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傾國前夕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396
  “大王,臣擔心的是不僅僅隻有屠各和匈奴!”

  “奉孝以為,是袁術所為嗎?”

  “未必!”

  高誠站起身來,踱步間,抬首端望蒼穹,天依然還是那麽藍。隻是,這雲層之上的閃電交加,壓迫力十足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

  “調第二騎兵軍前往上郡,配合彝淩行事。另外,再傳信與孤義兄,許其征募壯勇。務必保證涼州無恙!”

  高誠微微頷首,低沉的說道。隨後又看向郭嘉,問道:“奉孝,可還有補缺?”

  “或可聯合漢中張魯,使其出上庸,擊楚國南陽。此外,賈龍等人,或許等的心急了!”

  聞言,高誠搖著頭,言道:“張魯那邊,可以遣使過去言談。賈龍他們,還是莫要輕動,其可是吾大周奪取益州的關鍵。”

  郭嘉秉著嘴唇,沉吟了片刻,然後說道:“也可,劉焉若是也出大兵攻吾大周,再用他們不遲!”

  “奉孝話中有話啊~”

  高誠盯著郭嘉,輕言一句。

  “臣也隻是猜測,畢竟袁術已經兵臨洛陽,屠各及匈奴又虎視眈眈。但僅是如此的話,吾大周根本無需忌憚。所以,絕非如此簡單。”

  “也是,吞並了魏國,大周突然成了一龐然大物,自然是會引起一些人的恐懼。然後,又是聯合諸侯,齊討吾大周!哼~”

  高誠對於此,還是嗤之以鼻。大周現在剛吞並魏國,還沒消化轉換成明麵上的實力。在別人眼中,或許大周此刻有些虛弱,畢竟魏國各地初定,自會牽扯周國不少兵力。

  但僅僅看明麵上實力的話,也未免太小瞧大周了!

  同樣,在幽冀邊界。

  數以萬計的袁軍,已經攻破易縣外廓,不斷的湧向內城。而燕軍一軍崩潰,被一路追殺的袁軍殺的慌不擇路。

  而內城之中,萬餘燕軍已經封鎖各城門,縱是己軍潰兵,也至門而不得入。麵對內城上如雨而下箭矢,袁軍也遠離城牆,以弓矢發向內城外的燕軍。

  潰兵們入不得內城,又遭袁軍射殺,大多回身向袁軍投降。也有人逃入市閭之間,希冀換身衣服能夠躲過一劫。

  公孫瓚呆在門樓上,望著下方潰敗的局麵,越發顯得疲倦。口中哀歎連連,卻又無可奈何。

  幽冀局勢的瞬息萬變,還要從前些天說起。

  自從趙雲率領白馬義從,援馳薊縣後,連日間與塌頓率領的烏桓主力糾纏。隻可惜三千白馬,麵對三萬餘胡騎,也隻能起到牽製的作用。想要阻攔胡騎進抵薊縣,千難萬難。

  塌頓等人麵對白馬也是有力使不出,追擊其的兵力多了,白馬也不與交鋒。兵力少了,又打不過白馬義從。最終,三萬來騎,也不四出劫掠,給予白馬機會了。而是匯聚一起,浩浩蕩蕩的抵達薊縣東,安營紮寨。

  鄒丹對於烏桓人的到來也不感覺意外,這些騎兵對城池的威脅太小了。

  隻可惜,天不遂人願。

  在烏桓騎兵抵達薊縣沒兩日功夫,居庸關北劉備、劉和等人攻陷了。

  原因便是胡騎進抵薊縣城外,軍心不安,有人開了關城,引其等入關。

  當劉備和劉和等人與塌頓匯合後,薊縣城外的兵馬足有五萬之眾。而城內由於接連支援居庸關,導致僅有萬人防守。城外的白馬義從,麵對兵力眾多的叛軍,也不敢輕易冒險。

  次日夜晚,城內心念劉虞恩懷的幾位官員聯合士族,打著迎劉使君之子的口號,叛亂奪城。

  鄒丹萬萬沒有想到,這薊縣之內,居然還有劉虞殘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薊縣一夜間就換了主人。

  呆在城外十餘裏的趙雲,也是發現了城內的動靜。迫不得已,隻好縱騎攻打叛軍營寨,以挽救薊縣的命運。

  趙雲勝了,還是大勝!

  斬首四千餘級,燒了劉備、劉和大營。

  次日一早,麵對城內四萬餘叛軍,趙雲也隻能率騎南下。

  烏桓兵於城內大肆劫掠、殺戮,劉和甚是不滿,與塌頓理論,卻是不果。

  偏偏自己與劉玄德的兵力隻有不到兩萬步卒,想要對抗其等三四萬騎,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於是,劉和送書於易縣的袁紹。

  袁紹好言好語的與劉和說道一通,卻完全沒有遂了劉和心意,讓劉和心中更加憋氣。

  而後,劉和與劉備居然直接率軍退到了上穀,占據居庸關,似乎要與袁紹決裂的樣子。

  塌頓率領的烏桓大軍洗劫了薊縣後,留下數千騎駐守,餘者盡數南下。但凡所過,皆望風而降,不敢相抗。

  烏桓騎兵抵達易縣外後,易縣的局勢還沒有那麽糟糕。畢竟城外有世子精騎遮掩,外城萬無一失。

  隻是,在手中多了兩萬餘騎後,袁軍便可肆意攻城,再不用擔心燕騎側擊。

  一連數日袁軍猛攻城池,公孫續與趙雲亦是頻頻出戰,意圖緩解守軍壓力。而烏桓騎兵和冀州騎兵,也不是吃白飯的。

  雙方騎兵大戰數場,皆有勝負,兵力也損失不小。

  而騎兵未決,易縣外城便撐不住了。麵對七八萬的袁軍,以及那數不勝數的重型攻城器械。守軍損失慘重,也導致了現在這副局麵。

  公孫瓚不由有些後悔,早知如此,便從關靖之言,盡發精騎助之薊縣了。

  嗨!

  “大王!”

  公孫瓚後悔之際,關靖鎖著眉頭,麵色難看的來到身後。

  “國相,眼前還有破局之法嗎?”

  公孫瓚回頭看向關靖,希冀問道。

  關靖沉思了良久,方才言道:“幽州盡失,青州也丟了。吾軍兵力損失慘重,想要擊敗袁紹大軍,僅憑一己之力,是不可能了。”

  “唉~也就是說,孤的大燕,要亡了?”

  公孫瓚心中苦澀更極,帶著自嘲的語氣,自語一句。

  關靖亦是暗歎一聲,稍後才言道:“聽聞大周兼並了魏國,晉國也被王允執掌,帳下步騎十餘萬,或可使世子前往求救!”

  公孫瓚垂首頓足,搖頭說道:“不會!那王允忠於漢室,孤又據幽燕稱孤,其怎會發兵來救!”

  “大王,臣的意思是,讓世子……”

  說到這,關靖不再言語,注視著公孫瓚。

  公孫瓚也若有所思的看著關靖,心中漸明其意。

  “續兒至孝,善武兼文,又禮節俱到,得體大方,甚過孤也。隻可惜,這大燕,孤卻是交不到他手中了!”

  “大王,世子去漢,還需大王自除王號。否則,王允未必甘心。”

  “也罷,事已至此,孤還有什麽舍不得。唯願麟子,得以康安,承繼宗嗣吧!”

  “唉~”

  關靖長歎一聲,大燕的國運,到頭了!