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兵臨城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308
  “快!都給乃翁上城,準備禦敵!”

  一名軍吏,站在城門樓上,衝著城內高呼不斷。

  城門左右的石梯上,全都是匆忙的兵士和壯勇,蜂擁上了城頭,立即散開到整麵東城牆。

  王淩此刻正與身旁幾員將校一起,觀察著趙軍的一舉一動。

  三萬大軍,分列三十個步軍陣型,刀戈劍矛,數不勝數。再加上隨軍的數萬民夫,散在四野,鋪天蓋地,浩浩蕩蕩,威風赫赫。看的城上眾人,亦是頭皮發麻。

  一個個趙軍陣型,在前進中不斷的調整著位置,直到距離城強不足兩裏的地方,頓足立步。

  趙軍的進攻意圖,也伴隨著軍陣的位置,顯露無疑。

  十餘個軍陣,布置在城東南方向,再往南,又是幾個軍陣,正好卡在晉陽與梗陽城中間。

  濤濤而過的晉水,將趙軍隔在對岸。

  晉水不是很寬,最窄處不過幾十步,最寬處也不過百步。但即便如此,也不是趙軍隨隨便便就能填平的。所以,趙軍還是要搭建浮橋,以求渡河。

  而在趙軍中軍,袁譚也眺望著晉陽城,頗感棘手。

  晉陽城所在的地形,非常利於防守。畢竟是曆經數百年烽火的城池,人類已經想盡了辦法,來使得這座城池更加易守難攻。

  晉陽城四麵城牆,南城不足北上一半長度,卻也有四裏長。北城最長,足有近十裏。而西城依山勢而走,六裏有餘的城牆較為低矮。最後的東城,又依晉水走勢而築,城堅且高。

  整座城池,東依晉水,西臨龍山,南北皆引晉水,以為護城河。

  非是天險,卻更勝天險。

  填晉水,費時費力。而不填晉水,城牆腳下隻有數步立足之地。又有晉水相隔,雖架浮橋,但也無法在短時間內,保證攻城兵力的充足。

  最關鍵的是,既然要搭浮橋,那城上弓弩手,又是嚴重的威脅。

  偏偏呂公車等大型攻城器械,根本上不去,最多隻能充當巢車,發弓矢援應步軍攀城。

  趙軍並沒有著急,尤其是在不了解漢軍防守布置時,袁譚更是小心翼翼的試探著。一隊隊民夫靠近晉水,搭建浮橋。

  而在東南方向,趙軍不知何時準備了一批木筏,試圖從晉陽城與梗陽城之間,渡過晉水。

  時間一點點過去,趙軍一口氣在晉陽城東的河麵上,鋪下十幾個搭建浮橋的攤子,又似乎感覺不足用,再度新添十餘處。

  隨軍的民夫,以及沿途抓來的丁壯,在這一刻,派上了用場。

  南麵幾十艘竹筏,載著數百名士兵,緩緩越過河中,抵近岸邊。

  很快,幾乎無人防守的河岸,就被趙軍踩在腳下。領頭的軍司馬,當下招呼部曲列陣,小心防範,而竹筏則開始返回,準備運送下一批將士渡河。

  可就在竹筏剛剛調頭離去,南麵突然響起一陣奔雷,其間夾雜著呼嘯的喊殺聲。

  軍司馬及眾將士,不由目瞪口呆的望著南麵。

  騎兵,是騎兵!

  “列陣,敵騎來襲,列陣迎敵!”

  軍司馬一聲大喝,眾將士紛紛放棄先前的鬆散陣型,列成偃月陣。

  刀盾在前,戈矛在後,弓弩在其中。

  河麵上的竹筏不由加快速度,希望能夠在對岸的將士崩潰前,運送上援兵。

  “殺!”

  剛剛列陣完畢,漢軍騎兵便已經衝殺至眼前。

  百餘步間,瞬息越過。

  三發弓矢,也未能對漢騎造成太大的傷亡。

  不等趙軍弓弩再發矢,由王昶統帥的一千精騎,瞬間就衝進了趙軍兵陣之中。

  兵力幾乎高達趙軍的倍,更兼無險可守,僅靠人體支撐下的軍陣,短短片刻,便在馬蹄踐踏之下,化為肉泥。

  一千騎兵不廢吹灰之力,便衝爛了這座小軍陣。

  分成數隊的漢騎,在偃月陣被衝破之後,立即化身惡魔,來回輾轉衝鋒,追殺潰敗趙兵。

  不少趙兵紛紛跳入水中,想要遊回對岸。可剛剛過了冬的春水,一樣的冰冷徹骨,很多人都在跳進去後,再也沒有露頭。

  逃不能逃,打又打不過。

  自是有人跪地投降,以圖活的一命。

  時運不濟,若是常時,王昶不介意收留下這些俘虜。但現在,自己要堅守梗陽城,又要率領騎兵,騷擾趙軍攻打晉陽,任務繁忙,也沒有那個時間去管這些俘虜。

  最終,自軍司馬以下,四百餘顆腦袋,悉數插於標杆,沿河豎在岸邊,以儆敵寇。

  趙軍軍司馬的首級,王昶則是命人送回了趙國。

  一場小交鋒,讓趙軍銳氣頓煞三分。

  河中的竹筏,悻悻的回到對岸。

  可再沒有趙軍將士登筏,對麵耀武揚威的一千精騎,確實不是區區數百人能夠應對的。

  “公子,還命人渡河嗎?”

  前沿的一名校尉,當即奔到中軍,詢問主帥的意思。

  交鋒失利,平白折了數百人,袁譚心中可謂是怒火中燒。不過,作為統軍數載的主帥,袁譚自是不會怪罪部下。隻能說自己大意了,漢軍豈能沒有完全準備。

  “不了,命各部原地紮營。民夫繼續搭建浮橋,其餘諸部將士,構築營壘,打造木筏。三日後,吾等大舉攻城,必能破之。”

  “諾!”

  就地紮營的軍令一下,趙軍各軍陣當即後退,徐徐而走二三裏,這才四處散開,準備構營。而在大軍身後,攜帶著大量攻城器械、甲具輜重的後軍,也終於趕來。

  城外趙軍又多出一萬銳士,數萬民夫。

  再登門樓,遙望對岸,十餘萬眾,黑雲壓城。

  便是率領精銳騎兵的王昶,駐足岸邊,看著趙軍退走,也不禁露出擔憂之色。

  晉陽不說準備了很久吧,可自箕城被破,至今也有數日功夫。全軍將士,全城百姓都憋著一股氣。若是趙軍急不可耐,立即攻城,絕對會吃一個大虧。

  可現在,趙軍來而又退,顯然是感覺到其等準備不足。

  唉~待趙軍再準備兩日,這城內外軍民的心氣,也會立下千丈啊。

  要說營壘,最先構築完成的,絕對是中帳莫屬了。整個營壘所有的一切,都要根據中帳的位置,來進行細分。

  未築高台,僅是在一處平坦地,由將士釘下木樁,綁好帳繩,撐起這足以容納幾十人的大帳後。

  袁譚就領一應將校,進入帳內。

  同時,隨軍文吏,準備桌案,布置燈盞,掛起輿圖,以供眾將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