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王氏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247
  曆時近兩月,張就、周生烈、馬騰、韓遂等人終於來到冀城。

  身旁也不再是那寥寥二三人護衛,而是足有近百人之多。

  看著眾星拱月般的張就,馬騰與韓遂還是忍不住暗自歎息。

  未至城門,遠遠便能看到一行人馬佇立,大纛挺立,旌旗抖擻。

  幾人立即快馬上前。

  “末將等拜見大都督!”

  蘇則瞥了一眼馬騰和韓遂,沒有說話,徑直來到張就麵前。

  “平之,節哀順變!”

  蘇則攬起張就雙臂,語重心長的勸慰一句。張恭乃自己舊部,相交甚密,今以身殉節,壯哉。

  “多謝伯父牽掛!”

  年歲不過十六七的張就,執禮致意。麵目間尚還流露出哀色,但給人的感覺卻是銳氣有餘,幹練十足。

  蘇則不由讚賞的拍了下張就的肩膀,言道:“好,吾與汝父相交莫逆,日後且隨本將左右。他日,國朝西進,當為汝父報仇雪恨!”

  “大都督放心,就萬死莫辭!”

  聽聞蘇則所言,張就心中憤懣噴薄而發,高喝一聲,鏗鏘力足。

  蘇則再次帶著期望的深意,輕拍著張就的肩膀,端視幾眼後,才折身走到周生烈麵前。

  周生烈短歎一聲,拱手請罪:“大都督,職下無能。不能守國土以拒外賊,喪城失地,罪當萬死,還請大都督責罰!”

  “敦煌地無險要,胡虜朝夕而至。且距冀城千裏,內無銳士,外無援軍。莫說文逸,便是本將親在,亦不足守,何以論罪?”

  蘇則一番話,說的周生烈卻是更加慚愧。身為郡吏,喪城失地,焉能無罪。且宰守尚死節,自己一濁吏獨以苟活……

  或許是看出了周生烈在作何想,蘇則緊接說道:“文逸,吾等且先入城。稍後,與本將說說河西的具體戰況。國朝與河西絕訊良久,不明實情,否則也不會按兵不動,坐待河西之失。”

  “諾!”

  周生烈拱手應下。

  隨後,一行人入冀城。

  周朝與鮮卑的戰事落下帷幕,但一場新的大戲,卻是你方唱罷,我即登台。

  三晉大地、幽燕之地、華北原野。

  涵蓋著整個中國東北部的廣泛區域中,愁雲密布。

  趙王袁紹,自吞並燕國,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實力倍增。經歲休養,更是兵精糧足,甲戈齊備。

  與相作比,曾經龐大的大漢朝廷,顯得無比憐楚。雖說坐擁並州數郡,十幾萬大軍。然甲胄不整,錢賦不足,糧草不具。

  但,要說這場大戰誰勝誰敗,尤未可定。

  趙國各地大軍齊齊湧向鄴城,征募的數十萬民夫,也護著郡國調來的軍糧,向著高邑移動。

  幽州牧李宣,征集兵馬,以大將韓猛為帥,統轄諸將,匯聚薊縣。

  太尉朱儁率精兵五萬,屯元氏,後方高邑糧草為續。

  鄴城方向聚集了趙國的主力大軍,畢竟上黨已經拿下,由壺關進軍更加方便。甚至河內的王匡所部,已經進入上黨,協助大將張南防守。

  同樣,王允也在為這一場戰爭做每一分準備。

  呂布率並州狼騎及並州所有騎兵,進入雁門一帶。隨後而到的還有郭太的白波軍,以及張燕的一部兵馬。

  合計下來,僅是雁門,王允便準備了七萬兵馬。又在介休、陽邑兩處南麵要點,布置三萬兵馬,準備抵禦趙軍主力。

  東麵張遼率軍一萬,屯駐晉陽東百裏外。張燕也召集駐防在太行山中的各部兵馬,與張遼取得聯係。

  王允在晉陽城內,更是調度諸寺,籌集糧草甲械,為前方大軍作援。

  晉陽宮內,王允告退後,便來到中央官署。

  署衙內,大漢三公九卿皆在於此。

  “如何了,劉備、劉和那邊可有消息了?”

  王允落座後,當即詢問道。

  “王公,此二人已經答應為內,待趙軍發起進攻後,便誘韓猛大軍入伏,助大將軍拿下幽州。”

  司空魯旭回道,說完又帶著擔憂,與王允言:“王公,劉和乃漢室宗親,尚可信也。但這劉備,本是盧植之徒,為公孫瓚之臣屬。卻先背公孫,又叛皇甫義真,致使盧植亦不得脫。如此不忠不孝之輩,何以信之?”

  王允聳著眉頭,看向魯旭:“劉和、劉備皆乃高祖之後,自會為國效忠,無需多疑。”

  魯旭不知道王允哪來的信心,也沒有多問。畢竟,王氏一族在朝廷的龐大,可非尋常。

  既然劉和與劉備已經有了消息,王允也未多作想,轉而與諸公卿安排諸事。

  大戰一起,必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此戰,關乎大漢國運,萬不得有失。

  諸卿也皆是聽命行事,不論王允,還是其餘人,都依靠在大漢朝廷這棵大樹上。它若是倒了,在場的所有人都不好過。

  在中央官署,一直商論到日暮漸落,方才作罷。

  等到王允回到司徒府中,已是漆黑一片。

  不過,隨著王隗、王懋、王宏、王欣等王氏子弟以及楊瓚、楊勳、張種、宋翼等心腹到府,事情似乎又變得不一樣了。

  林林總總數十人,聚集在司徒府之中,自然是瞞不過城內其餘人,尤其是同為一支的王柔、王澤兄弟。

  二王同出一脈,分居二府。

  一為司徒府,一為王府。

  王柔為太原太守,王澤為西河太守。不過西河情況特殊,王澤都沒有去西河上任過。

  去了也沒用,白波賊寇盤踞在此,士族名流怎與蟊賊同伍?

  “兄長,王子師這次看起來似乎把握十足啊,莫非其還有別的謀劃?”

  王澤看著閉目養神的兄長,籲噓一句。

  “哼,管他做甚。大爭之世,保全宗族為重。他祁縣王氏不論勝敗,終將落魄。”

  “兄長的意思是說,袁本初的勝算更大?”

  “非也。”

  王柔搖了下頭,說道:“澤弟,正如汝所言,子師當是胸有成竹。但子師勝得了一時,勝不了一世。並州與冀州相比,底蘊太差了。趙國損失幾萬兵馬,不出兩年便可卷土重來。反觀並州,能擊退趙軍一次,兩次,難不成還能一直勝?沮授、田豐,可不是名有虛傳之輩。”

  “那吾晉陽王氏,是否會受此牽連?”

  “放心,汝吾不過一太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