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366
  漢中城東北方向。

  一座座倉庫佇立,百倉一營,計八十二營。

  營壘周圍,皆掘埑壕,獨留營門四條通道,以保證軍糧的運輸。便是每座倉庫四周,都被溝壕圍繞,充作防火帶。掘壕所得之土,悉數入袋,堆在倉庫旁邊。

  各營前後左右,皆有五十步之距,夯築主道,連同諸營。

  最後,更是溝通各營埑壕,形成一道簡單防線。近萬駐軍,各司其職,監察四方。

  不僅隻是如此,在這幾十座營壘組成的大營外,更有軍隊封鎖四周諸路,沿途設卡。但凡身份不明之人,皆被拒之十裏開外。

  然而,營壘越大,漏洞自然也就越多。

  漢中軍一邊要抽調兵力協助周軍攻打巴蜀,還要留出兵馬以駐守各縣邑、險隘,能夠調來駐守糧倉的兵力委實不多。

  由此,也導致了此倉內的狀況,幾乎完全暴露在巴蜀探子的眼中。

  從春耕過後,三個月來,漢中幾乎抽調了所有民夫,來建造這座龐大的糧倉。甚至,在前麵數批運送糧秣至漢中的周國民夫,也留了下來共同營造。

  如此,才在今日建成了這座足足八千餘棟的倉庫。而在大營的一側,每天都有新的倉庫建成,數不盡的糧草悉數入庫。

  這座糧倉在計劃之中,是要足足容納五百萬石糧秣。

  現在,才剛剛不過一半而已。為了保護糧食的安全,迷惑巴蜀暗探,有的糧倉內堆滿了糧食,而有的則是空倉。

  所有倉庫,盡皆上鎖,再加上溝壕環繞。巴蜀探子每天都能大概估計出進入倉內的糧草數量。可卻無法打探出倉庫的具體情況,也無法進一步實行放火的計劃。

  趙衢和周瑜所部,以及大批的民夫,曆經兩日,構築了一座足以容納十萬人的大營。同時,民夫仍在繼續建造營寨,以便後續大軍的進駐。

  今日。

  趙衢與周瑜,來到了這座糧倉前。

  從裏到外逛了一圈,足足用了半日功夫。

  不得不說,漢中軍的軍紀依舊很差。大營的守衛,見到自己等人,絲毫沒有任何問查。基本上就是自己讓做什麽,他們立馬就會做。

  這種狀況,放到大周軍隊裏,鐵定少不了三十軍棍。

  營內各處的守衛,也多有空缺,考慮到漢中兵力不足,這一點二人也沒計較。

  來到營內一座建立在高丘之上箭樓。

  “公瑾,這掘壕之策,當真能防火勢?五百萬石糧食都要聚集在一起,若是無效,一把大火下去,那便是前功盡棄啊!”

  趙衢還是有些擔心糧倉的安全,十幾萬大軍征蜀,最重要的就是糧秣。險關要隘,在糧草麵前,什麽都不是。

  周瑜點了下頭,言道:“此乃是大王所命,瑜亦曾在營內有所驗證,確實可以阻擋火勢的蔓延。不過,若是趕上大風,星火餘燼四散,肯定還是會波及到其他倉庫。”

  趙衢抬目環視了糧倉四周地勢,北麵不遠便是南山南麓,東麵一片平原,西麵基本上也是無甚遮擋之物。

  “冬季北風凜冽,西風蕭蕭,風勢不會小了。緣何不分散開來囤積,尤其是南山南麓之中,穀壑頗多,甚是隱蔽。”

  “山麓之間,穀壑雖安,卻無法掘壕設防。愈是深山老林,守衛便越難發現巴蜀探子。反倒是現在,無數雙眼睛看著這裏,可他們卻進不來!”

  周瑜回頭望了營外,嗤之一笑。

  “罷了罷了,待到右將軍至,再向其稟報,必須得留下一支兵馬看守糧倉。這些漢中兵,實在是太大意了。”

  “也好!”

  ————————————————————

  五日後,關中霖雨抵達。

  覆蓋了幾乎大半個關中,許多地方的糧秣輜重運輸,都停了下來。

  而身在褒斜穀的民夫,趕著糧車,身披蓑笠,冒著小雨,加快了速度朝著下一個補給營趕去。

  徐榮親率的主力大軍,仍在繼續前進。他們的頭頂上,可沒有那滴落不斷的雨珠。

  南山西部大山之中,一路快馬奔馳而回的護氐軍軍將楊駒,也趕回了涼州冀城南麵的西縣。

  遷出來的氐人,多數集中在西縣、上邽兩地,口數十一萬。

  比起兩年前,無疑又多了不少氐人部落,走出深山向大周歸附。

  大周護氐中郎將楊騰,躺在病榻上,正輕微的呼吸著,眼眸微閉,思忖著諸多之事,等待著心愛之子。

  “砰!”

  “阿翁!”

  屋內匆促而開,楊駒披掛著浸透的甲衣,來到楊騰榻前。

  楊騰歪著頭,看向來人,見是自己兒子,不由心中一喜,眼睛都笑了起來,言道:“駒兒,在長安如何?”

  “阿翁,孩兒好的很呢,王上甚是照顧。”

  楊駒鼻頭一酸,看著不過一載有餘未曾謀麵的父親,不禁流露出傷感之色。

  遠在長安,可自己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父親的情況。尤其是那次朝會後,自己莫名其妙的成為了大周護氐軍軍將。

  比阿翁的家書還要快一步!

  舊創複發,累疾在榻。

  “阿翁,過兩日孩兒就要率吾護氐軍去漢中了。驟時,孩兒必殺劉焉,一雪前恥!”

  楊駒緊緊握住父親粗糙的左右,殺氣騰騰的說道。

  楊騰並沒有楊駒想象的心情激動,反而搖搖頭,說道:“駒兒,為父老了,這一倒,恐怕撐不了多少時日了。所以,汝要學會自己來做出判斷了。王上乃英明之主,不介意吾等氐人,廣納入懷,氐人上下再無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苦楚。”

  “所以啊~到了漢中,好好作戰,定要把護氐軍的名號給打成第九軍!吾等是周人,不是氐人,何須護氐軍?”

  “父親放心,孩兒必為前驅!”

  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楊騰一句話,就勾起了楊駒心中的熊熊欲火,那是對功勳的渴望。

  “其次,莫要結怨於人。劉璋殺不殺,是王上說的算,不是汝一小子說的算。再說了,大周誰都能殺劉璋,唯獨吾等不行。大王教化吾等,習華夏之禮儀,可大周並不是所有人都視吾等為周人。這點,隻能用時間,來證明吾等一日入夏,終為周人。”

  “最後,明日速派千萬去長安,明白嗎?”

  楊騰說完,一雙老眸緊緊盯著楊駒。

  楊駒應聲點頭,沒有遲疑,遣子為質而已,不算大事。再說,自己兒子在長安,能夠得到更好的機遇。自己再在前線奮戰,隻要能建功立業,把護氐軍打成第九軍,那一個關內侯絕對跑不了。

  “由吾入周,三世而立,代為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