陰謀,也許是真的。但無疑,這回跳出來的人,都逃不過袁術手中的刀。”

  田豐眯著老眼,將所有的事情,往最陰暗的方麵想,沒有錯。

  許攸亦是點頭回言:“國相還是一如往歲沉穩,不為所動啊!這次,確實是攸心急了,險些釀成大禍。”

  心中肯定後怕!

  昨夜得知袁術白日巡視孟津大營的時候,自己就嚇出了一身冷汗。

  哪有人病重月餘,突然兩三日間轉好的。

  楚國上下必然有所陰謀,做好了把趙國舉國之兵,埋在河洛的準備。

  許攸不懷疑楚國有這個能力,因為他從來沒有小看過天下任何人。更何況,楚國那些年老成精的家夥不提,年輕一輩裏還有劉曄這個奇才。

  全天下所有人都不把楚兵當回事,但沒人會不把楚臣當回事。

  “田相心中究竟如何打算的?”

  許攸突然一問。

  他想知道田豐,究竟打算如何破這北方四強鼎力之局。

  不破此局,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田豐輕輕搖頭,注視著許攸,言道:“破局不易!然子遠謹記,敵人如何行事,吾等不用管,也管不著。隻需要知道,自己該如何行事即可。”

  許攸似懂非懂,緘默間不再言語。

  田豐也不說話,隻是靜靜的飲茶。

  所有人都在想對方會如何行事,從而應對,各顯神通。但,跟著對方的步子走,早晚都會深陷其中,難以自拔,而忘初衷。

  良久,許攸才懷著巨大的疑惑,謹慎的問道:“田相,看清了許多?”

  田豐眼前一亮,不由揚起笑意,說道:“哎~看清了許多,可終究還是沒看清汝這小輩。許攸許子遠,果然不負年少時名。老夫本以為,汝受王上重視,故而驕橫,沒想到啊,沒想到啊~”

  “田相就莫要取笑攸了,攸這點拙劣伎倆,都被您一眼看透,嗨~”

  “算了算了,汝明白就好。周王打的如意算盤,老夫又豈會讓其失望。”

  田豐神神秘秘的說了一句,而後突然神色有變,叮囑道:“子遠,老夫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一刻。如若不能,破周這個重任,就放到汝肩上了。”

  “田相這是哪裏話!國朝方興,正需田相為吾等引明方向,繼而勘定天下。”

  “人入知天命矣。”

  “這~”

  “談了不少,走了。”

  田豐悠悠起身。

  許攸當即起身,攙扶了田豐一把,而後恭言道:“田相路上慢些。”

  “放心,這把老骨頭,還顛不散。”

  田豐笑言說了一句,而後回頭低語道:“司馬仲達那小子,汝二人可多多來往。仲達,不簡單啊!”

  許攸眉頭一緊,點點頭,應了下來:“攸明白了。”

  “走了,走了!”

  .....

  送走田豐後,許攸這才又回到方坐之處。

  田相所言,解了自己心中大半的疑惑。

  周王所行之策,確實了得。不僅一舉掃清了伐蜀的障礙,更是引得山東諸州,三足鼎力。短短時日間,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從而還可為大周消化巴蜀爭取足夠的時間。

  而且,田相似乎也有意如此。

  滅王允之時,周國就已經布局,不過國策所在,田相順了周國的心思,也就順了。畢竟,解決掉王允,才是當務之急。

  但之後,任由楚國、曹操、孫策交鋒,而無動於衷。

  國朝雖要休養生息,可隻要表個態都能做到打破中原各方勢力的平衡啊。

  難道,這也在田相所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