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張猛、王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554
  寨上箭矢不斷落下,床弩也時不時發出怒吼,朝著寨子靠近的胡騎一個接一個的倒下。

  付出二三百人的代價,胡騎終於抵達寨牆前麵的拒馬,中間一條狹窄的空檔,倒是閃出直攻寨門的通途。

  胡騎並沒有上當,從這條看似便捷的空道進攻,而是甩出鉤鎖,將攔在前麵的拒馬,悉數給拽開。

  寨上箭矢不斷,胡騎也毫不怯懦,拚著巨大的傷亡,硬生生把大多數拒馬給清到一旁。

  而後,紛紛退去!

  劉豹滿意的點了下頭,這帶隊的千夫長還不錯啊。方才怒火中燒,明顯中了敵將之計。

  眼下大軍沒有準備任何的攻城器械,想要拿下這座營寨,幾乎沒有太大的可能。因為,自己也沒有派遣別部,從東側山林繞擊。

  “傳令下去,就地休整,再派人去準備長梯!明日,必須一戰拿下此處!”

  “是!”

  劉豹下完軍令,回馬往後方退去。旁邊的須仆樓且看著那寨牆之上,恨恨的吐了口唾沫。

  明日,不把汝的腦袋砍下來,怎消我心頭之恨~

  城上龐德看著胡騎稍退,皺著眉頭,遍布愁容。

  胡騎不慌不忙的清掉拒馬,看來胡人將領也並非有勇無謀之輩,如此怕是有點不好辦了啊!

