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回援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314
  初平六年。

  歲旦方過,周國聚集在洛陽的主力部隊,開始向關中回師。

  由徐榮親率第五軍、第六軍、第二軍經函穀關東進,先行趕往弘農。李式率第二騎兵軍走崤函南道,直去藍田大營,補充兵員。

  高誠率羽林騎、虎賁郎、第三軍趙衢所部、第一軍楊秋所部,跟著前麵李式的腳步,回師關中。

  走崤函北道的皆是休整後的滿編部隊,甚至為了補足三個主戰軍的兵員,虎賁郎都抽調出一千五百餘人。三各軍在回到關中後,立馬就能投入作戰。

  崤函南道的全都是編製奇缺,尤其是楊秋所部,夜襲新城付出了足足三千餘人的代價,殘存兵力還有近千傷兵。

  幾支部隊都需要先回藍田大營,補充編製,隨後才能奔赴戰場。

  整個洛陽大戰,周軍傷亡不下兩萬五千人。抽調的京戍守備軍三個師,羽林騎、羽林郎合計兩萬多人。戰爭傷亡及補給主戰部隊後,悉數隻有寥寥數百人的編製。

  即便如此,第二騎兵軍仍然存在大量的缺編。

  輕傷員還好,多是直接留在函穀關或是陸渾關休養。待到傷好,再納入編製。重傷員就隻能退役,隨著遷移的洛陽百姓,一同前往弘農。

  洛陽城內百姓還是有不少了,足有三萬六千餘戶,十七八萬口。

  在官府的組織下,拖家帶口的朝著函穀關而去。

  對於這次遷徙,幾乎沒人有所怨言。一來,先前周兵入城,逮著那些富戶們,強製遷走,還砍了不少人的腦袋。

  二來,這幾十萬兵馬交戰的中心,他們這些百姓不擔驚受怕才怪。尤其是周軍要回關中了,他們也必須得走。

  守衛洛陽城時,城內丁壯沒少出力。誰敢保證楚軍進城後,會不秋後算賬?

  也顧不得冬季的嚴寒,數不盡的百姓在未知的路途上,渡過今歲歲旦。

  明歲,就要看周國是不是真的跟傳言一般,善待他們百姓了……

  楚王袁術坐視周國大軍回撤關中,以及那些同樣被遷入關中的洛陽百姓。

  莫得辦法,士氣實在是太低了!

  周兵一退,不少將士皆歡欣鼓舞,這種狀況下讓他們去追殺周兵,根本不可能打的贏仗。而且,糧草還沒送上來,大軍也麵臨著斷糧的問題呢。

  新城糧草存下了五十多萬石,眼下周兵一退,立馬從伊闕關水路開始運送糧秣。後方潁川、汝南的糧草,還沒籌集完畢呢。

  至於百姓,袁術就沒那麽在意了。跟周國不同,即便是吞並了河東及洛陽,也不過六七十萬戶,三百萬來萬口。

  可大楚僅是南陽郡和汝南郡加起來就快百萬戶了,更別提兩淮的口戶也一樣豐腴。隨隨便便遷些沒地的百姓,就能把河南尹地界給填滿。

  此外,周國也僅遷走不到二十萬人,河南尹其餘縣邑尚有三十多萬人呢。

  就是這口氣,難以下咽啊!

  重訂盟書,罷兵休戰,兩國也要處理各自的後方了。

  五日後,周軍全部退至函穀關、陸渾關以西,諾大的洛陽城,也成了空城。

  戰爭殘留的下來的大軍營寨,還有完好無損的三座,以及餘燼未散的水寨及中軍大營。

  接收周兵留下的降卒,以及收攏散落各地的潰兵潰民後,楚國兵馬仍有十萬眾,民夫五十餘萬,聲勢尚眾。

  袁術行輿直入洛陽,先居於尚且保存完好的南宮。隨後,責以民夫,修繕慘遭當年董卓掠奪的北宮。

  而後,劉勳統帥本部人馬,進駐敖倉,開始布置防範河內、陳留、東郡、魏郡的軍事防務。張勳匯合南麵梁綱所部人馬,餘五萬眾,馳援南陽。

  樂就自率本部兵馬兩萬人,馳援廬江、九江,於大將橋蕤帳下聽令。

  同時袁術又向在平輿的大楚朝官去製命,準備遷都洛陽事宜。收攏百姓,充斥京畿!

  周楚休戰,讓外圍看熱鬧的諸侯們不禁歎息,這結束的也太快了。

  尤其是袁紹,大感不痛快,吐槽了周王和楚王不夠狠厲後,轉頭繼續看著喜人的戰報。

  長子袁譚,率三萬銳士,南往青州。原先盤踞在此的曹孟德,不敢多言一句,灰溜溜的退回來兗州。

  哼,還算有些自知之明。不過,也不能讓阿瞞這小子在兗州輕易做大。兗州四戰之地,對於趙國來說卻是南下中原的關鍵。萬一曹阿瞞日後起了異心,那可就麻煩大了。

  青州局勢頃刻而定,袁譚進駐臨淄。大軍略微向南一逼,黃巾渠帥管亥,便再度逃回泰山,不敢出掠。

  臧霸也收縮兵力,放棄與臨淄甚近的北海郡治劇縣,退至溉水東麵的都昌縣。

  而齊王陶謙的大軍則是自從劉繇帳下大將張英偷襲了廣陵後,便已南下。

  趙國除了袁譚所部的動向外,其餘兵馬皆駐於各地,似乎沒有丁點擴張的意思。然而,新募集的萬餘騎兵,卻表明趙國並不甘心安穩下來。

  數以萬計的烏桓騎兵,相繼退出幽州境內。他們獲得了非常豐厚的報仇,尤其是鹽、糧這等重要的生活物資。

  同樣,袁紹也命人重開互市,與東北各族展開貿易。尤其是戰馬的貿易,讓袁紹獲益頗豐。

  先前公孫瓚霸據幽州,冀州想得到戰馬都是一件難事。現在,就不一樣了,憑借著冀州的錢糧,三五年內,趙國足以擁有數萬鐵騎。

  軍事、經濟在互視開啟後,趙國戰爭實力大幅度提升。而滅燕後帶來的巨大聲望,也讓趙國收獲數之不盡的人才。

  天下名士,紛紛慕名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趙的強盛的速度比起其他勢力,更加迅速。

  趙國強盛與否,高誠現在絲毫不介意。放棄洛陽,倒也讓袁術擋在自己前麵,給大周爭取了不少發展的時間。

  行走在崤函南道中,高誠卻是開始擔心起南麵的益州。

  劉焉在這兩年內,默默的收拾益州內部勢力,趙韙已經不複當年強勢,屈居於劉焉之下,不敢有任何異動。

  軍事實力方麵,益州倒是沒什麽增強,但仍具備對大周的威脅。尤其是在眼下這個時候,如果劉焉出兵,涼州隻怕是必須要放棄一些要地了。

  杜畿他們可以牽製劉焉,可還不足以打進成都平原。

  唉……

  自己怎麽總感覺老天爺再跟自己作對呢?

  混了這麽多年,到現在居然隻剩下張魯一個盟友了。

  剩下的,幾乎全是敵對勢力!

  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