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大勢已去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439
  也許是時來運轉,也許是蒼天護佑。

  總之,一日後,徐榮收到的消息,越來越喜人。

  西路軍傅燮一如自己所料,重整旗鼓,複奪江油,眼下正攻打涪縣。信中,亦無他言,隻言必破涪縣。

  戰事進展如何,尚不知曉,但傅燮隻要有這個信心,自己就敢相信他能辦得到。

  畢竟,是大周第二軍!

  兩日後,東路軍再來捷報。

  大軍已破荊州軍諸營,王威潰敗在即。

  顯然,這道戰報,應該是緊隨前日戰報之後。但可能是路途艱險,以至遲了數日方至。

  下午的時候,又是趙衢戰報。

  王平率賨兵奪江州,盡取荊州糧秣。王威聞訊而逃,大軍盡獲荊州水軍,沿途南下江州。

  “好!”

  看到這消息,徐榮沉悶了幾個月的心情,終於打上了一陣強心劑。

  東路軍把整個局麵都盤活了啊!

  江州一下,軍糧供需足以支撐數月。

  無論其二人是選擇沿長江西進,直趣成都。還是說,沿涪水、西漢水北上,都將解眼下局麵。

  果然,自己終究是老了啊!

  沒有這些年輕人有衝勁了!

  哈哈~

  又一日。

  傅燮下涪縣,戰報至中帳。

  徐榮、袁渙,皆呈兩難之狀。

  信報來自於梓潼的調查司探子,說的很清楚,大軍攻破涪縣,傅軍將下令屠城。

  而且,還派人大肆於梓潼、綿竹宣揚,膽敢助蜀寇拒大周王師者,便是此般下場。

  四下驚駭!

  帳內諸將麵色各異,難出一言。

  誰都明白,消息傳到長安,傅軍將隻怕很難在軍中呆下去了。

  徐榮沉吟了片刻,遂執筆作書,而後下令:“去,命人將此書信,送至葭萌關內。告訴黃權,就說老夫很欣賞他。”

  “諾!”

  勸降,唯此而已。

  屠城,雖然為人憎惡,但確確實實的足以震懾人心。

  包括,葭萌關內的那些蜀兵。

  再加上趙衢等人,將兵西進,直取成都的消息,想必黃公衡會做出抉擇。

  .......

  黃權看著手中的書信,無奈的歎了口氣。

  天亡益州,實非人力可挽啊!

  涪縣被周軍屠了消息,自己昨日便知曉了。當時很氣憤,但隨後就想明白了許多。

  吳懿並非是無能之輩,拒雄兵守堅城,卻還是被缺糧少甲的周軍給攻破了。具體情況,自己無需知道太多,不重要了。

  現在的難題是,葭萌關徹底被圍死了。

  梓潼?

  今日剛來戰報,聞風而降,涪縣的一部周軍已經拿下了梓潼。大量糧草輜重,皆為周軍所獲。

  而關內,隻有旬月之糧。

  兵不足兩千,糧不足一月,嗬嗬~

  還有眼前徐榮的書信。

  數萬周軍沿長江西進,直趣長安。

  唉~自己也早就知道了,畢竟從益南把消息傳到成都,遠比繞上一圈經漢中傳至徐榮軍前,要快的多。

  甚至,自己都知道趙韙手下大將龐樂,舉軍降周,與趙衢、周瑜合兵共進。再加上峨嵋的武陽軍,趙韙麵對周軍近七萬眾,會不會也投降誰也說不準。

  “關外周軍在做什麽?”

  黃權放下書信,問向駐身在前的心腹。

  “周軍送來書信後,在收拾行裝,看來他們率先撐不下去,要退兵了。”

  “嗬,這老狐狸啊~”

  聞言,黃權不禁苦笑連連。

  徐榮當真是一點機會都不給自己,眼下局勢至此,想要破局隻能搏命。但徐榮大軍一退,自己找誰搏命?

  待到十天半月後,關內不戰自潰!

  “派人告訴徐榮,想要黃某歸降,周軍日後就不得於巴蜀再行屠城殺俘之暴行!”

  “將軍?”

  親衛愣了下,沒想到自家將軍居然會說出歸降二字。

  “去吧,周軍已經打到武陽了。趙韙逆賊,擋不住周軍,成都即將陷入戰爭。吾等前後,皆無出路,關內糧秣亦不足一月。再打下去,也改變不了局麵,何必再添爾等性命為劉氏陪葬!”

  黃權感慨一聲,黯然垂首。

  親衛聞言,亦是長歎。

  而後,方應聲:“諾!”

  ————————————

  徐榮猜的不錯,黃權也做出了最合適的抉擇。

  開關歸降。

  這座阻礙了大軍數月之久的葭萌關,自己終於踏足其間了。

  徐榮於關門內,與黃權再度謀麵。

  數不盡的周軍將士,湧入關內,接管城防。

  大軍主力,繼續南下,出關南門外,擇地紮營。同時,聯絡梓潼、涪縣,與軍匯合。

  不過,在拿下葭萌關、梓潼及涪縣後,周軍數日內,也未再輕舉妄動。而是,就地休整,拒險要以渡寒冬。

  大雪驟降,險道堵塞。

  軍中一應民夫,全都加入到轉運糧秣的行動中,以保證大軍能夠安然過冬。

  徐榮也見到了損失慘重的第二軍及護氐軍所部,除去第二軍乙師趙昂所部損失較輕外,其餘各部傷亡皆在五成之上。

  三萬六千將士,餘者不過足萬五千人,其中尚有三千餘傷病,也不知能否熬過凜冬。

  好在,與大軍匯合後,軍中醫匠及抽調的梓潼、涪縣兩地醫者,讓傷員的休養條件大大提高了不少。

  但是在南麵,一場大戰,再度拉開。

  曆經月餘,趙衢、周瑜、龐樂、嚴斌等人,終於來到了魚涪津。

  賈龍最終選擇了屈服於周國之威下,調動各軍,僅僅隻是奪取了魚涪津,連南安城都未曾一碰。

  十一月中旬。

  趙衢等人率部自魚涪津悉數渡過長江,進抵南安城外。

  七萬周軍,行營十餘裏,長江兩岸,輜重往來,何其繁多,何其勢狀。

  守衛南安的趙韙部下,於大軍抵達的次日,開城投降。

  城內兵卒約莫三千餘人,麵對賈龍所部兩萬人,還能撐上一下。可麵對各軍匯合的周國大軍,他們擋不住。

  既然如此,又何必為了趙韙這艘即將沉沒的小船而豁出自己的性命。

  身在武陽的趙韙,早就沒了先前的意氣風發。

  接連不斷的噩耗,讓這位四十四歲的人,宛若六十歲的老者一般。

  神色萎靡,精神頹廢。

  荊州軍慘敗,自己唯一的外援,也被周軍隔絕於千裏之外。而且,龐樂舉眾歸降,南安望風而降,都一次次的重擊著趙韙的心靈。

  但趙韙並沒有選擇放棄,反而愈加瘋狂。

  武陽城內,尚有三萬餘眾,糧秣雖然不多,可維持二三月不成問題。

  現在天氣已寒,自己就不信那些還都穿著單衣的周軍,能挨得過寒冬不成!

  隻要擊退周軍,自己就有喘息之機。

  同時,趙韙也沒忘記去拉扯最後一根稻草。

  成都劉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