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進略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264
  下午時分。

  趙衢召集軍中諸將議事。

  薛蘭、廖化、夏謙、龐德、張輔、成邵六人,還是剛剛知曉自家兩位軍將的謀劃。

  昨夜賨兵營內的動靜,讓他們雖感疑惑,但並未放在心上。甚至以為,彼等是北上繞道渡過西漢水,以便策應大軍渡河,攻打墊江。

  直到現在趙衢將事情講明,才曉得他們真正的目標是荊州軍。

  “軍將,攻打王威,也一樣要渡過潛水。潛水雖沒西漢水寬闊,可荊州水軍便在西麵交匯之處,如何渡之?”

  薛蘭心下還是有些擔心,這兩日來,軍中可謂是傳言四起。不少人都在討論荊州軍不守信諾,答應好的軍糧,卻隻給了幾日之用。也有人在說,荊州軍心懷異胎,想要讓他們跟益州兵打個你死我活,然後坐收漁利。

  總之,所有的矛頭,都在指向荊州軍的不作為。

  身為大周的仆從軍,如此作態,未免有些可疑了,軍中將校都不是傻子,多少能察覺出些許蹊蹺。

  “薛副將不必憂心,樸頭領奉上一策,各軍可如王平所部一般,攜木泅渡。剩下的便由周軍將,為諸君點明軍令。此戰,事關吾等能否繼續伐蜀。勝,則奪其軍糧,補為資用,繼而伐蜀。敗,則糧秣不濟,唯有退兵宕渠,等待漢中糧秣。”

  說到這裏,趙衢目光不禁橫掃眾人,頓聲喝道:“所以,隻能勝!諸君若有不盡心盡力者,休怪本將不講情麵!”

  “諾!”

  六人皆心如重錘,躬禮應諾。

  “諸位且看,此為王威軍營壘布置。”

  緊接著,周瑜上前接過話,眾人紛聚那張小小的羊皮卷前。

  “此戰關鍵,便是各自為戰。全軍各部以曲散之,趁夜渡河,而後群起相攻。張輔,汝部所有部曲,無需攻營拔寨,隻管於某向南衝殺,截斷荊軍各寨聯絡。成邵,汝部則越過這最前線的八座軍寨,攻其身後的六座營寨。夏謙,汝部與成邵所部一樣,越過一二道軍寨,直趣軍口寨以及王威中軍諸寨。”

  “廖化,汝部渡河之後,徑直西去,若遇荊州水軍馳援,則全力破之。若未遇,則擊其水寨。賨兵一校,由樸胡統率,深入荊軍諸寨左右,或搖旗呐喊,或張鑼縱火,擾亂敵軍即可。兩軍中軍三校,則由趙軍將、本將、薛副將、龐副將率領,逐個攻殺各寨。其中,本將與趙軍將,率親衛校,攻敵正中四營。薛副將、龐副將,汝二人則率斥候校、輜重校,攻左右四營。另外,營內萬餘民夫,悉數發放衣甲刀矛,以為後繼之卒。”

  “渡河之後,各部勿要休整,直攻敵營,各依目標所去。爾等下去後,務必與每一位軍候好生交代。吾等全軍四散,必然有所混亂,但也一定要把荊軍攪亂。此戰,所有人悉數去胄,以赤巾抹額,以便明清敵吾!”

  說完,周瑜緩了一口氣,望向諸將,問道:“若有不明之處,盡可問某。”

  “軍將,這般進攻,是否太過混亂,各部曲全無聯係,很難齊力相攻。甚至,稍有不慎,便會為荊軍一一所破!”

  龐德緊湊著眉頭,這是所有人都擔心的事情,太亂了。

  周瑜點了下頭,回道:“沒錯,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所以,爾等主將務必記住這張圖卷,記住荊軍營寨所在。而後,如何與下麵軍候講明,便是爾等之事了。即便諸軍不能依計劃,攻所定之軍寨,但也務必把荊軍打亂。亂戰之下,吾相信爾等,勇力倍盛荊軍!”

  “全軍四萬餘人,部曲百餘,各從何處渡河,若是太過密集,必然為荊軍所現。失了先機,隻怕會給王威準備的時間。”

  周瑜剛與龐德說完,下麵廖化又發聲問道。比起其餘主將的任務,自己的任務顯然更加困難一些。因為,要聚集部曲。

  其餘各部渡河之後,隻管往南衝殺即可。但自己所部不行,荊州軍水寨在西麵十幾裏開外。若是讓各曲獨自行動,隻怕走著走著就不知方向了呢。

  周瑜踱步來到帳內懸掛的輿圖之上,其餘眾人也緊步相隨。

  “荊州水軍在西十餘裏外,夜路難行,所以廖師帥,軍中打造的所有的舟船,本將都配予汝部。汝部務必保證部曲完整,以便與聞訊增援的荊軍作戰,也務必擊敗對方。否則,亂戰之中,荊州水軍數千人,足以影響整個戰局,明白嗎?”

  “軍將放心,末將明白。”

  “現在,本將安排渡河之事,爾等務必記牢。廖化軍,於最西側小石溪出渡河,過河之後,全軍直奔荊州水寨。夏謙,汝部自楓木林渡河,過河後自荊營左翼,繞過其諸寨,而後東去直擊軍口寨。龐德,汝率領的斥候校、輜重校,自周坡渡河,攻荊營左翼二寨,突破後繼續向南進攻。中軍及民夫部曲,自龍口渡河,攻敵四寨。樸胡,自太公石渡河。薛蘭,汝自黎家岩處渡河,攻敵右翼兩寨。張輔,自土門渡河,經荊營右翼殺入,直管衝擊。成邵,從石原渡河,自荊營右翼殺入。”

  “諸君,荊軍鬆懈,不知吾等所謀。斥候多有密查,沿水幾無防範,故而此戰渡河不難。難在如何於亂軍之中,取王威蒼首!”

  最終,周瑜以一句激勵士氣的話結束各軍渡河點的安排。

  眾將聞之,原本沉重的麵色,也露出一絲笑意,輕鬆了許多。

  “稍後,爾等回營後,立即安排諸軍候,萬不能有失!”

  “諾!”

  ——————————————

  整整一個下午,帳內幾位身兼重任的將校,都在研究著王威營壘。

  最前列的八座軍寨,自西向東,各處要道。其後六座軍寨,中四左右各二。其中中四寨,分別處於前沿八寨之中,溝通聯絡。左右各二,一則掩護前寨側翼,二則充為中壘崗哨。中壘一帶足有十四五座軍寨,有十餘座沿貫通其營的一條小河分立,餘者環伺中營。

  中營地處平坦區域,西側不遠便是溝通前後營的軍口寨。

  後寨諸營,多都布置在軍口山道南端的一片平坦地區之中,唯有寥寥幾座軍寨,布置左右,遮蔽前後。

  臨近傍晚,眾將紛紛畫下王威軍寨所布,一條小河,一座軍口寨,在紙間更是顯眼。

  而後,歸營召及諸校尉、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