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狀元城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365
  明武元年,十月十六。

  大周科舉射策,如期而至。

  長安內外,氛圍驟變,一改前日歡騰之氣,化為沉寂。

  時而響起一陣異動,也很快消逝的無影無蹤,仿若從未發生一般。

  長安城西南,原射策考場。

  三年前,僅有一道木質營牆的考場,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三丈高的城牆拔地而起,將方圓五裏之內,悉數納入其中。

  周長近二十裏,規模之宏大,堪比一座郡治。甚至,有些郡治還未必有它的輪廓大呢。畢竟,它也僅僅比長安小了一半而已。

  三丈城高,比現在的長安城低一丈兩尺,但仍是世間存在不多的堅城。城牆用料,便是漢代版本的三合土。牆體內外兩側,又鋪一層牆磚,堅固之繞不下於長安。

  四座主城門,八座副門,上方頂著高聳的門樓。佇於其下,抬首相望,足使人生畏。城頭之上箭塔林立,牆垛密密麻麻,延綿四周。

  上方旌旗凜凜,甲士旁衛,更有不少寬敞平台,放置著一架架床弩,寒光耀耀。

  而城內布置,卻是簡單至極。

  諾大的城中,僅有一座府衙,立於中央,煞是顯目。延綿至四座城門的道路中,十丈一閣,上有亭間,屯置弓弩。

  道路所隔四方,悉數築有屋舍數千座,以磚木為主,鱗次櫛比,整齊如一。

  狀元城!

  城之名諱,亦是威風。

  既為科舉射策之所,狀元郎必出於此,名副其實。

  然而其用非獨於此,居於長安之策,費三載之功。大周調度物資無數,為的可不僅僅是一座考場。

  狀元城,居於長安之左,自是與長安有犄角之勢,成拱衛之用。

  長安雄城,自然不用多說。四周有皆有重塞,敵軍想要打到長安,並非易事。然而,曆史之上,長安麵臨的戰亂,更是不知其數。

  那麽,修建一座衛星城的作用,就非常大了。

  作為長安防守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狀元城從一開始就是奔著軍城而去。這一點,僅從城高三丈,足可見之。

  放眼天下,擁有者三丈高城牆的城池,尚且不過五十之數,皆一地之重心。而狀元城,卻是有著超過其的防禦構建。

  眾人隻知長安民舍之眾,卻不知其下之實。

  諾大的狀元城下,更是開拓了數之不盡的暗道、地窖,以用來屯放糧秣、兵甲。當然,恢宏的地下工程,在這個時代下,不是區區三年就能構建完成。西城和東城倒是已經抵進完工,北城和南城的構建,尚且處於紙麵之上。

  但這並不影響狀元城的使用,早在一月之前,城中就已經駐入大軍。

  京畿守備軍軍部及駐紮藍田大營的第三軍軍部,近約萬餘銳士,駐守在城內。

  現在,守在城門外,淡漠的核對著學子信息,以及檢查學子隨身攜帶之物的兵卒,便是兩軍軍部將士。

  監控之嚴格,使諸學子皆是心有餘悸。

  除了沒扒衣裳外,幾乎所有的隨身物品都被翻了一個遍,然後丟到一旁。自有兵卒拿麻袋將其裝好,署上編號,存入倉廩。

  而後,學子過城門,十幾頂大帳印入眼前。又有不少文吏,端坐案前,身側備好紙墨筆硯,靜靜等候著考生過來。

  一排排士卒,佇立於外,謹慎的盯著走上前來的考生。

  “取出號牌!”

  一名文吏看都沒看來人,冷言說道。

  考生老老實實的取出剛剛領來的號牌,交到文吏身前的桌案。那文吏看了眼編號,隨即於冊本尚記錄下來。

  一邊寫著一邊說道:“依科舉考製,所有考生皆需更衣,方能入其內。還請小郎君入張,已有仆人備好衣領。”

  說完,文吏擺手示意這考生快點離開,畢竟後麵還有不少人在等著呢。

  考生帶著疑惑,在軍士的引領下,進入帳內。

  而帳外,每一位考生的到來,都被諸多文吏叮囑了一聲。

  不一會,渾身上下衣領換了一個遍的考生,帶著些許尷尬的走出大帳。考生服飾,並非粗製濫造,反而是集長安織工全力,精心縫製。精美談不上,但也不比一般世家子弟衣著差勁。

  隻是,帳內侍奉更衣的是兩位婢女,這就讓人很尷尬了。

  科舉是國之重事,籌備了近一年的時間,高誠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失誤,折損了大周的顏麵。

  整個科舉預估的時間是為三日,所有考生淨身入城。而後,大軍封鎖狀元城,任何擅闖鬧事者,皆有權就地斬殺,警示世人。

  至於考生吃喝用度,國朝能供給數萬大軍在外,還供不了太學院和上林學宮的考生?

  待到所有考生入城,已是半日過去。

  緊接著,一如部署,大軍關閉城門,上城警戒。諸文吏則是抱著一箱箱的典冊,進入府衙,交由一眾監考官。

  監考官皆來自於禦史台,他們也是策題的保管者之一。

  大周第一次科舉,也是全天下第一次科舉,如此盛世,禦史大夫楊懿,自是親自坐鎮狀元城,監督整場射策。

  先前大王可是明言說了,科舉若是出了什麽事,首當其衝的就是自己和軍法司的龐恭。懲處之甚,容不得自己馬虎大意。

  好在,考生都是來自於太學院和上林學宮,早早就知曉此次科舉,在王上及國朝公卿心中的重要性,絲毫不敢有所冒犯,也未有什麽醜聞顯現。

  進入城內後,考生根據編號,分別分配至府衙四方的民舍區中。原本司衙在長安城內的軍法司,也臨時搬遷了過來。自各地各軍中抽調來的兩千餘憲兵,更是帶著赤色袖步,出現在諸多考生麵前。

  一間不起眼的房舍中,內分三間。其一正衝大門,其二各居兩側。門口兩名軍士佇立把守,一名憲兵快步走上前來。士卒當即捶胸致禮,挺直身板。

  憲兵看都沒看一眼,自顧進入院落。

  院中,三名不知所措的考生,正寂靜的等待著國朝的安排。

  看到憲兵到來,三人眼中透漏著不敢置信的目光,心底更是開始犯怵起來。

  國朝兩大署司,無人敢冒犯其容。

  一為調查司,二為軍法司。

  兩者皆屬於軍事機構,可又參與到國朝上上下下。

  調查司不多說,有監控天下之權,算不得越境。但軍法司就不一樣了,依常理而言,其當是屬軍方,轄軍中事宜。可長安城內,每天都有憲兵巡視全城,旦凡逮到陰晦之人事,必有懲罰。最重要的是,大王默許了這種現象的存在。

  現在,連科舉都又憲兵參與其中,未免太過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