  隨即,龐德便將目光轉向右側的山林,那裏就是穀口最大的突破口。

  甚至穀口老寨的建立,原本就是防範敵人從右側山林繞過,斷絕甘泉宮後退。而並非防範從北麵甘泉宮處,殺來的敵軍。

  也不曉得現在甘泉宮那邊怎麽樣了,匈奴騎兵看起來不下萬餘騎,那趙衢麵對的敵人隻怕數倍於此。

  匈奴人隻顧打造長梯以及一些簡單的攻城裝備,龐德也四下安排著防務,尤其是右側山林,所有的斥候都給撒了進去。

  而長安城內數百羽林騎,也等到了稍後趕至的輜重大隊,通過中渭橋,朝著北麵的穀口奔去。

  西麵坐鎮在雍縣的徐榮,自然也得到大股胡騎突破鬱郅、漆縣一線,直抵甘泉宮的消息。

  與帳下一眾將校參略一番後,徐榮還是決定暫且不派兵馬回援長安,而是命第二軍及第五軍出番須口,奪取陽城。

  陽城距離番須口不到二十裏,屬於前沿要邑。鮮卑大軍突然南下,主力未至的張濟也不敢冒險守陽城邑。

  而是保守的退守番須口,事實證明張濟做出了非常正確的抉擇。鮮卑人有一部兵馬,從臨涇方向繞來,輕易跨過陽城。

  現在,扶羅韓派軍趕往甘泉宮,就是大周奪回陽城的最佳時機。

  隻要拿下陽城,就能與街亭取得聯係,大周能做的布略也更加廣泛。

  涼州州治冀城內,蘇則也在眺望著遠方的步度根大軍,五萬鮮卑鐵騎堵在冀城外。其餘的數萬鮮卑人,則是分掠各地。

  第四軍一師人馬,以及數千壯勇進駐街亭。餘者悉數在冀城,上邽那裏隻有萬餘壯勇守城。

  涼州的局勢,比長安方麵想象的還要困難。各個城邑間,連互相聯絡都成了一大難題。

  不過,堅守倒是綽綽有餘。

  尤其是冀城,身為大周龍興之地,以及整個涼州的支柱。城內甲具箭矢,皆準備充足。糧草更是無憂,僅第四軍三年屯田之餘,就足夠全城食用半年之久。

  因此,蘇則雖然有些心憂,可也依舊神情自若,一如往日。

  河西重鎮武威姑臧,就沒有冀城來的安穩了。

  值此之際,可謂是爭執不休。

  張猛從去歲由武威郡吏調為涼州守備軍軍將,治軍頗有其父張奐之風,深得民心。

  武威郡守黃安,雖然才華不濟,但也算勤勤懇懇。且有著守備軍坐鎮姑臧,此時也絲毫未顯得驚慌失措。

  姑臧郡守府主殿之內,黃安、張猛、王國三人正在議事。

  三人之中,黃安基本上就沒插嘴幾句,軍事上的部署,自己確實不懂。若是說了什麽不恰之語,徒惹他人輕笑。

  而張猛與王國則是陷入激烈的爭執之中,是退是守,成為焦點。

  偏偏兩者所言,皆有理據,旁聽的黃安也都感覺難以決策。

  “不行,武威乃河西重鎮,一旦輕棄,張掖、酒泉、敦煌數千裏之地,皆無險可據。如此,河西便不複為吾大周所有。”

  張猛再度駁回了王國的建議,可王國仍不罷休,憤憤言道:“張將軍,姑臧雖城堅,然內有雜胡無數。鮮卑大軍一至,必有人往為內應,吾等防的了一時,卻防不了一世啊!”

  “當年為平羌亂,大王布詔殺胡令,吾河西四郡與諸多胡部,皆有深仇大恨。數年時間,旬月必有胡亂。先前,無外敵之憂,吾等從容可平。然鮮卑大軍,已肆虐涼州隴右,定然聚眾來攻河西四郡。且西域尚有烏孫、北匈奴為其羽翼,如何防之?”

  張猛擰著眉頭,暗歎一聲,無奈說道:“但是,河西要道,為國之血絡。絲路之利,方鑄國朝之盛。棄之,再想奪回,千難萬難!”

  “將軍,張掖縣處深山之中,路險途艱。胡騎若來,大可據地利守之,其不能破。有吾等在,胡騎便不敢輕而視之!且河西四郡兵馬,不足萬數,壯勇更無,何以守禦?”

  王國反問一句,讓張猛也是長歎不語。

  這便是河西麵臨的難題,涼州守備軍上下一萬兩千餘人。而在河西的隻有七千兵馬,卻要顧忌四郡之地,及諸關要。

  僅是陽關、玉門關、昆侖塞便布置了一校兵馬,餘者皆由郡縣自募壯勇守之。姑臧作為河西重鎮,也是兵力最多,有近五千人。

  但這丁點兵力,放到數以十萬計的鮮卑大軍麵前,何其蒼白無力。

  河西走廊很重要,絲路的暢通也極其重要,姑臧作為東麵門戶就更不用多言了。

  “不能放,胡騎雖眾,然不能久持。姑臧,隻需要堅守到關中擊退胡夷主力,河西自安!”

  躊躇了半響,張猛還是拍案定下言論。

  見張猛如此堅持,王國作為副將也不想再作無用的糾纏,遂言道:“也罷,末將便遵將軍命,大不了一死報國朝、君上之恩!”

  張猛注視著憤慨而言的王國,亦是定聲言道:“好,吾等大將有必死之心。所率之卒,亦必無貪生之念!黃府君,還請征募壯勇,籌備物資。鮮卑狗賊,想必不遠矣!”

  “二位將軍放心!”

  黃安執禮恭之,全然無懼死之心。

  黃氏一族早已遷往關中,隻有些許子弟身在河西。王上原先便對黃氏把控河西四郡有些下手的意味,好在家主以全族為質,得以幸免。自己是萬萬不能給黃氏招災,作為郡守連降敵都不行。

  隨後,張猛又衝著王國說道:“王副將,盡殺城內胡種何如?”

  王國麵色一變,沉思了片刻,言道:“也可,不過要先將吾等周民悉數遷入城內,以免胡種報複。不僅如此,還可借此機會,召來各胡部頭領,盡殺之,戮其部眾。反正,鮮卑兵馬一到,這些胡種必為亂!”

  “本將亦有此意,既退無可退,那便一往無前!”

  張猛猙獰著麵龐,渾身殺氣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