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楚帝袁術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407
  山呼卻畢。

  袁術挺直身邊,端坐帝案前,昂首挺胸。在這一刻,自己確實可以稱得上睥睨天下。

  因為,整個中國,隻有自己是真正的皇帝!

  至於鄴城的那位漢家天子~嗬嗬,一個傀儡而已,何以與明月爭輝!

  “禮畢,諸卿起!”

  隨著內官一聲高呼。

  百官遂起,文武恭列。

  接著,內官自旁邊遞到身前的玉盤,取出製詔。

  “敬告皇天上帝,後土神詆:茲漢有失德,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割據紛亂,諸民不安,家室難寧。朕自亂起兵,據有汝地,上平賊亂,下安黎民。至今十載,據中原、江淮,帶甲百萬,積糧千萬,內養生息,外禦敵侮。今,天命相授,奉傳國璽,萬民請詣,敢不敬承。於河洛神都即皇帝位,改元大成,國號楚,定都洛陽。世難未艾,何敢苟安,期以諸卿,同心齊力,壯吾大楚。凡統製綱要,條法律令,皆布郡縣,大赦天下,鹹使聞之。大成元年,甲戌、癸酉、甲辰。”

  “臣等謹遵陛下聖諭,同心齊力,壯吾大楚!”

  百官再拜。

  製詔宣讀完畢後,楚帝術,攜百官文武,出南宮,往南郊而去。

  帝駕一出宮城,其內袁術微微抬目,便能看到四周掛滿的旌旗,以及護持在大道兩側的甲士,威風凜凜。

  而出內城後,寬闊的平城大道上,似乎也顯得格外狹窄。數不盡的百姓,在士卒身後擁攘不已。可卻無人敢大氣出聲,唯獨一個個踮著腳尖,望向帝駕,希望一觀天子龍顏。

  袁術也不在在意,百姓嘛,個個好奇的緊。

  另外,此番場麵,也是驗證了稱帝所帶來的好處啊,軍民士氣大振!

  出平城門,行不遠,便至南郊。

  袁術領百官,登台作祭。

  祭師宣讀祭詞,祀天南郊。

  輾轉北郊,再祭之,祀地於北郊。

  之後,敬告宗廟,承詞作祀。立馮方女馮氏為後,以王世子耀為皇太子。

  又立二女為公主,諸宗室皆為王侯。

  最終,歸於社稷,再祀。

  佑國昌平。

  .......

  一整套禮節下來,天色都快暗了。

  遂回南宮。

  當夜,南宮帝宴,共邀諸卿恭候。

  洛陽城內,亦是大設宴會,舉國同慶。

  次日一早。

  楚國即開朝會。

  朝會之上,三公不變,繼加爵位。

  大將軍、衛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及下諸職官寺,皆無改動。

  唯有變國相為丞相,依舊以楊弘任之,國相府諸官員、掾屬,一律平升。其餘諸寺,皆習漢製諸寺,補以吏員。

  整體來說,稱帝盛舉,頃刻間便改變了整個楚國廟堂的局勢。

  稱帝前,陳紀、陳諶茲其年老,威望隆厚,對於國朝政令皆有極大影響。縱是袁術身為楚王,也隻能盡力去壓製二人。

  但現在不一樣了,天子乃天之子,承奉天命,金口玉言。若是這倆老兒做的過了,大可直接使其乞骸骨。因為,潁川諸家,也不是一條心!

  百官官職不變,或有進爵,對於整個大楚的政治局勢,也隻不過是皇權開始占據上風,餘者毫無影響。

  於是,另議一事。

  禦駕親征!

  “陛下方剛進尊位,當以貴軀為重,不宜置身前陳。”

  剛剛當上丞相的楊弘,當即勸諫。

  而陳紀、陳諶等人,則是冷眼旁觀。禦駕親征一事,早就在稱帝典禮前有所提及。兩人心中知道,也不擔心,反而更加希望袁術如此去做。

  天子禦駕親征,不可否認對於前方將校軍卒的鼓舞極其之大。但勝了還好,若是敗了,這剛剛靠著稱帝得來的威望,隻怕將會一落千丈。

  總之,袁術若禦駕親征,不論勝敗,他們都有時間在洛陽準備對抗皇權的反撲。

  若是袁術一直坐鎮洛陽,那他們才更加不易行事。

  袁術沒有說話,當了皇帝,自然也要做好當皇帝的準備,最起碼也要保持喜怒不行於色。

  大楚太尉袁胤,挺身而出,與楊弘言道:“丞相無需擔心。陛下萬金之軀,豈會親臨陣前。然陳留、彭城一帶戰事,皆停滯無前。若就此拖延下去,恐怕會為趙國徒做嫁衣。”

  “臣敢請陛下,移獵滎陽,鼓舞三軍!”

  袁胤與楊弘說完,便躬身請言。

  袁術點點頭,目光看向楊弘。

  果見楊弘大鬆了一口氣,麵色也好上許多。

  “滎陽背倚汜水,城高且堅,又距洛陽不遠,可。不過,萬不可因此而掉以輕心。天子行駕,威武耀目,必會為曹軍密探所得。還需鞏固行營,多置禁衛,以全陛下金安!”

  “還請陛下放心,臣早已做好準備,定無人能擾陛下清寧。”

  “嗯,那便如此吧。丞相稍後回去準備一下,太尉也再叮囑一番。三日後,大駕東進。”

  袁術點著頭,沉聲沉氣一語。

  百官也不再反駁,皆附應。

  而後,再議政令、律令等,至午後方休。

  ——————————————————————

  三日後。

  袁術禦駕親征,領三公,率百官,親往滎陽。留太子監國,丞相及諸寺官員輔政。

  陪同宮婢、內臣,官吏掾屬,不下三千人。隨行護衛步騎,高達萬餘人。車駕華蓋不絕,旌旗延綿,頗是豪奢。

  不等袁術帝駕至滎陽,長安、鄴城、昌邑,皆知楚王術,業已稱帝建製。

  國號、年號,悉至案前。

  不過,袁術禦駕親征的消息,還正在送往的途中。

  但即便如此,袁術稱帝的消息,也讓中原大地,響起一聲驚雷,掀起滔天巨浪。

  趙王袁紹第一時間,便去麵見了天子劉辨,請征討詔書。

  次日,便告布文武百姓,行發檄文,對於袁術這個大逆不道之徒,口誅筆伐。

  可也僅限於此。

  雖然袁術稱帝,使得漢室威望一落千丈,但袁紹也樂得見到。再者,顏良已率大軍,出征青州。幽冀並三州大地,皆在休養生息之間,再動刀兵,縱是趙國也承受不了。

  一張檄文,傳遍四方。

  而昌邑程昱得到消息後,快馬發往彭城,而後更備軍事,征召壯勇,以抵擋士氣大振的楚軍。

  至於長安。

  一聲不吭。

  周國早在去年就改了年號,基本上宣布脫離大漢這個體製之內了。袁術稱帝,隻不過也是不想再收到漢室的禁製。

  畢竟,現在手握漢天子的袁紹,可是大楚皇帝袁術的眼中釘肉中刺。

  袁術稱帝與否,對於大周而言,沒有任何影響。

  隻要楚兵不屯兵函穀關外,現在的大周,都不會轉頭看向關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