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漢中王璽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234
  洛陽方麵,周楚二國大軍仍在對峙之中。

  北麵袁紹的勢力與兩國都有交接,由此誰也不敢輕易動手。偏偏為了這場大戰,兩國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尤其是糧草,無論是函穀關還是伊闕,悉數運送了高達百萬石的軍糧。還征集了那麽多數量的民夫,耽誤了不少秋收、休耕的時間。

  而且,幾十萬兵卒聚集在一起,軍心士氣都正值巔峰之際。想要趁著這場大戰,來獲得首級、戰功或者錢物。

  況且,輕易退兵了,豈不就是當麵承認自己認慫了嘛,這怎麽可以!

  身為四世三公的嫡子,袁術連8同族的袁紹都看不上眼,更別提高子明這個國恨私仇兼在的鄙夫了。

  楚軍不退,防守一方的周國自是不可能放棄洛陽,白白讓給楚國數百裏之地。

  兩國兵馬陷入僵持,皆打算從其他地方打開局麵。

  楚國盟友齊王陶謙,應袁術之邀,出兵五萬進屯戚縣、昌慮。又聯絡青州黃巾管亥,與臧霸等泰山軍,再次逼向齊國臨淄。

  同時,新募的五萬楚軍士卒,由大將橋蕤率領,進駐梁國睢陽。如果曹操有什麽動靜,楚軍和齊軍完全可以第一時間殺入兗州州治昌邑所在。

  周國使者,則是進入了漢中,來到南鄭侯的府上。

  “外臣拜見君侯!”

  周國使者衝著安坐的張魯,拱手見禮。

  張魯揮手示意,言道:“外使不必多禮,快快入座。不知此次周王遣使,有何要會?”

  說完,張魯呡了口茶水,同時給坐於右側的閻圃使了個眼神。

  周使落座後,拱手還語:“君侯,如今楚寇北犯,吾大周兵馬亦是聚集洛陽,正欲行雷霆一擊,破之楚寇。漢中與吾大周又訂盟之約,情及兄弟,故吾家大王欲請君侯,共獵楚禽,分而食之!”

  張魯不禁咋了下舌,這周使是不是有傳統的啊!怎麽每來一個使者,都是說話如此直白,不作前詞,卻也絲毫不拖泥帶水。

  現在自己怎麽回,出兵能否敗楚軍猶未可知。畢竟楚國的實力擺在那裏,雖然早已跌落天下第一諸侯的寶座,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何況大楚還沒死呢!

  可這要是不應下來,豈不是折了周王的麵子,亦是不妥啊!

  “外使稍安勿躁,與周王殿下共擊楚國,吾之所向。然漢中地疲民乏,更兼劉焉虎狼在側,本侯還要多與軍中長吏商議一番。”

  張魯委婉的拖詞幾句,似乎感覺話語略有所失,急忙又言道:“不過,但請周王殿下寬心,本侯定會頌周王之神武,雍涼之勁旅。使漢中上下其心,為周王鷹犬!”

  周使搖了搖頭,長歎一聲,愧疚的自語言道:“唉~臣下無能,辜負大王之厚望。隻可惜,大王赤誠一片,竟付之東流。惜哉,惜哉~”

  張魯神色不變的看了眼閻圃,閻圃也明白自家君侯的意思。是時候自己出麵了,絕對不能讓周使這麽輕易離去,否則必傷兩家和氣。

  “周使錯會君侯之意也,君侯之意乃是漢中多年不曾出兵征伐。百姓享於安樂,軍伍疏於太平,士族安於修身。今時征伐,皆要布知漢中、巴東,調遣兵卒,征集蠻勇,聚之民夫,輸運輜重,方可為周王之偏師!”

  閻圃兩句和氣話,雖然效果並非太好,但也確實讓周使落座。

  還欲說間,正被周使打斷:“閣下便是漢中功曹從事閻圃,閻子茂吧?”

  “不想在下區區劣名,周使竟知之!”

  閻圃客氣了一句,身為使節,要是再不知道自己是誰,那還來漢中幹嘛~

  周使點了頭,拱手虛禮:“閻子茂之名,於長安市鬧,頗有名氣。吾家大王更是幾次曾言,漢中雖大,然唯君侯與閻君也!”

  閻圃眉頭一挑,這是什麽意思,離間嗎?

  不對。

  周王英武睿智,值此急勢,必全力拉攏君侯。又怎麽會以離間詭計,來壞漢中君臣之密。如此,漢中又如何助之大周伐楚?

  想到這,閻圃不禁轉首看了張魯一眼,隻見其似乎並無芥蒂。於是言道:“周王嚴重了,圃區區三裏之士,焉能與吾家君侯雄略相較。正所謂,螢火之光,又何以比之日月。圃尚有自知之明,不敢僭之!”

  “正如閻君所言,君侯雄略,非常人可比吾家大王自是尤甚讚之。外臣往漢中前,曾聞大王之言,道君侯懷有大義,稟天師之道,救萬民於疾苦,又豈坐觀楚國黎民,處之水火。”

  周使銜借閻圃之語,盛頌張魯一番,又接著說道:“大王常言,為一國之王,為一郡之首,為一縣之長,皆應施行仁政,善待萬民。又言,凡仁義者,視他人之民,一如治下之民,方傳頌天下,萬民敬仰。”

  “今楚王術,不應天道,與民無休,擅啟戰端,實無名無義無道。天之所棄,人之所憤。故吾大周與君侯,正當響應天命,為楚國萬民相請,平其暴兵,誅其桀紂,洽安其民。”

  “吾家大王又慮君侯,以一侯君,伐其王君,失之禮道。故贈之美物,嘉以君侯,長君侯之威勢!”

  說完,周使衝著室外招呼一聲,從屬當即手托絲囊而入,進獻張魯身前。

  張魯心中暗暗吐槽了一番,簡直跟宋斌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難道就不能早點把好處都出來,也讓自己權衡以利弊,而後決之。

  張魯親手接下這絲囊,打開取出一印信,仔細端望一遍,龜鈕金印,刻漢中王璽之字樣。

  嘶~

  謔謔!

  張魯忍不住顫抖起來,口中涼氣倒進,輕托撫摸著這尊金印,激動萬分。

  漢中王!

  這周王還真是懂人的心思啊!

  不過,張魯在興奮了片刻後,也明白這尊金印沒有那麽好拿。

  於是言道:“外使,出兵一事,卻非小易。不如外使且回驛館休侯一日,明日,本侯必予答複!”

  周使沒有感到意外,似乎料到了張魯會這麽說,神色不該說道:“大王心意,至誠斯也,還望君侯三思而決。外臣且告退!”

  “子茂,代本侯恭送外使!”

  張魯隨即向閻圃言道,閻圃拱手應下,與周使說道:“請!”

  “閻君請!”

  二人賓禮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