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臨陣大忌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213
  “雷薄,汝何意?”

  聞言,袁術不禁回頭,看向雷薄,又扭頭注視了一眼張勳,麵露遲色。

  別的勢力有內鬥,大楚又怎麽可能躲的過。

  不過,相比起來,大楚的政堂無疑要好上不少了。楚國要職,幾乎皆是袁氏子弟以及兩淮士士族精英擔當,大家都是圍繞著袁氏這棵大樹轉,自然沒有那麽多的矛盾。

  但軍中情況,卻是大為不同,矛盾幾不可化。張勳是袁氏舊將,能力不俗,不過一直以來都聲名不顯。

  再加上其原本就掌握著豫州大半兵力,楚國未建之時,軍中將校匱乏,其更是深受自己倚重。同樣,也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威望太過。

  當年周、魏、晉三國兵馬攻打南陽,軍中半數兵力,幾乎都為其心腹所掌。而後,才有江淮士族推出劉勳來分其勢。

  為了避免兩人鬧得太過,亦或是張勳、劉勳分掌重權,使自己陷入尷尬地步。自己也迫不得已,用袁胤來做中和,同時增強自己手中的權勢。

  張勳不會反,這一點袁術比誰都清楚。但,權利爭鬥就是如此。它不會因為一個人忠心耿耿,就專倚其。一如周國的蘇則,皆非君之所意。甚至,蘇則做的比張勳還過,讓整個周國朝堂都為之顫顫。

  現在,雷薄突然將矛頭,直轉張勳。袁術也不得不考量這其中的意味,最起碼張勳現在還不能失權,因為袁胤還沒到能夠代替張勳的地步。

  張勳默不作聲,也不觀望雷薄,心中隻是更恨楊弘、劉勳一分。

  賊廝,還真是不依不饒啊!

  “大王,衛將軍統帥大軍時,斥候早已探的周軍營寨,溝壑密布,便準備度壕梯木萬餘。然末將帳下悉聚北岸,梯木卻遲遲不至。侯之良久,至者卻不過數百,不及十一。末將等人,被逼無奈,隻得仗勇而進,慘遭周軍屠戮。大將軍失責之罪,豈能輕逃!”

  雷薄說完,再伏身恭請。

  然而,其卻沒見到袁術麵上已是一片寒霜。台上周圍諸將,張勳心腹者無不是憤色雲布,當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梯木雖至之不多,但這能夠成為聞鼓不進,無金擅退的理由?

  傳承已久數百年的軍中號令,豈能因區區梯木不俱而擅更!

  至於劉勳部將,那就難看的多了!

  這種事,能隨便詣指?

  張勳更是心中暗自嗤笑,還真是悍勇之輩啊,真是沒腦子。

  說的好像自己不知道周軍營前溝壕密布,不知道軍中儲備梯木無數似的。

  隻可惜,自己雖然名義上為此戰主帥,但大王身居望台,哪裏輪得到自己做主。最多也就是提提意見、部署罷了,真正做主、下令的是大王啊!

  嘖嘖,這麽以悍勇著稱,居然沒死在戰場上。

  說起來,一開始張勳也確實為戰局考慮。麵對周軍深溝堅營,必有要有悍將來帶動軍卒奮勇,雷薄當此之職也大無不可。

  再說,如果勝了,那雷薄就是頭功。為了緩和軍中的關係,自己讓步一下沒什麽大不了。

  現在看來,倒是無巧不成書。若稍後劉勳知此事,隻怕要火冒三丈,恨不得砍了雷薄這廝嘍!

  張勳心裏舒坦了片刻,也未忘記作些表麵功夫,拱手向袁術言道:“大王,臣帥戰不利,致使前軍將卒損失慘重,折吾大楚軍威,還請大王責罰!”

  聽到張勳頂下這口黑鍋,袁術臉上才緩和一些,點著頭言道:“那便責大將軍遷右驃騎將軍,代理大將軍之權。”

  說完,袁術冷哼一聲,看向雷薄,心中恨不得立即砍了這蠢貨。隻是,眼下眾將在此,雷薄又勇悍披傷,殺了其難免會影響自己的威望。

  “哼,雷薄不遵鼓號,擅自頓兵。然觀其悍勇,忠報國恩,罰以降職三等,戴罪立功,以贖其罪!”

  “末將多謝大王厚恩!”

  雷薄還不明所以,以為自己所詣成了,畢竟張勳委實暫時丟掉了大將軍的貴位。心中含喜,興衝謝恩。

  隻是,袁術留下一道背影,來讓雷薄謝恩。

  張勳見袁術離去,立即率眾將恭送:“臣等恭送大王!”

  而後,瞥了一眼雷薄,譏言:“雷將軍,還是速速回去養傷吧。這前軍之事,不勞將軍費心了!”

  雷薄知道自己這次是惡了張勳,隨意拱手一下,徑直退下。

  今天這仗打到這裏,已經沒法再繼續打下去了。

  主攻部隊頓步,牽連了整條戰線上的所有進攻。尤其是辛辛苦苦跑到周營西側的陳紀,本想借此立功,卻發現局麵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

  周營西側,沒有那麽多土牆溝壕,隻有兩道防線而已。但是,正麵的主力部隊,卻根本看不見人影,甚至連廝殺聲都沒了。

  陳紀也沒有擅自進攻,而是派人聯絡了一下南邊的正麵戰場,得到的消息不盡人意。正麵主攻部隊休整,頓兵不前,自己一部兵馬也做不了什麽事,隻能原地駐下安營。

  東麵進攻洛陽城的劉勳所部,在登上三次城頭,皆被趕下後,軍心士氣也不複先前之盛。加上西麵似乎已經停下進攻,洛陽城這邊也稍作休整,同時詢問大纛發生了何事。

  很快,中軍大纛鳴金收兵。楚軍各部,皆就地駐紮。尤其是北岸的數萬楚軍,更是一點都不含糊。他們可是與大部隊脫離了,沒有營寨,心裏也不踏實。

  接著,張勳調派數萬民夫渡河,將已經拿下的幾道周軍溝壑,盡數填平,為明日的進攻做下準備。

  徐榮在大營內,惋惜的歎了一聲。

  楚軍洶湧而來,本打算仗著那幾道土牆,消耗一下其兵力。但現在其等居然鳴金收兵,不進攻了。

  如此一來,西麵受到一部楚軍的威脅,這中間好幾道防線都要放棄,以免被敵所趁。

  餘下拱衛大營的兩道土牆,恐怕也將大打折扣。

  等到前麵布防的兵馬回到最後兩道防線,率領周軍的大將楊儒、李桓二人回營,向徐榮稟報戰局經過及戰果。

  徐榮這才知道楚軍到底吃了多大的苦頭,這比起半渡而擊之的效果還要強上三分啊。

  楚軍竟無還手之力!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